喜怒哀乐是每个人的表情,但深圳有一个初中没毕业的穷女孩,却异想天开地想成家“笑”,靠卖“笑”发家致富。很多人说她为钱疯狂,为梦想疯狂。一年过去了,她的梦想神奇地实现了。不仅店铺越做越大,她还靠卖“微笑”赚了一百万。那么她究竟是怎么成功的呢?
郭春香今年25岁,湖南省桑植县人。郭春香从小就有动手的天赋,经常能做出一些小东西在镇上卖。初三那年,因为父亲的车祸,学费突然丢了,不爱读书的郭春香辍学了。2008年9月,郭春香来到深圳。几经辗转,终于在宝安区一家珠宝公司找到了一份文员的工作。2008年11月,一位女同事带她去做心理咨询,赶到诊所,排队等了两个小时,只面试了半个小时,收费700元。同事告诉她,像这样的心理咨询必须预约,时间长,费用高。
回宿舍的路上,郭春香边走边想。接下来的一周,郭春香利用休息时间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她暗恋一家即将转让的酒店。这个地方离市中心不远,人多,紧挨着工业园区,正好。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郭春香最终以每月2800元的价格租下了这家酒店。为了省钱,郭春香干脆辞职,自己动手装修。她把上下两层分成三个隔间。楼下分为“谈心”和“娱乐”。谈心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与之沟通,而娱乐可以点自己喜欢的饭菜或零食,彻底放松自己的心灵。楼上有一台40寸电视和一些心理健康专家为“影视馆”拍摄的专题片。
郭春香请了几个大学生,到处散发传单,并做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放宽心,美就在你身边”。她还招募了三名有丰富心理咨询经验的大学生。这一举措确实奏效,吸引了许多城市白领。这些人离开的时候,都称赞郭春香的“笑”。
生意好时,人们会更忙。但郭春香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新鲜。因为年轻,郭春香店里的员工也是初生牛犊的攻击性。很快,一个老板会来到你家门口,希望在“微笑”见面。聪明的郭春香立刻抓住了商机。她买下了隔壁即将到期的商店。经过简单的装饰,搭配上温暖、活泼、明亮的黄色。这样,“微笑”一次可以接待50个人。另一方面,郭春祥也建立了客户档案并及时跟踪。每个季度,她都认真清理客户信息,总结经验,改进服务。她还选择在元旦、除夕、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给顾客送上温暖的祝福、一封邮件、一条短信或一个电话。这些温暖的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郭春香带来了一大批忠实的客户。郭春香还把插座侧的墙做成了“心墙”,每个来“笑”的顾客都可以在这里写下自己的感受。
生意做得很大的郭春香,并不是在等客户上门。2010年2月,郭春香联系厂家,制作了一批心理健康、阳光心态的宣传册,低价卖给客户。因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一问世就深受顾客喜爱。
3月底,一位顾客来找郭春香,说:“你的微笑吧的想法真好。每个周末都要顺道过来,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完美。”顾客的话让郭春香豁然开朗。如今都市人的压力太大了,每个人“微笑”的目的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心灵一个假期。而且从客户档案来看,来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回头客,已经成为一种持久的消费。如果能提高“微笑吧”的品味和档次,岂不是会让顾客把这个地方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郭春香是一个想做的人。她立即在电器店里订购了一套音响设备,并与花卉租赁公司签订了合同。每天,她都让他们送十多种赏心悦目的时令花卉,如紫罗兰、百合花和茉莉花,并把它们放在大门和每张桌子上。
在郭春香的不断努力下,她的《微笑吧》每天都在精彩表演,快乐成长。现在,她在深圳开了第二家分店,有12名员工。她也从一个努力工作谋生的蓝领工人,变成了令人羡慕的“时尚企业家”。
郭春香成功了。她的成功告诉我们,如果想象力被管理到极致,它也可以成为生产力。这个世界上,谁不笑,但谁像郭春香一样有想象力,谁能把笑包装成产业?所以,一个人的成功,可能与他的学历和出身无关,而只是勇于创造和拼搏。面对成功,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有意想不到的。
#冬季生活的打卡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