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全区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稳岗位、提能力、优服务、扩就业并举,全方位持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成效显著。针对政策实施中的困难、阻滞和痛点,霸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着力提升基层人社部门公共服务能力,大力加强村级人社部门服务之家建设。清江镇金子村探索实践了“四一四多”的做法,促进当地充分就业。
巴州区金子村位于巴城东北部,面积14.02平方公里,辖1994户5811人(扶贫搬迁355户1280人)。近年来,该村按照“四一四多”的工作思路,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充分就业。2018年,全村脱贫摘帽。截至目前,全村累计向市外转移就业岗位2550余个,就地就业990人(异地搬迁934人,脱贫444人)。劳动力全部就业,年人均收入2万多元。经过探索实践,霸州区金子村成为全市首个充分就业示范村。
以创建中药材特色农业产业园为龙头,一园多业扩容量。先后带回52家返乡企业入园,集中开发彩叶林1800亩、枳壳、姜黄1913亩。
600亩,带动水产养殖、加工业、文化旅游、摄影基地、商贸流通、机械租赁等产业蓬勃发展,吸纳本地劳动力就业755人。中药材产业园覆盖3个乡镇18个村(其中建档贫困村6个,脱贫3680人,易地搬迁5760人),充分带动2680多人就地就业(其中脱贫1150人,易地搬迁1630人)。
一网多点促转移。
依托全市56个海外劳务基地联络处、104个农民工服务站的服务网络,组织富余劳动力向浙江、广东、上海、重庆、北京等地转移2550余人,其中易地搬迁346人,脱贫276人。
一人多技强素质。
围绕农村劳动力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深入开展送培到乡镇、园区、企业、乡村活动,先后组织创业培训、服务品牌培训、就业技能培训602人次,其中256人参加了3种不同类型的培训。
一站多村优服务。抓住“两改后半”文章机遇,率先在霸州区金子村建设人类社会服务之家。通过“一网、一微、一平台、两好”的模式,为霸州区金子村及大排村、黄三村等6个邻村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就业帮扶、创业扶持、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保障等“一站式”服务。今年为村民提供政策咨询1650人次,职业指导和岗位介绍335人次,为园区企业发放培训补贴兑现、吸纳就业奖励和补贴18.52万元,帮助企业稳定岗位。(供稿人/巴中市巴州就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