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案例是:一家超市,采用“最后淘汰”的经营策略,十五天内就收了300万元。
#案例背景:
这家超市位于重庆。据说老板是一家国企的员工。背景很强大,强大到超市运营三年,亏损近400万。对于普通人来说,在这个时候,转账广告基本上已经到处张贴了。
但人们一点也不恐慌,超市正常营业,员工每天吃玛卡都高。他们都觉得来这家超市上班是一种福气。他们像往常一样领工资,并且一直支付五种风险。虽然工资少了点,但他们也乐得清闲。
长期以来,这种商业模式让店里的员工变得懒惰。虽然山城重庆的民俗很温暖,服务员也没有对顾客冷漠的感觉,但超市就是火不起来。你觉得奇怪吗?
除此之外,这家店还有一件更诡异的事情,这也正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样一个半死不活的超市,只用了十五天就突然火了,还追回了三年亏损的300多万投资资金。具体发生了什么?
#运营变化:
想要凭空改变一家店的经营状态,必须做两件事:一是询价,二是处罚。这是什么意思?
一、打听周边居民,给居民做一个市场问卷,打听一下周围竞争对手的数量,打听一下竞争对手的优势,打听一下自己店铺的优势,打听一下附近居民的生活状况和消费水平。
第二,企业要想做好,必须有奖惩制度,奖励积极的员工,惩罚害群之马。当然,奖惩要适度。如果一个人不好,很容易朝自己的脑袋扔石头。
经过七天的调查询问,在调查询问过程中,随着这家店即将开展的活动,一场新的革命被解决了。
#活动介绍:
1.末位淘汰制下,最后三名员工在本月的业绩和表现,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这样做一次,短期内不会再发生)
2.打印1000张会员卡,包括500元储值金,卖到了9.9元。所有销售卡的钱都会奖励给员工。
3.店内庆祝。活动当天花光300元钱的可以参加抽奖。奖品有天妃茅台、扫地机器人、一年内免费超市购物、半年内免费超市购物。
4.所有参与的客户将一次性获得500元现金奖励。
活动也不复杂。除了第一个是针对员工的,其他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给客户提供利益,参与门槛比较低,所以一个活动可以实现300万元以上的营业额,但是营业额不代表利润。那么这个活动的盈利点在哪里呢?
#盈利能力分析:
首先指定最后一个淘汰,只做一次。相信稍微懂一点的老板都能理解,那就是瞬间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瞬间把员工从以前的懒散状态变成和鸡血一样。
这个案子还有很多细节没有体现出来。你对此感兴趣,点击下方栏目观看,栏目中有400多个精彩案例。
而为了让这个东西足够让人满意,9.9元的会员卡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一种赏罚结合,员工不会太反感。第二,有目标,员工就会有努力的方向。这样更容易更专心。但是请记住,不要经常这样做。做得太频繁会适得其反。
其次是会员卡的作用,不仅是激励员工,也是我们超市后期有没有顾客最关键的一点。为什么这么说?
这张卡里有500元的消费款,显然不是客户直接扣的,而且每次都是抽奖扣除。比如10%提取,10%扣除,100%提取,100%扣除,直到500元扣除。
这种方式比普通会员卡更直观、更有价值。此外,客户st
而第四个活动,不是说给客户一次性现金奖励500元吗?客户只要扣除500元的储值,那么500元就可以直接领取。
看似客户在1000元内获得优惠,但实际上如果算一个账,你会发现除了锁定客户长期消费外,还会让客户在我们店里多花点钱,利润远远大于1000元内的优惠。
第三项活动确实是为顾客提供福利。如果你达到300,你可以抽奖。甚至顾客可以将这300元作为会员卡储存起来参与抽奖。
大多数客户仍然愿意参与。原因是300元内的消费真的不高。随便买点米、油、酒、肉,就会高。
但是对于老板来说,他绝对不会亏本,而是大赚一笔。原因是在活动之前,超市把所有的商品都换了。客户购买时会发现所有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些畅销产品的日期都是暂时的,比如三个月左右。
对于临时产品来说,里面的水很深。我只能告诉你,价格比正常产品低,最贵的打三折左右。但是想玩
临期产品的老板,最好做详细规划,一个不好会玩砸。至于奖品里面的一年内和半年内,超市消费免费这一项,虽然是免费,但一个月只能免费4次,一次消费金额不能超过200元,也算是花点成本做个活动噱头而已。后期认真做,这个事情是可以发酵,发酵成你店内做新活动的一个“钩子”。
最后一场活动十五天时间直接收款300万,而且后期的盈利模式也建立起来了,老板赚得盆满钵满。
> 这个案例中还有很多细节没有体现出来,您对此感兴趣,点击下方专栏观看,并且专栏还有400多套精彩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