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张一鸣心得体会,张一鸣创业经历感悟

  

  挑选   

  

  高质量的物品,及时送达   

  

  编辑:公子龙   

  

  大学里的三点收获   

  

  2001年,我被南开大学录取。刚开始大学生活有点失落,但慢慢的我从安静朴素的校园和努力拼搏的氛围中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我在大学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写代码,因为我是搞技术的;第二,看书,多看书;第三是修电脑。基于此,我还有三个收获:耐心、知识和陪伴。   

  

  第一个收获:耐心。要有耐心,要独处,要基于长期思考做出判断,不要被短期因素干扰,要耐心等待自己想象和努力的事情逐渐发生,这对创业非常重要。事实上,你经常想象得很美,设计得很完美,努力工作,但你所期望的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这种耐心绝对是在南开磨练出来的。   

  

  我是如何面对大学枯燥的生活的?传记是心灵非常好的鸡汤。我读过很多人物传记。如果有收获的话,我发现那些伟大的人在成为伟大的人之前,都过着看似枯燥的生活,每天都在做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这些事情最后都变成了一条条点到为止的线,这让他们成功了。   

  

  毕业后参与了酷讯、饭步、99室、今日头条的创作。每一次创业经历都是相当孤独的。现在回头看,耐心很重要。不仅仅是等待的耐心,更是深入思考,寻找更多更好的伙伴的耐心。   

  

  第二个收获:读书。孤独的大学生活给了我一生中最安静的阅读时间。我利用别人玩游戏打牌的时间看各种各样的书,或者乱七八糟的书,包括各种专业的书,包括传记,还有各种国内外的报刊杂志。   

  

  当然,当时我也很困惑。我觉得看到这些东西,思考问题很有意思,但是在我的生活中,这是没有用的。后来,直到我进入互联网行业,开始创业,各种知识才成为一条线,帮助我了解了行业、管理和不熟悉的领域,包括如何更高效地组织和分发信息,从而改变了各行各业的效率。   

  

  2011年,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地铁上看报卖报的人越来越少,年初有,年底几乎没有。   

  

  同时,2011年是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高峰期,是2008年、2009年和2010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总和。我认为这是信息传播媒体的一场革命。手机有可能取代纸质媒体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因为人和手机的对应关系,个性化推荐的需求肯定会增加,所以我创建了今天的头条。   

  

  第三个收获:交了很多朋友。我在大学的时候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伴。作为一个不怎么参加群体活动的理工科男,如何保持社交?主要靠电脑维修和编程来建网站.后来跟同学打招呼的方式基本是:嗨,我装了你的电脑。我安装了几十台电脑,当然大部分是女学生.我不仅要帮忙安装电脑,还要定期保修。没错,可以想象,修电脑给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收获——我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老婆。   

  

  在校园里,我承担了很多外包项目。包括我老婆的网站(当然是免费的)。因为这个技能和兼职,大四的时候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多。那时候我绝对是土皇帝。那时候我会和同学一起泡在实验室里,熬到半夜一两点,邀请大家集体烧烤。一周可以吃2-3次。   

  

  当时和我一起烧烤的很多人都是对编程感兴趣、兴趣相投的同学朋友,包括我的同龄人,微电子专业的,软件工程专业的,还有兄弟姐妹。后来他们相继加入了我创办的公司,成为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和创业伙伴。   

  

  我的工作感悟   

  

  2005   

  

  1998年,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加入了一家名为酷讯的公司。我是最早加入公司的员工之一。一开始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工程师,但是在工作的第二年,我在公司管理了一个40到50人的团队,负责所有的后端技术,也负责了很多产品相关的工作。   

  

  有人问我:为什么第一份工作就长这么快?你在那家公司特别优秀吗?其实不是。当时公司的招聘标准非常高。和我同时,还有两位清华计算机系的博士。我是最擅长的吗?是最有经验的吗?都不是。后来,我想到了我当时拥有的。   

  

  首先,我工作的时候,从来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在我完成自己的工作后,我会尽我所能帮助解决大多数同事的问题。当时,代码   

  

  我已经阅读了Base中的大部分代码。当一个新来的人加入这份工作时,每当我有时间,我都会向他解释。通过讲解,我可以成长自己。   

  

  工作的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12点1点回家,回家的时候就编程到挺晚的。真的是因为兴趣,不是因为公司要求。于是我很快负责了一个模块,把爬虫提取到整个后端系统,从一个小组开始,然后是一个小部门,然后是一个大部门。   

  

  当时我是技术负责人,但当出现产品问题时,我会积极参与讨论,思考产品方案。很多人说这不是我应该做的。但我想说:你的责任感,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使你去做更多的事情,给你很大的锻炼。   

  

  我当时是工程师,但我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化为产品有很大帮助。我参与商业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记得2007年底,我和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这次经历让我知道什么样的销售才是好的。当我设置今天的头条招人的时候,这些可供参考的案例会让我对这个领域一无所知。   

  

  我的创业初心   

  

  我非常尊重埃隆面具。他不仅创造   

办了TESLA ,而且还创办了一家叫Space X的公司,目标是革新太空科技,终极目标是人类能够在其他星球生活。

  

Space X现在是全世界第一家私人向太空发射火箭并实现回收的公司,尽管在前沿领域里不断探索的过程非常艰难,身后甚至连跟随者都没有,但Elon

  

Mask一直相信:只要理论上能够成立,理论上可以做到最好,那就应该去努力实现它。

  

我特别欣赏这种追求卓越和领先的勇气。年轻人创业,就是要去创造新的技术,做那些理论上存在但还没有实现的东西,给世界带来根本性的进步。创业,有人想的是要赚笔钱,有人想的则是要做件事,我觉得自己是后者。

  

如果你偶然发现青霉素能消炎,你是先考虑用它去救人还是赚钱呢?应该都是先想到救人。我也是一样。到了这个时代,有个性化的方式来推荐信息,我就想把它做出来。

  

如果我想卖掉这家公司,现在就可以拿到一大笔钱。但我奋斗的目标不是赚钱和享乐,支撑我的是自我实现,希望有更多的创造体验,更丰富的人生经历,希望遇到更多优秀的人。

  

现在的创业环境和以前相比已经非常好了,创业能取得多大的成果,最重要的是,你到底愿意做多大的事情。年轻人关键是立志高远,享受拼的过程,不自满,不懈怠。要把成功的目标,设定的尽可能远。

  

优秀年轻人的五个特点

  

后来,我陆续加入到各种创业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我跟很多毕业生共处过,现在还和他们很多人保持联系。跟你分享一下,我看到的一些好和不好的情况。总结一下,这些优秀年轻人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个特点: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和新技能。我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

  

他在这家公司呆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非常依赖别人,当他想要实现一个功能,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是有好奇心的人,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第二个特点: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比方说,今日头条刚开始时,我跟大家讲:我们要做1亿的日启动次数,很多人觉得,你这家小公司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如果对此持怀疑态度,就不敢努力去尝试。只有乐观的人会相信,会愿意去尝试。

  

其实我加入酷讯时也是这样,那家公司当时想做下一代搜索引擎(最后也没有做成,只做了旅游的垂直搜索)。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的,我自己觉得很兴奋。我确实没有把握,也不知道怎么做,但当时就去学,就去看所有相关的东西。我觉得最后也许不一定做成,或者没有完全做到,但这个过程也会很有帮助――只要对事情的不确定性保持乐观,你会更愿意去尝试。

  

第三个特点:不甘于平庸。走入社会后的年轻人,应该设定更高的标准。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有很多非常不错的人才,技术、成绩都比我好,但10年过去了,很多人没有达到我当初的预期。

  

很多人毕业后,目标设定就不高。我回顾了一下,发现有同事加入银行IT部门:有的是毕业后就加入,有的是工作一段时间后加入。为什么我把这个跟「不甘于平庸」挂在一起呢?因为他们很多人加入,是为了快点解决北京户口,或者得到买经济适用房的机会。

  

如果一个人一毕业,就把目标定在这儿:在北京五环内买一个小两居、小三居,把精力都花在这上面,那么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的行为会发生变化,不愿意冒风险。

  

如果不甘于平庸,希望做得非常好的话,其实不会为这些东西担心,这很重要。我说不平庸,并不是专指薪酬要很高或者技术很好,而是你对自己的标准一定要高。也许你前两年变化得慢,但10年后再看,肯定会非常不一样。

  

第四个特点:不傲娇,要能延迟满足感。在这里举个反例:两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年轻人,素质、技术都蛮不错,也都挺有特点。我当时是他们的主管,发现他们在工作中deliver(传递)的感觉始终不好。

  

他们觉得其他同事做得不如他们,其实不是:他们确实可以算作在当时招的同事里面 TOP20% ,但他们觉得自己是 TOP1%

  

。所以很多基础一点的工作,比如要做一个调试工具,他就不愿意做,或者需要跟同事配合的工作,他就配合得不好。

  

本来都是资质非常好的人才,人非常聪明、动手能力也强,但没有控制好自己的傲娇情绪。我觉得这和「不甘于平庸」不矛盾。「不甘于平庸」是你目标要设得很高,「不傲娇」是你对现状要踏实。

  

另一个例子是,当时我们有个做产品的同事,也是应届生招进来,当时大家都觉得他不算特别聪明,就让他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统计一下数据,做一下用户反弹之类,但现在他已经是一家十亿美金公司的副总裁。

  

后来我想想,他的特点就是肯去做,负责任,从不推诿,只要有机会承担的事情,他总尽可能地做好。每次也不算做得特别好,但我们总是给他反馈。他去了那家公司后,把一个用户量不足

  

10 万的边缘频道负责起来,越做越好。由于是边缘频道,没有配备完整的团队,所以他一个人承担了很多职责,也得到了很多锻炼。

  

第五个特点:对重要的选择要有判断力。选什么专业、选什么公司、选什么职业、选什么发展路径,自己要有判断力,不要被短期选择所左右。比如,原先有很多人愿意去外企,不愿意去新兴公司。

  

2006

  

年、2007年的时候,很多师弟、师妹问我职业选择,我都建议他们去百度,不要去IBM、微软。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于短期考虑:外企可能名气大、薪酬高一点。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听过很多遍。刚毕业时薪酬差三五千块,真的可以忽略不计。短期薪酬差别并不重要。但实际上,能摆脱这个、能有判断力的人,也不是特别多。

  

-END-

  

如果看到这里,说明你喜欢这篇文章,请 。同时 标星(置顶)本公众号可以第一时间接受到博文推送。

  

  

最近整理一份面试资料《Java技术栈学习手册》,覆盖了Java技术、面试题精选、Spring全家桶、Nginx、SSM、微服务、数据库、数据结构、架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