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离职以后和公司有任何关系吗,离职与在职的评论月收入

  

     

  qvj2l q49k 0/5 DDB 7e 310 AEF 4d 848 a 47 e 85 B2 b5 b 053 c /   

  

  一、你要我敞开心扉,但我早就死心了   

  

  马云总结了员工离职的原因,当时在网上非常流行:   

  

  (1)钱,不到位。   

  

  在和员工谈入职时,有些企业主喜欢让HR“砍价”。即使候选人要求不高,不删减总觉得自己输了。   

  

  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她的苦恼:“市场部有一个应聘者,工资5000元,从个人资质和工作价值来说,确实不高。她知道老板的缺点,所以在要求老板签字时,故意询问候选人的要求。这是合理的。但是老板还是让她谈4500,真的不是4800。如果候选人不同意,那就算了。”   

  

  事实上,如果这个候选人不能被录用,下一个可以被录用的候选人可能是5000人。但是,老板不看相对价值,只看应聘者的工资是否被降了。   

  

  所以他们公司的员工流失率很高,有些新员工就是因为暂时没有更好的地方才不得不选择这里。但我已经是“骑驴找马”了,有合适的地方就走了。   

  

  (2)心,委屈   

  

  因为钱付不到位,员工不得不离职。相对来说,大家都知道只是默契而已。   

  

  但我心里是委屈的。委屈在哪里?公司和HR真的希望员工畅所欲言。   

  

  但是为什么员工什么都没说?   

  

  因为,当员工在工作中一次又一次被冤枉时,公司和HR都不关心TA,也没有人关心TA。当TA的心彻底凉了,她决定放弃后离开工作。这个时候,即使HR满脸笑容,离职员工也没有温度。   

  

  “心中忧大于死”。你想让一个已经放弃的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吗?   

  

  

  

qvj2lq49k0/cb05bffcbfce47a6987060e6f07d3f3f' />   

(3)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有些部门负责人坚信官大一级压死人,上瞒下陷把部门搞得乌烟瘴气。

  

有正义感的员工向公司提出申诉或者投诉,结果公司老板认为能力大就是人才,而领导一定能力大。

  

某些不专业的HR看惯了老板的眼色,自然心领神会。

  

就这样,有能力、有正义感的员工们逐渐选择了离职。留在公司中的人就更加乌烟瘴气,这时,再有离职的员工也懒得说什么了。

  

这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懒得和公司废话了。

  

(4)离职不是相忘于江湖

  

有的公司老板很忌讳在职员工和离职员工还有联系,也许是担心在职员工被鼓动离职,那他就太小看成年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了。

  

也许员工在离职的时候三缄其口,但HR可以继续和员工保持联系。在TA离职2-3个月的时候,再次询问离职原因,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当然,也可以关注离职员工的朋友圈。现在,好些人喜欢将自己不愿意表达的情绪、想法发布在朋友圈中。

  

也可以过一段时间后,询问员工家中事情是否处理结束,是否还有意愿回公司工作。

  

伤透心的员工,是很难选择回头路的。

  

  

(5)调动各方资源

  

离职员工在工作中有交集的岗位员工、上级、下级等都可以了解相关信息,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6)面谈好于问卷

  

一般情况下,如果员工连面谈都问不出来原因,填写调查问卷的时候更难以获得信息。

  

员工离职面谈最好选择平时接触比较多的,或者平时比较认可沟通顺畅的HR。这样,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让员工说出心里话。

  

面谈中,HR要注意引导员工谈具体事情,而不要一直“飘在空中”。比如:我领导特别好,我下属也特别好,大家都特别好。

  

将谈话内容落地到具体发生的事情,过程中详细记录不掺杂个人主观感受和判断。

  

  

三、常见离职原因

  

HayGroup曾经做过调查,根据结果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离职原因各不相同。

  

30岁以下

  

30-39岁

  

40-49岁

  

50岁以上

  

---|---|---|---|---

  

缺少发展机会

  

报酬不满意

  

不满直接上级

  

工作不稳定

  

工作强度大

  

不满直接上级

  

报酬不满意

  

缺乏认可

  

报酬不满意

  

价值观不符

  

绩效评估不公

  

绩效评估不公

  

缺乏认可

  

缺少发展机会

  

缺少发展机会

  

不满直接上级

  

不满直接上级

  

绩效评估不公

  

工作不稳定

  

报酬不满意

  

当然,统计的离职原因是概率性的而员工是活生生的,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离职理由。也许,还不止一个离职理由。这需要,公司的领导和HR在工作中不断的观察、关怀、沟通,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够让员工说出来。

  

* * *

  

作者简介:

  

Mandy老师,拾壹职场首席咨询顾问,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深劳动法务顾问,三茅人力资源网专家专栏认证作家。先后就职于世界500强及美资公司,近20年人力资源实战经验。擅长领域:薪酬、绩效、劳动关系、人力规划等。

  

拾壹职场: 致力于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人提供人力资源、心理等职场相关全方位业务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