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装修平台创业经历,装修公司创业直播交流

  

  童书妈妈写在前面:   

  

  他们都说一个人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可以直接反映出房子里住着什么样的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房子是旧的还是新的并不重要。   

  

  这一次,我们想去文化丰富的一代人的家里看看,充满书香的家是什么样的,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很荣幸来到一家出版公司创始人的家。然而,女主人小宇小姐在听到“文化富一代”的消息后,迅速挥了挥手,坚决不承认夫妻俩有文化,也不认为他们在文化方面会给孩子什么样的传承,更不要说“富”了。   

  

  在这次采访中,我们发现小宇小姐原来是一个宝藏“住家”,她对家居装修和家居布置有一定的经验。   

  

  她声称自己“沉迷于装饰”。她向北漂流了20年,移动速度快了20倍。她在自己踩过的坑里有很多经验,并且“买”到了真金白银。让我们听听她对家的共同理解,以及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   

  

  以下是她的故事-   

  

  _01_   

  

  北漂20年,搬家近20次   

  

  我想大概我是“寄居蟹”   

  

  我非常珍惜我的家。我不能把我的房子等同于我的家。这是建筑空间,房子的人,这是一个家。有了人,家庭就会打上人的烙印。说到这里,我们在北京有一长串的“家”。   

  

  我想大部分外地来京打拼的人都有类似的经历:会租房,租房期间会因为各种原因换房租,慢慢挣扎着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因为条件改善换房子,很多家庭会因为孩子上学继续在学校附近租房.总之,搬家也是“北漂”的标准。   

  

  因为我们自己创业,不仅需要在家里租房,还需要在办公室租房。在北方待了20年,我们大概数了数。我们搬了将近20次家。   

  

  我是巨蟹座,我是那种很喜欢呆在家里的人。但是,我北漂过,搬过几次家,一直住在别人家。我笑称自己是资深“寄居蟹”。   

  

  我第一次在北京租房是在2000年左右。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因为带着妈妈住在北京,所以在北京八沟村租了一个小房子。当时的八沟村是北京的贫民窟,月租两三百块钱。只有一个房间没有厕所,所以你必须去200米外的村子里的公共厕所。   

  

  后来我毕业了,工作了,自己创业了,搬到了不同的地方租房,在北京各个方向的不同小区生活。北京大到可以容纳所有人。北京太大了,所以我们总是四处漂泊。   

  

  直到2006年,我和老师才住上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寄居”的情况才有所改变。这是我们自己买的第一栋房子。当时我们一点经验都没有,就让设计师“精心设计”。现在回想起来简直就是一个丑陋的装修,效果就像装修公司的流水线产品。没有温度,没有灵魂,我们根本不想生活在里面。   

  

  后来有了第二个孩子,我们换到了现在的房子,不想再请设计师装修了。我们找到了一个包工头,经过一点玩味,一点磨合,一点交流,我们终于变成了现在这个家的样子——我们看不到任何设计师的痕迹,这是我们自己的味道。   

  

  

  

qvj2lq49k0/ed5c23881fad4939bc29015e49b7d1a5' />   

▲ 小女儿的房间,虽然空间有限,我还是给她铺了舒服的地毯,满足孩子喜欢在地上玩耍的天性。床的对面就是黑板墙,是孩子们的涂鸦乐园。

  

斥巨资买了一块质地非常好的地毯,铺在客厅沙发旁,这样孩子可以席地而坐看书或者在地毯上跳舞。那个房子的阳台和客厅是连在一起的,阳台上本来有一个大的升降晾衣架,如果晾上衣服,整个客厅都能看到阳台上搭满衣服像“万国旗”一样,大煞风景。于是,我从网上淘了可以安装在窗户上的衣架,这样晾衣服就可以只占用阳台下半部分的空间,不影响从客厅望向阳台窗外的视线,不影响看窗外的风景了。

  

到了真正搬家的那天,先生和孩子们拎包入住的时候,脸上写满了大大的惊喜。

  

  

▲ 租来的这个房子,经过我“化妆美颜”之后,我们全家人都很喜欢。

  

虽然我们在这房子只短短住了一年,但是感觉这番折腾值得。就像那句老套的话:房子是租来的,可是你的生活不是。不管房子新旧、大小,倾注进房子里的心血,也是你经营生活的一部分。

  

有趣的是,房子退租再转租时,不到半天的时间就租出去了,因为我的装修,让房子的租金一个月涨了1500元。

  

_ 04_

  

现在这个到处是石头的家,

  

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十月”

  

是的,我们甚至给现在家起了个名字,因为我们是10月搬来的。它不单单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有名有姓的家。是不是听起来有点郑重其事?

  

房子是给自己住的,设计师依葫芦画瓢,照搬过来的别人家的样子,未必适合你。每一个房间、每一样家具使用的舒适性,家里亲子关系互动在哪里进行,都是要自己考虑的。

  

我们家人最喜欢的一个空间就是客厅,准确说是客厅角落的这张大书桌。它在客厅的一角,背靠墙,面对着窗外的风景。早晨我起得早,我会坐书桌前翻翻书、看看手机,或者工作一会。我先生每天会在书桌前练毛笔字。孩子看到爸爸在练字,也会在旁边用毛笔写写画画,不需要强迫,就完全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 客厅是我们一家人最喜欢待的空间,这张书桌更是客厅的“灵魂”。各自消磨时间,或者亲子陪伴,都围着它展开。

  

  

小女儿看爸爸在这张桌子上写毛笔字时,自己忍不住拿着毛笔写写画画,就形成了这样的作品。从没在外边上过美术班的孩子,自己琢磨着画出来的。这样的画,家里还有好多。

  

这也是我们陪着孩子一起亲子互动的场所,做手工、玩桌游、看书,都可以。所以这张大桌子的利用率,在我们家超级高。考虑到孩子的身高比较矮,我们专门在书桌下放了一个条凳,方便孩子把脚搭在上面。

  

离书桌不远的位置,就是沙发和地毯区域,晚上,常常是爸爸在书桌前写字,我给女儿在沙发上读故事,各干各的,然后一家人又都在目光所及的地方……

  

我们家还有一个特色,就是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石头。这是我先生的爱好。刚开始,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吐槽,直接说:“我的房间千万不要有石头。”

  

生机勃勃的孩子对这种老东西,很难直接喜欢上。

  

但是潜移默化地又受到一些影响,比如去旅行,她们看到那些老建筑沧桑有年代感的房子,会生出不由自主的亲近感,可以欣赏到那种古朴的美了。

  

我家进门正对的位置,放着两块大的青石板,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每一块青石板上都有7只鸟,越看花纹越漂亮,不知不觉我竟蹲在那儿看了半个多小时,我跟先生说我们不如把它们拓下来吧!先生第二天,就买了拓印的工具,我们要带着孩子一起拓下来。

  

看,哪怕是冰冷的石头,也可以成为温暖的家庭符号。

  

  

▲ 我不知不觉看入了迷的小鸟图案。

  

  

▲ 各种各样的石头,家里还有很多,都是我先生从全国各地不同的地方搜罗来的,也成了我家独有的符号。

  

把冰冷的东西变成跟自己亲密相伴的伙伴,是需要人的力量的。你发现它的价值,爱惜它,它才会跟你产生链接。我们觉得家也是有灵性的,万物皆有灵。

  

  

如何给家注入灵魂,

  

以下是我实战中得来的干货

  

No.1 一个家的厨房比你想象得要重要得多

  

要让我说一个家最重要的地方是哪里,我首推厨房。

  

举个例子,我们大多对我们小时候的事情记忆都不深刻了,但小时候吃过的妈妈做的一道菜或是一口蛋糕的味道,却会一直烙印在我们的记忆里。所以,食物对我们的影响,比想象要深。

  

厨房,建议一定根据妈妈们自己的烹饪习惯和喜好,进行装修。预想一下你在这个厨房时操作的需要是怎样的,比如台面的高度、东西摆放的位置,甚至一盏灯的安装,都是要匹配到你自己需求的,这决定了你日后使用的幸福指数。

  

No.2 打掉一面墙换成玻璃门,收获究竟有多大

  

如果房屋的结构允许,试试把厨房的墙打掉换成大大的玻璃门。

  

厨房的外面是餐桌,孩子们在餐桌上写写画画,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做东做西。隔着一道透明的玻璃门,既可以关照到孩子的安全,又可以相互陪伴。孩子抬眼就能看到爸爸妈妈,有安全感。爸爸妈妈瞥见孩子的身影,做起饭来也不觉得孤单。

  

因为有了这个充满热气腾腾的食物和香味的厨房和餐厅,我家先生无论在外面办事多晚,都会回来吃饭,一家人边吃边聊,就是最温暖的时光。

  

  

▲ 专门打掉了一部分墙体,改成了透明的玻璃门。

  

  

▲ 在厨房忙碌的无数个瞬间,一抬头都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我和女儿的隔空陪伴。

  

No.3 妈妈们给自己留一个喘息的空间,哪怕一平米

  

妈妈们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个让自己能够放松的空间。对妈妈们来说,孩子会像口香糖一样黏着你。有时候,卫生间就是我喘息的地方,我做了干湿分离的卫生间,这样,能让我在干净舒服的环境,喘口气。

  

不用很大,哪怕卧室里一个小小的角落,一张小沙发,一块地毯,加上一个有氛围感的落地灯,加起来不到1平米,但却是你可以放松下来的地方。

  

  

▲ 这是当时我们租来的房子的卧室一角,在很有限的空间里,我给自己挤出来了这么一小块地方,当作我的“自留地”,看看书,想想心事,放松片刻。

  

  

▲ 现在住的家里,书房的一角。

  

No.4 把孩子的游戏区“藏”起来

  

很多家庭会把孩子的游戏区设在客厅,整个客厅放眼望去,就会显得比较凌乱。如果有单独的区域,设在单独的空间。如果没有,也可以想办法“隐藏”一下,比如在客厅的沙发一侧,视线上有所遮挡。或者用书架之类的做区分。

  

既可以让整个房间看起来不是纯粹为孩子让路,给自己一个赏心悦目可以接受的整洁环境,也可以让孩子玩耍起来更有私密性,孩子也会喜欢这种安全感。

  

No.5 家是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美育场

  

一个家是能持续对孩子进行美学熏陶的最佳场所。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氛围再浓,一年能去几次?家可是孩子耳濡目染天天沉浸其中的场所。一个家的气质,才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

  

大到一面墙,小到一盆绿植,都应该写满你的气质。

  

有些人家里会有名画的仿制品、印刷品等等,我不是很赞成。这些是买来的没有生命力的装饰品。

  

我觉得要么买艺术家(哪怕不是名家)的真迹,要么不如用孩子的画来装饰。把孩子的充满童真和生命力的画,装裱起来,挂在墙上,就是很好的艺术品。或者旅行带回来的一块民族特色的土布、绣片,哪怕是一块石头,一截木头桩子,也是有故事的装饰品。

  

  

▲ 左边是小女儿的画,我们都很喜欢她这个作品,干脆照着画找人做成了雕塑,摆在家里不就是最有意义的艺术品!鹿的蹄子上还刻了女儿的签名。

  

  

▲ 挡住墙上电箱的这幅画,就是我们出去旅行时带回来的一个少数民族的绣片,配上画框就是好看的一幅画了。

  

孩子对物品的感知,对美的感知,都是很敏感的。

  

发现生活中美的碎片,这些点点滴滴汇集起来,就是对孩子的美育的启蒙。

  

写在最后

  

通过一个家也能看到夫妻关系,也能看到家里的人的状态。爸爸妈妈的状态是影响一个家很重要的因素。

  

几年前,我跟大女儿聊,问她长大了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她回答:爸爸妈妈这样的生活。

  

别人盼着孩子长大后,去广阔天地大展宏图,我却笃定女儿们以后不会离家太远……

  

如果非要说想传承给孩子什么,我们不是要传承文化, 而是希望传承给她们我们相爱的样子,以及对家、对物、对事情的热爱吧。

  

  

◇◇◇◇◇◇◇◇◇◇◇◇◇

  

有人有物,有故事,

  

有温度,才是一个家。

  

家的能量场,能让孩子更笃定更踏实。

  

花5分钟想象一下,

  

你心目中的理想家是什么样的?

  

环顾一下你的家,

  

你有没有想要动手改造的?

  

不妨试一试,哪怕从一点点微小改变开始……

  

你对家的看法,欢迎留言分享给我们。

  

END

  

撰文、编辑|李华

  

值班编辑|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