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什么是风险投资,就是投资能够实现指数级增长的公司。如果你没有投资过这样的公司,就要坚持下去,直到你投资了这样的公司。
几年前,我们启动了大规模创新和大规模创业,一下子把创业门槛降低了几个层次。这种创业的概念很宽泛。反正现在开公司很简单很容易,不需要实际注册资本。一个注册资本上亿的公司,几千块钱就可以创立。
如果你真的想创业,你会发现要注意给公司命名,特别要注意公司名称、产品名称和公司网站的一致性。如果三个一样,就是上品,两个一样。去看看那些牛逼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同一个公司名称,产品名称,网站。
所以,真正的创业并不是你注册一家公司,做一般生意就能做的事情。你不能说开理发店就是做生意。这只是生意。所有不能持续实现指数级增长的公司都不是真正的创业公司。
这些事情老板们不说,但企业家自己应该清楚。他们心里是这么想的,但是不方便直接说出来。毕竟他们还是需要关注舆论的。
创业的目的是实现增长,这是可以量化的东西,比如销售额、市场份额、客户单价、净利润、人均员工和人均客户指数等。背后是一套成长体系、产品、团队、文化等无法量化的东西。
没有增长的增长是假增长(假增长),没有增长的增长也是假增长(假增长)。
一切都是为了成长,持续成长,时刻关注成长和成长,真正考验创始人的水平。一个朋友从体制内出来创业,感受到了创业的种种艰辛。这背后的区别是,以前你只需要关注自己范围内的成长和成长。现在范围扩大了,变成公司了,考验自然就来了。
一旦创业,我的意思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产品或方向可能会爆发,所以你需要建立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什么节点做什么大事,实现跨越式增长,包括引入什么样的资本,加入什么样的人等等。这些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需要具备的基本要求,至少在认知上。
这也是明星创业者、连载创业者和首次创业者最大的区别。第一次创业的人很少会成功。即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做得很好,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多次创业,或者已经在多个方向上创业。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创业的门槛还是很高的,最近接触的几家公司离这些还很远。如果创业企业缺钱,那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至少你需要明白,行业的成长点在哪里,成长的节点在哪里,你在哪里,如果你不明白,很大概率你就无法理解。当然,如果你真的理解了,你就要理解,不管这种理解是你想的还是别人想的,结果都是你自己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