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新应用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升级,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2020年10月,重庆大学
与华为签署“智慧基地”产教融合协同教育基地合作协议,合作培养新计算产业创新人才。这一次,梅杰和华为又行动了!
9月25日下午,华为全连接2021智能基座在重庆大学湖西校区举行。现场老师和同学观看了以“智慧基地:深化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推动数字产业升级”为主题的智慧基地峰会。峰会旨在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战略,推动行业整体水平提升,满足政企数字化发展需求。
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钟江,重庆大学本科学院学生创新管理办公室主任张翔及相关导师,
华为分布式并行计算实验室昇腾MindSpore工程师吕昱峰和华为重庆研究所助理艾志瑶出席了峰会。
经过90多年的建设,重庆大学为未来培养了一批创新型、研究型人才。2020年10月,重庆大学与华为共建重庆大学-
华为“智慧基地”产教融合协同教育基地在联合课程开发教学、课外实践活动、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和技术创新的优秀工程科技人才。
钟会在致辞中表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长期紧密合作,“智慧基地”产教融合协同教育基地合作协议,对于学校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学校服务产业和地方建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同学们投身产业创新,加速产业创新,成为时代前端的领路人,共同迎接下一个信息技术发展的黄金十年,助力中国新计算产业生态的高质量发展。”
“在这里,有重庆大学最受欢迎的社区活动场地,有重庆大学.最铁杆的技术团队,他们可以获得计算领域的前沿知识,有机会找到志同道合的队友,在重大赛事中一决高下,完成创业梦想。”余寒跑了,是的
重庆大学学生智能基地协会会长,实现校企联动,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他领导协会的初衷和目标。
余汉然分享道
卢宇峰分享了研发;为在场的同学提供华为提升和MindSpore的测试体验。作为一名已经学习了七年的大四学生,他以硕士学位从计算机科学学院毕业,他号召学生们提高他们的计算机研发能力;d能力并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来自2020计算机学院的朱婷说,她还不知道自己知识上的不足,但听了这次分享,她已经有了更清晰的未来规划。
卢宇峰分享道
参加比赛是大学生练习的最好方式之一。张翔认真向同学们讲解了华为提出的“互联网”大赛产业赛道的主张,鼓励同学们敢于挑战。“明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将在重庆霍英东体育中心举行。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发挥主场优势,积极参加比赛。”软件学院大二学生袁佳信心满满。她说:“我想积累一些比赛经验。通过这次会议,我了解了‘互联网’大赛,我会为我的未来做好准备。”
张翔介绍
重庆大学
高度重视和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战略,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素养和责任担当的创新型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