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托:1、雄厚的蔬菜产业。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已成为我国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交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标准形成中心。2、雄厚的工业基础。已形成石油装备、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纸制品及印刷、汽车及零部件、新医药、新能源、生物基新材料等产业集群。3、强大的商贸流通体系。以全福元集团为代表的传统商贸业发展成熟,电子商务发展突飞猛进。既有实体业务支撑,也有网络销售载体,跨境电商发展“软硬实力”兼备。
招商路径:积极对接国内外知名电商、支付商、物流商、推进跨境电商重点企业或项目招商,积极对接引进实力雄厚的电子商务团队,推进橡胶制品、木制品、纸制品、蔬菜等出口优势产品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拓展海外市场渠道。依托软件园、CED电商聚集区、青年电商创业孵化大厦等,打造电子商务特色产业园区(孵化器)。
四、保障措施
1.做好组织保障,实施“一把手”工程。实行“一个重点产业(项目)、一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推进小组、一套工作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模式。成立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工作推进组,负责指导推动重点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市级有关领导、镇街区、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亲自谈、负总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调度工作,每人至少认领联系一个招引对象企业、项目,每年至少参加3次以上招商活动,引进落实1个相应层级的产业、院所项目。
2.做好信息资源保障,确定目标企业名录。筛选编制寿光市招商目标指导名录,特别是七类企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或其分支机构、大院大所或其分支机构),市级有关领导、镇街区及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自认领,压实任务,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逐步积累高端资源。
3.做好机制保障,完善“四个统筹”。一是信息统筹,建立“多点联系、一口汇总、多方推进、全程跟踪”模式。搭建全市招商引资信息交流平台,加强镇街区、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二是经费统筹,市财政设立招商引资专项资金,市直部门外出招商活动经费统筹使用,由财政局、投资促进局根据工作实效,从专项资金中按规定要求实报实销。三是境外招商统筹,加强与商务局合作,整合境外招商资源,实现境外招商新突破。四是考核统筹,将招商引资完成情况纳入镇街区、部门党政班子考核体系,推进项目在谈、签约、开工、建成全过程动态监管。
4.大胆探索创新招引方式。打造专业化招商队伍,积极开展小分队点对点精准招商,健全招商代理人制度,培植互联网+、微信平台等网络招商,积极打造境外平台等方式构建全球化招商模式。鼓励以资源换项目、以市场换项目,对前景好、带动力强、技术前沿的项目,大胆探索政府产业基金、对赌协议、创业基金扶持等方式对项目进行支持。
5.强化政策资源支持。进一步梳理完善我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奖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