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汽车经贸(ID: Auto Report),作者:李庆元,原标题:《汽车圈还有哪些等着被接盘的“优质”资产?汽车产经》,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2月初,福田汽车发布公告称,因宝沃汽车无力偿还供应商等债权人所欠债务,宝沃相关资产被查封,涉及账面财产价值22亿元。
汽车产经走访北京宝沃销售店,发现大部分关门的店还开着。
在丰台区的一家店里,只有一辆BX7展车。根据销量,如果你全额订购,可以获得40%的折扣,但“新车”的生产日期是2019年。销售人员坦言,“新车都是库存车,生产日期是2019-2020年。工厂已经一年多没有恢复生产了。”
在宝沃汽车密云工厂,厂区一片寂静,周围很少有人走动,只有一块印有“德国品质,活质感”标识的广告牌直冲云霄。
曾经备受瞩目的“全球首个拥有八大智能系统的德国工业4.0工厂”如今似乎显得颇为落寞。
华北理工大学汽车创新中心研究员张翔说:“宝沃汽车最好的发展就是卖。具有燃油车、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以及完整的整车生产流程。”
对大批需要产销资质的新造车企业而言,接盘一个拥有双重生产资质的工厂,通过收购方式获得产能和资质,再进行一番改造以便迅速投产,是一条捷径,也算是“常规操作”。
新势力“在公交车上转弯”
2017年,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申请大门已经关闭,但从那以后,新车的品牌从未停止过,尤其是最近两年。
但是没有资质,怎么造车卖车?
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找有资质的企业代工,如潍莱与江淮的关系;二是收购那些游走在破产倒闭边缘,但却拥有生产资质的企业工厂.
大多数新车都想选择后者。“对他们来说,获得一个稳定的开发环境,避免被代工卡住,是相当必要的。”一位行业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去年12月,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悄然完成工商股权变更,股东由原来的三龙集团变更为零跑汽车。
达夫是一家综合商用车制造商,拥有三个制造基地。零跑收购这样一家具有新能源乘用车资质的企业不言而喻。
随后,零跑C11车型进入工信部新车目录,宣告零跑获得自主造车资格,同时放弃了已经代工两年多的长江汽车。
很多车企的运作与零跑类似:威马控股中顺汽车、百腾曾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收购一汽华力100%股权,车和佳以6.5亿元收购重庆力帆100%股权,爱知入股江铃。
随着百度和小米主导的第二轮新造车运动的启动,新一轮收购将秘密进行。
比如大乘的两个工业4.0标准的汽车科技产业园,刚刚被牛创和比亚迪瓜分。
还剩下哪些“优质资产”?
2015年,为顺应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秉持先引进一批鲶鱼进入市场的宗旨,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决定对符合要求的新造车企业颁发生产资质。
只有当在业内,发改委的许可被称为“大资质”,工信部的认可则是“小资质”。获得两项资格时,新成立的汽车公司才能将其产品投放市场销售。
当时,双重资格被比作“出生证明”。谁获得参赛资格,谁就先赢在起跑线上。
一年多来,已有15家企业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未来汽车、奇瑞新能源、民安汽车、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新能源、国能新能源、杜云新能源、郅都、河南苏大、浙江何忠、陆方舟、江淮大众。
但由于资质快速发放,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的声音开始出现。更重要的问题是,“僵尸企业”开始出现。
现在回头看那15家有生产资质的企业,大部分都已经倒闭了,更别说“鲶鱼”效应了。
以引起轰动的郅都汽车为例。作为首批“成功推广”的电动汽车企业,郅都曾经依靠微型电动汽车占据
2019年11月,郅都汽车公司100%股权公开拍卖,包括建筑厂房、设备、土地使用权、电动车生产资质等固定资产。
目前,浙江、山东、甘肃的几家工厂处于停产状态。
知道豆子是陆地方舟后。陆方舟是国内最早专业从事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三大核心技术和八大关键技术。现在也沦落到被债权人拍卖的地步。
如今那些还未被接盘的,或者等待被接盘的,拥有资质和工厂“优质”标的,大概有14家。.汽车经济贸易网络已大致梳理完毕
另外要说明的是,以上图为例,能够生产新能源车的企业分为两类:
一类是新成立的企业,需要申请新能源车生产资质。
另外一类是,本来就有整车生产资质的传统车企,不需要另外单独申请新能源车生产资质。 比如华晨、众泰、宝沃。
今年12月,众泰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
参与重整的江苏深商也明确表示,是为获得汽车整车生产资质。而众泰的投资价值正是其拥有的资质和各大生产基地的产能,从而生产、销售整车。
但另一方面,很多像宝沃、众泰一样看似“优质”的待接盘企业,通常都是以资不抵债的难堪境况收尾。
收了它的工厂,也要做好为它善后的准备。
写在最后
今年下半年的汽车圈,最受瞩目事件当属“小米造车”。绯闻一天一个样:小米欲收购宝沃汽车、小米接手北京现代第二工厂、接手北汽新能源工厂.....
虽然,以上传闻都被一一辟谣。但是“小米现象”,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一个缩影。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对汽车产经表示, 盘活闲置产能,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能效,是多方共赢的举措。
“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太大,处于小而散的状况,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
据赛迪研究院统计,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产能2669万辆,同年度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36.7万辆,产能利用率仅为5.1%,闲置产能超过2500万辆。
谁来拯救过剩的电动车产能?那就让兼并来得更猛烈些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产经(ID:autoreport),作者:李清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