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计划书,咖啡厅创业ppt

  

     

  

  作者l周作罗   

  

  来源粥佐洛(ID:芳都社520)   

  

  这篇文章很重要,真的很鸭。   

  

  #01   

  

  #人生亦有商业模式   

  

  #要像经营一家公司那样经营自己的人生   

  

  先说一个事实――   

  

  关于月薪的文章满天飞。如今,月入3万元的煎饼摊大妈和月入5万元的新媒体助理大行其道。但是,从全国和各行各业的角度来看,让广大人民群众月入过万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中国月入过万的上班族有多少?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翻了很多数据,统计结果不一样,但即使是最高的6000万,也只占8亿就业人口的7.5%。   

  

  如果我们计算它的统计结果很差,我们会说有1亿人月入过万,这只是12.5%。   

  

  ——不管怎么算,大概90%的人一个月收入不到1万元。   

  

  反过来说,你说月入过万难么?   

  

  绝对没那么难。中国幅员辽阔,前景广阔。如果你想得比别人多一点,你就有机会成为那10%。   

  

  这个数字的读者一般可能赚的比较多,那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如何赚的更多。记住——世界上没有辛苦钱,只有不愿动脑的人。   

  

  如何升级自己的赚钱层次?要先升级你的人生商业模式。   

  

  在谈论生活的商业模式之前,先说一个词:时间。   

  

  什么是生活?罗振宇说,如果罗胖子那天死了,他会在墓碑上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需写:从1973年到2000年。   

  

  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时间。   

  

  最近看了一篇小学生《看沙漏》的短文,对时间有了新的思考。   

  

  小学生说:如果把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一朵拥有所有时间的花,那么时间真的从我手中流逝;但是如果我死的那一刻被定义为我拥有所有时间的时候,那么我从来没有失去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得时间。   

  

  然后,你就能明白:   

  

  人生是一段时间。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开始以恒定的速度获得时间。直到你死的那一刻,你拥有了所有的时间。   

  

  你生来就拥有最宝贵的财富,也就是说,你在这一时期生活中获得的所有其他财富都是基于这一时期的出售。在你的生活中,你在获得时间,出售时间,获得财富。   

  

  因此,什么是人生商业模式?即一个人出售自己时间的方式。   

  

  永远不要认为企业有商业模式,人生亦有商业模式.这就是为什么我总是说,即使你工作,你也应该有创业的心态,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的生活——本质是在这个时期经营自己的生活。   

  

     

  

  #02   

  

  #人生的三种商业模式分别是怎样的?   

  

  所谓生活商业模式,就是一个人出卖自己时间的一种方式:不管你是谁,用什么技能去做你的工作,本质上都是在通过出卖自己的时间来赚钱。   

  

  根据这个定义,生活商业模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比如你每天上班,每个月领工资,就相当于一个月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打包卖8个小时给老板,老板每月给你结算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你每天只能卖8个小时,只能赚一次。   

  

  第二种:重复出售同一份时间。   

  

  比如你是作家,你花了一年时间写了一本书,卖了10年,赚了10年的版税。这相当于把你写书的那一年反复卖了10年。付一次,反复卖,持续赚钱。人们常说这叫“睡后收入”——睡觉赚钱。   

  

  第三种: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出售。   

  

  比如你以老板的身份创业,雇了10个员工,让他们给你赚钱。这就相当于把钱花在这10个人的时间上,然后用这10个人的时间去赚钱。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你低买高卖,你就会赚。   

  

  你目前是第几种?大部分可能都会说:第一种。   

  

  然而,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其实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在同时使用三种生活商业模式,只是比例不同。有些人占第一类的更多,而另一些人占第三类的更多。   

  

  与此同时,与大多数人的想象不同,我们的升级策略并不简单地意味着你可以从第一种类型升级到第二种类型,然后从第二种类型升级到第三种类型,而是——每个人的生活商数。   

业模式都有巨大的可优化空间。

  

下面我们依次来讲讲三种人生商业模式的实践和优化。

  

# 03

  

# 如何优化第一种人生商业模式?

  

第一种人生商业模式:同一份时间出售一次。

  

上面我说了,我们几乎所有人都在同时使用三种人生商业模式,只不过占比不同。对大多数人来说,占比最大的是第一种。

  

如何优化第一种人生商业模式?

  

5种优化方式,每种又有不同的技巧和路径,我们展开来讲。

  

  

你要明白一个前提,并不是你所有时间都在为你赚钱,你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卖不出去的。它一秒一秒的流逝,你的财富并没有增加。

  

最初,很多人根本卖不出自己的时间――比如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本质就是没有人购买你的时间。

  

从这个角度一讲,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很多人希望拥有稳定的工作,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时间卖不出去,因此想要打包一次出售五年、十年甚至一辈子。

  

越觉得自己时间不那么值钱的人,越渴望稳定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时间超值钱,在市场上从不担心没有买家,他怎么会如此渴望稳定的工作呢?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第一:尽可能有份稳定工作。

  

从打零工做兼职(零售自己的时间),到找一份稳定工作(批量出售自己的时间),就是为了提高时间出售占比,多卖一点就多赚一点。

  

第二:尽可能找有KPI的工作。

  

所谓别让死工资拖垮你,找有KPI的工作是第一步解救措施。因为这样你就可以提高时间出售占比。

  

我第一份工作是做小编,时间根本不值钱――在北京,月薪只有5000。但我实际一个月能赚到近2万。

  

为什么?因为有KPI,我多写一篇文章就能多赚一份钱,因此除了固定的出售上班时间,我下班时间、周末、五一十一春节我都在工作写稿,我把这些时间也卖掉了,因此虽然最初我时间不值钱,但我卖的多,也能月入近2万――我最多一个月写50篇左右,稿费拿到1.8万。

  

  

跟提高出售占比相比,这一条才是王道,因为每天时间总量极其有限――24小时,你不可能卖出30个小时。

  

庆幸的是提高单位售价的方式有很多:

  

第一:学习更值钱的技能。

  

你的时间价值是被你的技能赋能后变值钱的,所以第一个优化策略就是学习更值钱的技能。

  

什么是更值钱的技能?市场需求量大+目前会的人不多+学习门槛相对较高。基本上三者缺一不可――比如新媒体编辑就相对于传统媒体编辑更值钱,比如区块链行业的编辑就相对于情感文章编辑更值钱。

  

第二:提高技能水平。

  

你若是一个小编,写更多文章提高时间出售占比只是缓兵之计,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样是写文章,有人一篇稿费500,有人一篇稿费5000,这是10倍差距。

  

但你出售时间的量能提高到别人10倍么?完全不能。所以,人生经营,别选错努力的方向。

  

第三:提高售卖水平。

  

这是非常重要却又常常被忽略的手段。同样的技能水平,不同人卖出的价格能有几倍之差。你要学会选买家,不同人给你出价是不同的,你要学会选卖场,不同卖场给你的赋能完全不同。

  

比如我最怕一个写作能力很强的人,选择卖身给一家不入流的企业、运营对这家企业根本不重要的公众号、写根本没人看的企业公关文。

  

你对自己也太狠了吧!所以,空有一身本事不会卖也不行啊。

  

  

有一类人的时间价格不会很高――离开这家公司,他屁都不是。

  

你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要尽可能避免在各个环节对这家公司的绝对依赖,否则有一天,你面对老板时,将毫无话语权,毫无谈判的筹码,因此老板心里知道,他就是你最好最大的买家。

  

你在一家公司为老板拼命干活的时候,也要注意去市场上走动,和一些买家保持沟通联系,甚至适当也卖给他们一小部分时间――记住,市场的原则是交易产生链接。

  

一种是,保持足够多的潜在买家。 这个时代没有人会给一家公司打一辈子工,你要有随时换买家的能力。

  

另一种是,拓展时间销售渠道。

  

比如你是一家公众号的商务,你手里必定有不少客户资源,那你其实可以勾搭一些同类型公众号,把部分闲置时间卖给他们,也帮他们谈商务。比如你是一家公众号的编辑,你可以把部分闲置时间卖给一些有软文需求的企业。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光这一项就能让你多赚不少钱。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技能达人在到了一定水平后,喜欢成为“自由职业者”。

  

你去公司打工,公司就是你的中间商,它赚剩下的你再赚;成为自由职业者后,你可以尽可能把你的时间出售给买家。

  

我有朋友在一家专门为公众号做商务服务的公司上班,谈成一单公司赚销售额的20%,她赚那20%的20%,因此在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后,她就离开做自由职业了,这样她可以直接赚那20%。

  

很多优质作者,在一个号上班写稿,赚得远没有辞职后给各家投稿赚得多;我去企业讲课,一天费用5万,培训机构最多分给我45%;都是一个道理,缩短了售卖路径,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

  

那如何优化?既然这样,我干脆就砍去所有中间商。

  

这就大错特错!这是个误区:

  

为什么呢?用砍去中间商的方式来提高“出售价”的同时,往往会降低“出售量”。

  

因此,你要学会平衡“出售量”和“出售价”。

  

最好的方式是:

  

一定比例靠中间商出售,一定比例直接出售,然后在不同的阶段去调整比例。比如在你籍籍无名,自己出售很难的时候,更更多的要靠中间商即平台,等你足够出名很容易找到大量买家时,要大胆的提高自己直接出售的比例。

  

  

如果你足够贪心,你会觉得用尽以上4种方法都还是不划算:因为不管怎样,你还是一份时间只出售了一次啊!

  

因此这第五条――做自己时间的买家,才是第一种人生商业模式的王道升级策略。

  

你去一家公司打工,就相当于把时间出售给老板了。但如果你同时坚信并践行给自己打工,就相当于同时把时间出售给自己了。

  

一份时间,出售两次,一次卖给老板赚取工资;一次卖给自己赚取能力。一旦你意识到了这第二次出售,你上班的时候不会磨洋工,不会只愿意给老板做低难度的事,不会多付出一点就觉得自己吃亏了。

  

# 04

  

# 如何实践和优化第二种人生商业模式?

  

第二种人生商业模式:重复出售同一份时间。

  

一份时间出售一次收益一次,和一份时间重复出售重复收益,那效果显然是天壤之别。

  

作家是典型的第二种人生商业模式,一年写一本书,可以持续卖5年、10年甚至一辈子。这就相当于,他把写书的那一年时间持续卖了5年、10年甚至一辈子。

  

但是,很显然,并不只是作家可以用第二种人生商业模式。

  

事实上,一切“内容输出”的工作都属于这个类别。

  

内容输出――你可以尽可能的扩大这个概念的囊括范围,比如:

  

01 写书出版。长期售卖,持续收税。

  

02 写文章公开发表在网络上。

  

你写一篇文章用一天时间。但往后的一年、五年、十年,都会有读者来消费这篇文章,并且你此后都不需要再花时间在这篇文章上面。

  

03 做线上知识付费产品。

  

一定要认真的想想这件事跟你有没有关系,不要轻易否定。但凡有一项出众技能的人,都应该努力往这个方向上想――线上知识付费最好的时代已经开启,而且依然在红利期,这个行业依然属于初级阶段。

  

记住,几乎任何技能都可以“知识产品化”:

  

你声音很好,你可以开声音训练课,这是很火的门类;你弹吉他厉害,你可以开吉他课;你炒菜很厉害,可以做线上课;你是健身达人,可以做健身课;你很会做思维导图,可以做线上课;你很会销售,这个门类太受欢迎了;甚至你很会做`爱`,你知道这是个隐秘的暴富线上课品类么?我就认识专门做这类课程的朋友。

  

04 讲线下课+企业内训。

  

很多人觉得讲线下课、企业内训是一次时间出售一次。大错特错!讲线下课、企业内训,最重要的不是卖的讲课时间,而是卖的备课时间!本质上讲线下课就是,备一次课,讲30场!想想很多高中大学老师,好几年都不优化自己的课件,不是一样的道理么?

  

因此,去企业讲线下课,最好的方式是讲标准化课程,而绝非定制化课程。比如我去企业讲课,一天5万就是讲标准化课程,如果一个企业说我多给你一万,给你6万,你帮我们做定制化课程可以么?

  

答案一定是:不可以!否则,每讲一次课都要再备一次课,你就变成一次时间出售一次了。

  

05 做唱片,做动漫,做设计,做标准演出......等等,一切内容产品化输出。

  

# 如何启动第二种人生商业模式?

  

这个时代,我们要尤其抓住 0304,这两个本质就是做讲师――线上和线下。

  

因此,启动第二种人生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尽可能的让自己,从技能达人,转换成技能输出者。

  

■技能达人: 只不过是提高了单位时间售价,但每天的时间总量24小时是无法突破的,因此它赚钱的天花板也是显而易见的。

  

■技能输出者: 将无形的技能,转化成有形的产品,大量重复出售。天花板非常高,有极大的财富增长空间。

  

我个人就是这种转换的受益者。

  

最初我从一个公号小编变成爆文编辑,提高了时间的单位售价,从月薪5000做到了月薪20000,一年里我的单位时间售价翻了4倍,很快。

  

2016年时,我确切的知道,在做编辑这条路上,继续让单位时间售价短时间大幅提高基本是不可能的,别说短时间,长时间也很难做到,因为编辑的单位时间售价天花板就在那里。

  

2016年中,我想通了――我要从一个公众号运营高手变成教别人运营公众号的高手,我要从自己会写爆文变成可以教别人写爆文――即让自己的技能产品化,只有产品化,才能可复制化,只有可复制话才能重复出售。

  

因此,我及时转型,从技能达人转化为技能输出者,从一份时间出售一次到一份时间重复出售多次,事实上从2016年底至今,我的课程已经有超过10万人在听。

  

如何优化第二种人生商业模式?

  

  

因为这样的技能需求强劲,而且是长期需求,你的买家会很多,售卖周期也会更长。比如这两年,靠做PPT、EXCEL线上课就让不少人赚了几十万、几百万,而这里面很多人原本就是籍籍无名的上班族。

  

我相信很多人这方面都是高手,但能抓住这种机会的总是少数人,为什么?一大原因就是他们每次看到我写的这种东西都觉得是鸡汤。

  

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错过的,也极有可能下一波机会依然错过,他们从来不认真思考这些问题。

  

  

任何一种产品,售卖渠道都是多样的,尽可能不要依附在单一平台上。这背后的方法论就是――你做产品的时间是固定的,它不会随着渠道的增加而增加。你这个产品,服务一万人和服务十万人,都不会再增加你的时间成本。

  

爆款产品 x 多渠道 > 多款产品――这种出售时间的商业模式,最好的方式不是做多款产品,而是做爆款产品去多渠道分发。

  

  

我们不建议做多款产品,因为每开发一种产品,就相当于再付出一份时间,但我们建议你同一款产品,开发不同的形式。

  

比如一款知识产品,你可以开发音频课+书+线下课+企业内训+社群+训练营。这比开发多款产品的时间性价比高N倍。

  

注意: 这个是针对个人第二种商业模式来说,如果是公司行为,另当别论。

  

# 05

  

# 如何实践第三种人生商业模式?

  

第三种人生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出售。

  

典型的是创业者和投资人:

  

创业者购买员工的时间,利用员工的时间赚钱,赚到的钱―支付的工资=赚到的差价。

  

投资人购买的是创业者的时间,创业者原本没有钱购买别人的时间,投资人给钱,所以创业者赚到的钱自然要分给投资人。

  

显然这是一种更高级的人生商业模式。如果你有机会升级到这种模式上,一定要抓住机会去做,实现财富自由最大的机会就在这里。

  

但是,这种方式也有明显的缺点:

  

第一,它不适合大部分人,只有少数人适合创业、投资。

  

第二,创业九死一生,风险很大,投中一家成功企业也很难。

  

还好,创业投资并不是实践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唯一的方式:

  

其实,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并不是去创业和投资,而是它告诉了我们:

  

人人都可以购买他人的时间。

  

我们文首说了: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时间。

  

而时间是不可逆的,如果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创造财富,它也永远不会再回来。

  

同时,我们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大量低效时间――因为生活中充斥着大量的低价值事情。

  

时间和金钱哪个更重要?

  

很难讲,但有一点是确定的:

  

时间存量有限,因此它越花越少;金钱增量无限,因此它越赚越多。

  

于是解决之道出现了:我们要学会并舍得花钱购买他人的时间,以节省自己的时间。

  

这同时告诉我们,赚了钱怎么花最划算,花在购买别人时间、节省自己时间上最划算。

  

从月收入超过2万后,我就开始花钱买时间:

  

我已经有一年半没有坐过公交和地铁了,出行一律提前叫好快车或专车;我绝对不会花半个小时来刷鞋、洗包,定期送到专门的店里洗;定期请阿姨来家里打扫卫生,我以前以为这很贵,其实就二三十元一小时;基本选择品牌服装,本质我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品牌,我只是用品牌来降低做选择和决策的时间成本;大量使用闪送类的跑腿服务,比如平时取送一些东西,比如想喝杯咖啡或临时需要去超市买个东西;出去旅行,尽可能的花钱购买服务和咨询,比如去拉萨参观布宫,花200元找人帮你排队....

  

时间和精力具有极强的排它性,你用来做这个,就不能做那个。因此,到底要不要花钱买时间,值得花多少钱用来买时间,取决于价值的平衡:你花钱省下的时间,是否能创造更大价值。

  

其实在这个时代,花钱买时间更大的应用范围在:花钱买知识服务上。

  

比如买书―― 我在最穷,穷得吃馒头就老干妈的时候,也从来没在买书上吝啬过,只要我碰见想买的书,就一定马上买。

  

比如买知识付费产品―― 这个时代真是太好了,99元、199元你就可以听到别人花了N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技能经验,还有比这种钱花得更划算的地方么?

  

比如花钱进学习社群――

  

别人积累多年的影响力和人脉,创立一个社群,你花几百元就能进去,链接到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链接到你靠自己根本不可能接触到的人,还有比这更划算的么?

  

有很多人会说,可是我买了很多书都没看,买了很多课都没听?

  

其实我也一样,但我对此一直的态度就是:我宁可买了很多书没看,也不愿意错过一本买了可能会看的书;我宁可买了很多课只听了其中几节,也不愿意在需要的时候没有;我加入一个社群,找到了一个合作伙伴、志同道合的朋友、解决了一个困惑,我就觉得值了。

  

我家里有很多书,不少还未开封,我没觉得这不OK。两年前我买过一本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买了一直扔在那没看。9月26日,我突然发现了海底捞上市这个热点,我马上想起我有这么一本书,我赶紧抓起这本书去咖啡馆写稿了,我连续两天在咖啡馆看这本书,一天写一篇,两篇都是10W+,不得不说这本书帮了大忙。

  

我在这个号上写的一篇100W+文章,就是美团收购摩拜单车时,我写了《套现15亿现金后,摩拜80后创始人留下2条人生潜规则》,其中的一条核心观点“人生逻辑大于商业逻辑”就是我前面不久在梁宁的课里听到的。我认为哪怕我买了她的课就听了那一节,也值爆了。

  

我这几年买了好多课,80%的都没听完,我一点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学习本来就是按需来学,每买一门课从都第一节听到最后一节的才是傻子,因为你未必全都需要。

  

我买一门课,其中几节让我收获很大,解决了我的困惑,我就觉得值了。

  

你买知识服务,就是购买那些知识达人的时间,让知识达人给你打工,本质是为了节省自己的有限时间――别人总结出的经验你可以直接尝试去用,别人踩过的坑你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别最终把这事做成消耗你时间了,那就不值了。

  

因此,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实践第三种人生商业模式,购买他人的时间――让他人为你做低价值创造的事情――最终节省自己的时间――节省出来的时间做高价值创造的事情。

  

好了,这篇文章暂时写到这里。三种人生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对人生“这一段时间”的不同经营方式,所有人都在同时使用三种模式,只不过占比不同,我们一方面可以优化每一种的经营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发展的不同阶段去使用升级策略,调整每一种的占比。

  

最后我想说:人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自己的和别人的之分,祝每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意愿过完这一生。

  

  

注:本文受李笑来的书《财富自由之路》启发所写。

  

本文来源:公众号 @粥左罗,作者粥左罗。

  

TO BE, TO

  

UP,这里是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运营者粥左罗,90后,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做到成功创业,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即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