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适合60岁做的小生意,70岁老人创业成功案例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年轻人解决午餐和晚餐的方法有很多。除了亲自外出就餐,点外卖也成为“饱腹感”的选择之一。外卖行业兴起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外卖用户数为4.69亿,占网民总数的46.4%,半年前用户数增加了4976万。   

  

  现在,外卖行业的两大巨头是美团和饿了么。2021年第二季度美团外卖收入达231.3亿元,同比增长59%,而饿了么截至2021年上半年,餐饮板块收入同比增长48.6%。   

  

     

  

     

  

  爱奇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外卖企业多达78万家,同比增长1389.64%,其中90%属于个体商户。剩下的10%,很多知名企业都布局了外卖赛道。比如,字节跳动在Tik Tok进行内测的外卖软件“心跳外卖”,未来将在一二线城市开通,并逐一推广至全国。   

  

  如今,外卖的种类越来越多,除了点餐,还有药品、饮料和套餐。根据中国商业产业研究院的数据   

  

  2021年,外卖产生的市场规模或将达到7941亿元,其中属于烘焙市场规模预估为2600.8亿元。   

  

     

  

     

  

  在各种烘焙产品中,相信大家对一个叫“李涛”的品牌印象很深,因为这个品牌的价格不高,面包味道也不错。但是你知道吗?桃面包的创始人是一位60岁的老人。他是吴志刚。   

  

  60岁不服老,决心创业   

  

     

  

  1935年,吴志刚出生在辽宁丹东。恢复高考后,他获得了大学学位,在一所儿童学校工作。后来,该儿童学校成为丹东丝绸工业学校,而吴志刚仍然担任教师和教育家。60岁时,吴志刚离开了讲台,但他没有休息,因为他非常喜欢面包。受此启发,吴志刚决心开一家面包店。   

  

     

  

     

  

  经过调查,吴志刚发现市场上所有的面包都有很长的保质期,但是保质期太长,无法保证面包的新鲜度。因此,吴志刚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推出了一种保质期只有几天的面包产品。吴志刚把面包店命名为“桃李”,希望他卖的面包能像学生一样“桃李满天下”。   

  

  站稳脚跟,开启全国化布局   

  

     

  

  当时“短保”面包是“新鲜”产品,桃李面包的保质期在4-15天左右,所以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但是当年的冷链物流还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吴志刚和桃李的员工都是凌晨3点发货,6点前送到各个销售点.   

  

     

  

     

  

  当年,李涛与各大超市、便利店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由于产品新鲜便宜,李涛面包很快在丹东地区流行起来。   

  

  1997年,桃李面包“占领”了丹东大部分市场,甚至逐渐“辐射”到整个东北省。但是吴志刚对此并不满意。2006年,他开始布局全国市场,先是在Xi安建厂,随后进入深圳和武汉。   

  

     

ng>

  

因为“中央工厂+批发”的销售模式,再加上成功的全国化,让桃李面包得以在2015年上市,夺得“面包第一股”的美称,当年市占率达到10%,线下门店多达17万家,而超过80岁的吴志刚,当年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身家高达148亿元。

  

发展到2019年,吴志刚不再担任桃李面包董事长一职,根据2020年发布的福布斯中国400富豪榜,吴志刚家族财富高达300.9亿元,排在111名。

  

  

烘焙行业竞争激烈,桃李利润下降

  

然而就在这时,一直都在走上坡路的桃李,遇到了瓶颈期。随着短保面包的流行,许多品牌想要分一杯羹,达利、巴黎贝甜等纷纷加入短保面包市场,甚至连罗森、7-11等便利店,也开始售卖短保面包。

  

不过,桃李并没有“害怕”,而是一边开拓新市场,一边加强销售渠道,根据2020年的数据显示,全年营收59.63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9.19%,达到8.38亿元,这个时候,桃李已经在全国拥有29万多家的零售终端,并且和家乐福、大润发等多家大型超市建立合作关系。

  

  

截至2021年三季度,桃李营收46.63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17.1%,仅有5.69亿元。对于未来,桃李内部仍然持有积极态度,毕竟桃李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烘焙行业头部企业之一。

  

桃李从1997年发展到今天,已经在烘焙行业深耕多年,相信未来,桃李会“克服”眼前的困难,继续为中国短保面包市场带来更多产品。

  

你吃过桃李面包吗?你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