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学校意见征集表怎么写,创业创意征集表

  

     

  qvj2l q49k 0/d7e 8f 6 F5 C1 DC 4 CDF 53d 0882 fcb4 Fe 52 /   

  

  来源:轻松操控,智能驾驶   

  

  随着采矿生产智能化和无人化趋势的加快,无人驾驶作为矿业的刚性需求,在露天矿区发展迅速。据瑞兽分析统计,今年以来,矿用无人驾驶赛道备受资本青睐。易控智能驾驶、慧拓智能、塔吉智行、梦智科技、雷勃科技、西递智能驾驶、陆凯智行等7家瞄准矿山场景的无人驾驶公司正式宣布获得新一轮融资。   

  

  根据投资者判断,矿山无人运输是一个千亿元的市场。   

  

  行业专家也普遍看好矿山无人驾驶的商业化前景。独立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矿山无人驾驶主要有三大优势:一是矿山工作环境恶劣,工人工资较高,因此无人驾驶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二是矿井内交通场景简单,更容易自动开到地面。第三,矿井无人驾驶可以提高安全性,避免驾驶员疲劳驾驶。   

  

     

  国外知名企业的成功商业化案例,让一空智家创始人沃森决心切入矿山无人驾驶场景。   

  

  2008年以来,日本小松、美国卡特彼勒先后在智利、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国矿山(主要是铁矿石、铜矿)累计投放大型无人矿车约300台,累计运输矿石超过40亿吨。   

  

  与国外不同,当时国内传统矿业的痛点非常明显,安全生产和招聘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企业。   

  

     

  来源:Tage Zh   

trong>二是矿山场景的可塑性很强,对技术友好。

  

道路环境如果要改造,或者要加一些路端的传感器很方便,不需要复杂的技术,或者说在自动驾驶技术没有那么成熟的情况下,也可以真正让它跑起来去实现商业化闭环。在自动驾驶的各个场景里,它能够比较早的做到技术可实现。

  

三是矿山场景的商业模型非常合理,并且市场空间大。

  

老一辈矿车司机慢慢退休后,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做这个工作。另外,矿山很多是连续作业,所以一台车会对应2-3个司机,人车比高,这样无人化以后替代的人员数量会比较多,能够创造的经济价值也会较大。

  

除了落地较快与商业模型合理等优势,政策加持也是矿山无人驾驶赛道火爆的重要原因。

  

工信部公布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

  

“我们知道,无人驾驶如果是纯粹市场化、商业化的项目,进程一定是相对比较慢,但是有政策加持的这样的项目,它的推进速度就会不一样,使得矿山无人驾驶的项目崭露头角,这也是这个赛道逐渐受到重视的原因。”踏歌智行原副总裁郑迪表示。

  

  

“矿山模式”比Robotaxi创造更大价值?

  

“与无人出租车(Robotaxi)相比,矿山无人驾驶创造的价值是它的十倍甚至几十倍,获得的收益自然也应该是它的十倍和几十倍。”

  

郑迪看来,如果把无人驾驶技术放在一辆出租车上,它产生的价值就是替代一个司机的价值。但如果把无人驾驶技术放到卡车上,那么它创造的价值不只是替代司机,如果让卡车的运力提升了,那么提升的这部分运力也是它创造的价值。

  

  

图源:踏歌智行

  

当前,矿山无人驾驶领域分为两大商业模式:一是提供技术方案,即矿山无人驾驶企业为矿企,工程承包商等终端用户提供技术方案,由终端用户负责运输的运营,代表企业有踏歌智行、慧拓智能等。

  

二是参与运输服务,即矿山无人驾驶企业参与或直接为矿企,工程承包商等终端用户提供自动驾驶运输服务,代表企业有踏歌智行、易控智驾、跃薪智能等。

  

易控智驾告诉创业邦,目前与矿方的合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做工程总包分包,工程总包经常会把运输环节分包给小的工程队。“我们就相当于取代这些小的工程队的作用”。另一种是跟工程总包合作,一起来服务矿方。

  

在露天采矿中,工程总包要做的工作非常多,包括穿爆、采装、运输、排卸、洒水、修路等一系列工作。其中,运输环节所占的产值一般是50%以上。运输环节的车辆也是最多,一般一台挖掘机要匹配是4-6辆矿车。因为车辆最多,人员也最多,所以需要把工人的成本节省下来。

  

目前,像易控智驾、踏歌智行等无人驾驶企业基本上都是在露天矿里做A点到B点的运输,土石方的运输量比煤炭更多。

  

矿山无人驾驶车辆的作业需要与挖掘机配合,采用多编组运营方式,每个编组一台挖掘机,一台挖掘机服务4-6辆矿车。挖掘机把土石方或煤炭采挖后放到宽体车或矿卡上,矿卡装满之后实现从挖掘点到终点的运输,把土石方倒掉后再回到挖掘点,循环往复。

  

也就是说,整个过程中,除人工操作挖掘机采挖土石方或煤炭后放到宽体车或矿卡上,其余过程均已实现无人驾驶。但由于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目前无人驾驶矿卡和宽体车上还有安全员。

  

无人驾驶技术的引入,让矿卡节省不少人力成本。按每辆矿车配备两名年薪共16万的司机计算,运输环节实现无人化后,每个工作编组将节省64万元-96万元。

  

节省成本的同时,无人驾驶技术让矿卡的工作效率也大大提升。澳大利亚矿业技术集团在2017年公布过一个统计数据:在人工驾驶状态下,每辆矿用卡车每年可工作

  

5500-6000 小时,而无人化后每年能工作 7000 小时。

  

据澳大利亚铁矿石出口商 FMG 集团测算,无人驾驶矿车的生产效率要比人工运输提升 30%。

  

矿卡工作效率的提升,得益于企业的矿用无人驾驶方案与运营调度,国内已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作。“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真正赚的钱是A点到B点运输的钱,这就是无人驾驶创造的价值。”贺雄松说。

  

此外,易控智驾表示,在新疆、内蒙古等偏远地区招司机是很难招的,管理司机也非常难,无人驾驶替代人工解决了招人难用人难的痛点。

  

而且,由于矿山特别是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发生在运输环节,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无人驾驶技术也让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两大痛点带来的商业落地需求,加之矿山场景自动驾驶的落地优势,让矿山无人驾驶赛道聚集了大量资本和相关企业,在2021年终于迎来爆发。

  

辰韬资本报告预测,国内矿山无人驾驶潜在市场空间超千亿。其中,露天煤矿的市场规模为450亿元/年,铁矿的市场规模为150亿元/年,每年新车销售带来的自动驾驶升级市场规模约为58亿元/年,其他矿种的市场规模也将达到数百亿元/年。

  

已延续千年的传统矿山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革命。

  

“未来会有不只一家矿山自动驾驶的公司能跑出来,也不排除还有新的进入者,这是一个机会。”贺雄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