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制作石板和电商的话题,以及跟进《老狼观察》栏目的采访,边肖最近和很多创业者都有了密集的接触,包括80后、90后、70后(顺便说一下,边肖总编辑老狼也在创业的路上)。
在这次接触中,经过进一步思考,边肖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无意间想起了石板创始人杨洁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每个男人都有一个老板梦”。这些企业家的共性可能会激励想要创业的小伙伴。至于什么是成功的企业家,在边肖看来,至少有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能活下来。
创业是个苦差事
在遇到企业家之前,边肖和大多数人一样,只看到了企业家的光明面。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家的生活与我们想象的大不相同。
从前后这些企业家的地位对比来看,创业是个苦差事.以我们直通车的总编辑老狼为例。创业后,他每天都像打鸡血一样拜访客户。他不敢放松。他的工作日程精确到分钟,工作范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不仅要写手稿,还要计划商业事务和管理财务。曾经是剑客的“狼”字,变成了什么都努力的“老牛”。
80年后,熊建华创业5年。据他说,他每周只休息半天,其余时间都在工作。晚上回家吃饭后去办公室加班是正常的。经过五年的努力,他学会了自由控制自己的情绪。前一分钟他因争论而面红耳赤,下一分钟他可以亲切地问候别人。只有他知道其中的艰辛。
90后企业家小惠创业三年,从来没有享受过“打工人”下班后拿钱的幸福生活。每天,他都要密切关注市场趋势,了解客户需求,协调产能,于是他很快从一个专业户变成了多面手。
创业动机很重要
做某事时,动机非常重要。70后、80后、90后的动机略有不同。
70后,创业可能有些无奈,曾经占据重要位置。因为年龄、社会关系等原因,职场上适合的工作不多,也不想屈尊凑合。利用现有资源自立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多数80后创业者对现状不满,对自己有更高的期望,当然有信心输。1987年,阿宝创业,因为他在企业的能力无法发挥其价值。同时,他也想获得更多的财富,他计划损失20多万元。熊建华88年创业,是因为看到了职场的天花板,不想局限在某个企业。他认为他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
90后,小惠的创业更符合逻辑。进入社会后,他不局限于自己的工作,而是一直在学习和思考。有了合适的创业机会,他毫不犹豫地改变了身份,比80后创业者准备得更充分。
创业韧性成关键
无论70后、80后、90后,成功的企业家都是有韧性的。
比如博就经历了恶意扒窃,导致了百万订单的损失。也经历了品牌更迭,销量锐减。他遇到困难时不想放弃。
杨洁摘下高管光环,一切靠自己。这也是一次反击,充满韧性。
熊建华回顾创业历程,认为韧性是创业成功最重要的。刚创业五年,合伙人的退出和三次品牌转型让他感到力不从心。在最困难的时候,他总是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从不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90年代后,企业家小惠再也没有做过销售。起初,他甚至不知道顾客在哪里。他每天都被赶走,从未放弃。他花了一年时间才发现诀窍并变得更好。
勤思多学不可少
除了明确的动机和韧性,这些人勤于思考,善于学习。
比如杨洁爱读书。后备箱里一年四季都有书,天文地理在交谈中得心应手。有丰富的知识
自创业以来,博从未停止过思考。他利用新媒体的兴起,探索出一条在互联网上开发客户的新途径,并根据不同媒体的特点及时更新内容,精准覆盖目标客户。
/p3.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c625f5c62fc942bc992083e0b1799934' />同样刷Tik Tok,有些人可能只是打发时间,但行业名人卢若辛看到的是背后的逻辑。他会讨论某个振动视频,分析其背后的营销思路。
和宣传逻辑,并思考是否适用于企业。90后创业者小辉,在创业之前就观察分析市场需求,思考产品缺陷及解决办法。与此同时,他不放过任何学习机会。
或许“打工人”和创业者的最大区别,就是能否突破局限去思考和学习。
创业要目的性极强
此外,创业者目的性极强。这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对目标达成的努力程度,一个是对时间的精准控制。这些创业者为了达到目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可以不顾一切”(这是某位创业者的原话)。而对于没有价值的人和事,他们不愿意浪费一分钟,毕竟时间成本很高。从这方面来说,要感谢他们愿意花时间与小编交流。
小编接触到的几位创业者都是幸运儿,虽然道路曲折,但前途光明。通过创业,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或者正在创造自己想要的,他们累并快乐着!
创业是个宏大的课题,在小编看来,创业与否应是理性分析后的个人选择。如果仅仅是眼馋所谓的风光与舒适,盲目创业,那很大概率会以惨败告终。“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没有充分准备前,其实做个“打工人”也没什么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