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买什么股票?交易标的的选择!
一般来说,根据持有时间的不同,交易可以分为短期、中线和长期,具体分类如下:
1.短期的。主要做短期情绪波动。
当一个消息或题材出来,大家都不淡定了,资金涌入,导致一些板块或个股像鸡血一样暴涨,然后中间就会有一个不错的短期狙击目标。短线交易非常活跃。那种躺在地上的票,要做短线,偶尔翻下来每天上下波动两三个点,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滴眼药水,能抓多少分?得不偿失。想要抓住日线涨停,那就找找最近一直日线涨停的,还有一两年没日线涨停的,哪一个更容易日线涨停?不要害怕摔倒。一方面,有止损;另一方面,水龙头有机会通过抽回来逃生,所以要做到这一点。如果害怕,干脆放弃短线,其实也没关系,因为短线一般适合一直看比赛的职业选手。
然后,基于这个原则,我们可以倒着走。短期标的有哪些特点:交易量可能会突然增加数倍,而且增加的也很急,基本上是直线运行,过程中每日涨停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特征。不然怎么证明他的实力?然后,围绕这些特征,我们可以找到目标。当没有这样的目标时,我宁愿不做。
2.中线。中线主要用于趋势中继。
相对强势的票,在第一波上涨之后,慢慢消化调整,这种波动越来越小,成交量越来越小,说明买卖力量开始平衡,最终必然会选择方向。因为没有足够的空间横向跑。这个时候,一旦开始大放量,就可以进去赌第二波了。尽量在行情好的时候入市,这样容易向上变化。
3.排长队。长期趋势主要转向。
说白了,就是抄底。这里特别提醒一下,不要在一个大市场开了很久之后,或者刚刚一个大市场结束之后做长线生意,一定要捡大便宜。
2008年底,2元股和破网股比比皆是;2012年底,很多人忘记了股票密码。当你是那个人时,听说你是股票交易者的24盏灯立刻熄灭了。当人们骂人时,他们会说,“你只是股票交易者,你全家的股票交易者”。这是做长期交易者的好时机。
这个时候买股票,只要不太倒霉,一般只会损失时间而不是金钱。
我们可以关注这些原则,选择股票。短、中、长仓位明确,结果一般不会太差。
没有机会的时候,不要将就,不要随意购买。那就没有油水了,也许你会赔钱,你会无谓地损失本金;第二,随意买票。真正的机会来了,手里没钱,浪费了机会。不如休息一下,一年等几次机会。
谁能天天赚钱,或者每只股票都赚钱?我们也不需要在股票市场赚所有的钱,我们负担不起。
内部培训:
第二课:什么时候买股票?选择合适的时机入市(交易中需要做好的两件事:时机和选股)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错了,跑得越快,离目标就越远(当然地球是圆的,跑的时候随时可以绕道,努力还是有用的)。
并不是所有的时候都适合入市买股票。在一段时间内,每天有70-80%的股票上涨,而在一段时间内,每天有70-80%的股票下跌。你觉得哪个时期更赚钱,更容易亏钱?
有人说,即使在最糟糕的市场中,也有每天都在上涨甚至上涨的股票。只要认真选股,我还是可以做的。
但是,在这个时候,选择上涨股票的概率要低得多。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血汗钱去做小概率的事情,去做一些困难的事情?跟着大概率走,赚点轻松的钱不好吗?(2015年两轮股灾期间,指数跌幅超过5%,成千上万只股票跌停。此时,购买股票的可能性很高
1.确定要引用的索引。指数是大多数股票涨跌的综合反映,大多数股票的表现都会与相关指数同步。我们主要参考四大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和中小板指数。其中,上交所和深交所可视为一体,对应大盘股权重股;而中小企业可以视为一体,对应小盘股题材。简单来说,如果上交所和深交所比较强,我就买大盘股;而中小企业比较强,我们就买小盘股题材的股票。(2015年市场最好的时候,创业板指数走势最犀利,如果涉及到强势板块,效率最高。)此外,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以上证50、沪深300、沪深500、创业板综合指数等指数作为辅助参考,定位会更加精准。可以帮助捕捉结构性市场中最强的板块。
2.确定指数来衡量指数的强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移动平均线来衡量。一般常用20、30或60的均线,适合中端波段和大部分上班族。
5日均线和10日均线太敏感,12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太慢,大多数人都用不上。一般我们只看短期职业的5日均线。
在实践中,只需选择一个均线作为参考(选择均线的时间越长,操作周期越长,可以根据自己的耐心适当选择)。如果指数在均线以下,肯定不会开仓。所谓“线上作业,线下休息”。买股票赚钱是人家的事。反正我们不买股票,至少不会亏钱。耐心等待,直到我们需要的时间出现。
这种方法非常简单有效,虽然有时会错过很多机会,但它也可以帮助交易者避免很多大的下跌。
除了单一的均线判断方法之外,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选择两个均线。当短期均线穿越长期均线时,称为“黄金十字”,入场多头;当短期均线穿越长期均线时,称为“死叉”,进入休止符。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线上或金叉并不意味着市场一定会上涨,线下或死叉并不意味着市场一定会下跌,而只是代表着高概率。
如果市场在进入市场后不久就跌破水平
,俗称被“骗线”,就严格执行止损;如果出场后不久市场又涨到线上了,那只能再重新追回去。交易是一门等待和放弃的艺术,会休息的人才能更好的工作,所以择时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内部培训:
第三课时:买多少?仓位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选时、选股固然重要,在这个市场生存的根本还是看仓位管理。动不动看中的股票一把梭哈,看起来很酷,实际背后蕴藏的风险很大。
2018年ST长生“假疫苗案”爆发时连续33个一字跌停,乐视12个,连续10个一字跌停的也不少,如果全仓持股,跑都跑不掉,会遭受巨亏。如果我们在市场的时间足够长,这种极端情况总有天可能遇到。很多时候,这种损失就是致命的。
因为不管以前盈利多少,翻了多少倍,资金清零的速度都一样,只需要亏一个100%。或者只要遭遇一次腰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利润便短时间内全部回吐。因此,必须通过仓位管理,来避免这种辛辛苦苦好多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情况。不然我们在股市赚再多、再久,最后都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看中一个股票,账户刚好还剩下多少钱就买多少钱的,这也不可取。一个股票买多少仓位,取决于交易者每次最多愿意亏损多少资金。比如每次最多愿意总资金损失5%,而平常是每个股票买入后跌10%(一个跌停板的价位)止损离场,那么每个股票每次最多就只能买半仓,而不是全仓。
当然,我们并不建议一次交易损失总资金5%这么多。这样的话,只要遭遇4次失利,本金就会损失20%,再扳回来就要赚25%。如果做错6到7次,就得盈利50%才能扳回本金,这对资金和信心的打击实在太大。
另外这样一旦遇到“黑天鹅”、极端情况,损失可能远远超出想象,对本金根本无法实现有效的保护。别以为买错6到7个股票这样的情况不容易发生,行情不好的时候,连续几单下去都打水漂很正常。何况人霉起来,喝凉水都会塞牙缝。
一般业内比较认可的,是每次交易对本金带来的损失控制在2%左右(业余交易者损失可以稍微大一点)。也就是说一个股票,买五分之一的仓位相对比较舒服,可以大致取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这样一个区间。
有人说,我每次交易损失尽量控制在0.5%或者0.2以内不是更好?这样当然好,但是会持有太多数量的股票,那么你到底把自己定位为基金经理呢,还是杂货铺老板?
仓位管理的核心原则,是不要让自己在单笔交易中亏太多的钱,也不要明明抓住一个大牛股却对总资金增加贡献太小。不能太集中也不宜太分散。
人的本性里包括贪婪,骨子里都有一把赚足的冲动,仓位控制的背后是情绪控制。仓位管理是长期存活市场,获取稳定盈利的重要前提。
(我们对股市分析策略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内部培训:
第四课时:怎么卖股(止盈和止损)?
俗话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父。”怎么卖股票一直是困扰交易者的一个难题。卖股票分为“止损”和“止盈”。
一、止损
止损俗称割肉,交易是概率的游戏,不存在100%的准确率,那么止损就是必须的,无非是怎么止损而已。没有刹车的车你敢开吗?
止损的主要方式:
1.绝对跌幅止损。比如买入股票后亏损8%(或者7%、9%、10%,都可以)无条件出局。有人说,我能不能设2%,这样每次做错可以亏更少的钱;或者设20%,这样出现止损的次数就会少很多。愿望是好的,但实际行不通。2%的话,一个很小的反向波动就把单子打掉了,起不到保护股票的作用;20%的话,一次做错亏太多钱,起不到保护资金的作用。因此,应该有个适当的幅度。
2\. 依托支撑位止损。在支撑位(股票盘整所产生的成交密集区)上面买入的股票,如果跌破支撑位不能快速收复,就可以考虑先出局了。
3.依托均线止损。如果你是依托20日均线(或者30日、60日均线)位置买入的,那么均线下方一些距离设止损,哪怕卖错随后站上均线再重新买回来。
4.基于时间的止损。这种方式主要在追击突破股的时候使用。买入一种强势突破的票,买后连续几天冲不上,虽然没怎么亏钱,但这时候也可以思考下是不是买错了,怎么没有预期的强势,可以先出来。
毕竟你把它卖掉,大不了错过一段“可能”的利润。而优先保住本金,往往比追求盈利更重要。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交易中的止损和平常睡觉吃饭一样正常。
建议在每次买股票之前,都先想好止损位设在哪里,如果没想好,最好一股都不要买。
无止损,不交易!
二、止盈
网上有句流传较广的话,叫做“只要赚钱,什么时候卖出都是对的”。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我们平时安慰朋友用的(特别是在朋友卖飞大牛股以后),真实情况远非如此。
卖股卖不好,要么三四次赚的不够一次亏的,要么坐了过山车大把盈利被擦掉留下一场空欢喜,始终做不到长期稳定收益。
止盈的主要思路是:一方面,对于买对的票,尽量拿久一点赚多一点;另一方面,又要尽量保护好已经到手的利润,不要出现太大的回吐。
那么这个思路,可以通过动态止盈来实现。即:随着股价不断抬升,逐步有节奏提高卖出股票的价格。
实践中,大致可以这样操作:
1.刚买入的时候,在下面8%设止损点。(绝对价格止损,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几种止损方式)
2.如果买后涨了5%(一般用收盘价来衡量)以上,股价回撤10%坚决出局,相当于这时候,这个股票最多只会亏5%了。
3.浮盈达到10-12%以上的股票,如果跌回成本价,那么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不管后面他会不会涨到天上去,都先无条件卖出。这时候,坚决不允许再亏钱。
盈利10几个点的股票再做成亏钱,那种感觉真的很难受,有时会觉得自己像猪。这种情况下卖出,当然很可惜也会心疼,但是你想,总比亏钱好,大不了就当没买过。
4.到了后面随着盈利慢慢增加,逐步提高出局点的价格,但是允许回撤的空间越来越大。比如盈利20%时最多允许回撤12个点,到了30%时最多允许回撤15个点,到了50%可能就最多允许回撤20至25个点。(数字都仅供参考,可以自己选择调整的)还有一种变通的做法,到时候不看回撤的幅度,浮盈比较大以后,就盯住30日或60日均线(根据你自己对回撤的接受程度选择)。均线不破,一股不让。一般在牛市中,领涨股很少会跌破60日均线的,有些牛股,翻几倍的过程中,连20日均线都很少不跌破。
上面这个操作方法,相当于刚入场还会亏本金的时候比较小气,到了后面用盈利去博取盈利,就可以大方一点。就是我们我们常对学员所说的“截断亏损,让盈利奔跑”。这个方法对很多人来说太难做到。因为只要有一定利润后,要他拿住这个股票不卖就已经很难(他心中每天都要默念一百遍卖卖卖,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而让他等到跌了很多再卖,更是肉痛。
那么也没关系,可以在股票出现连续加速上攻、偏离20日均线过远的时候,先卖出一半。这样跌了我们已经落袋一半,涨了还有一半,有心理按摩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的老师总结了两点体会:一是股票不管怎么卖都会有遗憾,坦然接受就是;二是千万不要追求把股票卖在最高点,你会失望的。我们只追求大概率,尽量吃足鱼的身体。
(我们对股市分析策略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内部培训:
第五课时:交易入门,再谈止损
止损是交易入门的前提。
既然没有100%的概率,那止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止损不是因为这个股票不能涨了,而是在这个股票上不能再继续亏钱了(保护本金的需要)。
市场不确定的本性,决定了超高胜率是不存在的,明智的做法是,接受再好的买点也会出错的现实,设好止损,按照既定规则去试错,并且避免孤注一掷。
把“安全边际”作为一票否决条款。就像谨慎的小偷作案前都会事先踩点想好逃跑的路线一样,当我们看到入市盈利的机会出现时,一定要首先找到它的安全边际在哪里,并且严格按照纪律止损。有个和止损完全相反的做法,下跌加码。这是让人用最快速度把钱亏光的最好办法之一。可能很多次这种方法都能挽救你,但只要一次做错,你将被牢牢套住。
2015年死得最惨的,不是那种买在顶部的,而是那种越跌越补的。既然交易的本质就是试错,那么,认个错有那么难吗?买股票你肯定期望它涨的,但是它跌了,已经发出了一个危险信号,说明可能你的期望会落空,我们为什么还要错上加错呢?
第一次下注没有获利之前,不允许加注。因为如果下注是正确的,你应该会赚钱。
止损因为逆人性,所以很难执行。
但是,当我们买入的股票已经亏了不少钱,再美好的愿望也得服从现实。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把这个股票脱手。当把一个亏损的股票脱手的时候,会全身轻松。因为再也不会在这个鬼东西上再多亏一分钱了,安全了!
止损一定要坚决果断,不然后面下不了手,越陷越深。本来一个很小损失就能解决的事情,会彻底打乱你所有的交易计划。最后你发现,莫名其妙陷入泥潭不能自拔,而且一割就涨。
华尔街有句股谚:“盈利总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亏损却不会自行了断。”因此,我们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来做好止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是吗?
(我们对股市分析策略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内部培训:
第六课时: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知道20万本金每年翻倍的恐怖复利结果吗?
“买什么、何时买、买多少、何时止盈、何时止损”等问题理论上讲,只要严格做好这几个方面,已经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盈利。这绝对不是忽悠,因为交易本身没有任何秘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许几十年下来一样都做不到。主要是:这每一项都是逆人性的,知易行难,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知行合一,成为最后的赢家。
盈亏同源,建立合理的收益预期非常重要,涉及到我们整个操作系统的构建。
追求暴利,势必就要承担高风险,往往结果会适得其反;但如果预期过低,虽然本金相对安全了,但是也失去来股市财富保值增值的意义,还不如把钱存银行。
首先,我们要知道,追求每年翻倍是不切实际的。
如果每年能翻1倍,那么8年翻500倍,10年就能翻1000倍,也就是说20万入场10年后就变成2亿,这显然不科学。
其次,追求每个月都有利润进账也是不切实际的。有些朋友说什么细水长流,每月只要有3-5%的收益就很满足。
这个预期看起来很理性,每个月只要小心翼翼做出一点利润,完成任务就休息,长期积累也非常可观。但是,如果仔细一想,这个想法也很扯淡。
因为行情是波动而不是线性的,决定了交易一定是有行情时大赚,没行情时饿肚子。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牛市要赚足,这样才能有足够的积累来度过漫漫熊市的冬天;而熊市如果你不肯停手,非要定期获利多少,熊瞎子会拍得你晕头转向。
第三,结合股神的业绩、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和资金贬值速度适当建立收益预期。不要凭空想象,要找到合适的参照物。巴菲特每年平均收益大约24%,几十年下来已经富可敌国(当然大资金要实现高收益比较难一点);这是一个年化数据,不代表每年都要赚这么多。而是有些差的年份不亏或少亏就行,有些好的年份必须赚得远远超过这么多。
这样才能保证几年下来达到这个平均值。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非常强调保护好本金的原因,一旦出现大的亏损,就会影响我们复利长远目标的实现。
(我们对股市分析策略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内部培训:
第七课时:利用好散户的最大优势
我们来到股市初衷都是为了赚钱,可我们的对手很多是武装到牙齿的专业机构。那么,凭什么我们散户能赚钱?
我们散户的优势在哪里?比智慧?人家团队里一堆高智商人群,动不动就是海龟,随便写个学校的名字,字母你都认不全。
比努力?人家就是吃这碗饭,一天8小时10小时甚至16小时专门研究,你至少还得上班不是。
比资源占有和消息来源?人家知道消息先买好,然后再把消息放出来告诉你,把货统统卖给你。一样都比不过,这仗还怎么打。
好在机构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踏空不起。
如果市场跌多了,他们必须抄底。因为不抄,万一涨了人家净值增加他们净值不增加,就会天天被老板骂,所以只好毛估估差不多了冲进去接飞刀。
如果市场涨多了,他们必须追涨。不然净值跑不赢指数,又要承受很大的被投资人赎回资金的压力,所以大的顶部往往是机构买出来的。传说中“88魔咒”,就是基金仓位很重超过88%以后,市场容易见顶。不是因为这些基金经理傻。人家当年如果没有过辉煌的战绩,也不会有人投钱请他们操盘。只是他们明知道这样做不妥,但仍然身不由己,输给人性。
到最后他们没办法,只好心想:买吧买吧,反正如果跌了要亏大家一起亏,不是亏我这一家,但是万一市场一路涨下去,自己手里没筹码,才是真正的大傻逼。他们既要兼顾长期业绩,又要兼顾短期业绩,等不起。
而我们散户不一样,用的是自己的余钱(顺便在这里也提醒一下,不要借贷炒股不要用压力资金炒股)。没行情,就好好上班,踏空也无所谓,大不了就当没进过股市;有行情的时候,搭个顺风车,跟着一起吃肉喝汤。或者,在没行情的时候,分批定投播种;在大家都赚得很嗨的时候,逐步卖出收割。笃笃悠悠,哪需要天天盯着盘面。
前面提到的合理的收益预期很重要,你非逼着自己每年翻倍,和专业团队比“快准狠”,比“抢逼围”,自然凶多吉少。但是只要保持良好心态,没机会时休息(或时间跨度比较大的耐心分批播种),有机会时干活,充分利用自己最大的优势,机构就只能看着我们干瞪眼。
可以休息等待,以慢制快,是我们散户最大的优势。如果你愿意慢,市场会还给你快,而欲速,往往则不达。
(我们对股市分析策略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内部培训:
第八课时:强化执行做到知行合一的小技巧
别看前面一些都偏简单的东西,因为基本上都是逆人性的,每一样做起来都不容易,都要用比较长的时间去修炼。不然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我们可以想一些辅助的办法,来帮助自己做好执行
1.用两个账户。或者把一个账户里的钱固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自己感觉做,一部分按照交易规则做。然后时间长了有个比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做出选择。
交易有个很难的地方,也是一个悖论,就是正确的方法,经常也会亏钱,而错误的方法,经常也能赚钱。所以你就会怀疑,我干嘛要执行那么死板、那么枯燥、那么让人难受的东西,还不如随便玩,既舒服也同样有效果。
另外,人是有选择性记忆的。我们容易记住快乐的东西,很快忘记伤害,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错误的方法其实更好……
但是,虽然牛市会纵容你的错误,一旦到了熊市,你的错误会被成倍放大,到时候的苦头,谁吃谁知道。就说三波股灾,很多人辛苦半年一年,不是全部吐回去还要倒贴?
所以建议先把钱分两部分玩,时间长了后比较一下收益曲线,哪个波动更平缓更稳定,让数据说话以后,有利于我们执行。
2.整理一些简单的纪律要求。把它们写下来,操作时作为对自己的提醒。比如,不要在下跌时补仓,你想补的时候看看这一条,说不定看到再喝口茶,就能冷静下来。尤其是吃亏挨打后,找到犯错的那条读一读,很有感觉。
3.经常性阅读学习。有一些经典书籍,结合我们的交易实践,每一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感触,可以帮助我们以后更坚定地执行。
学习真的是一种必需品,其实也是一种乐趣。慢慢养成习惯后,好习惯会带来好运气。
(我们对股市分析策略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内部培训:
第九课时:交易中最重要的事
交易中最重要的事是尽量保住你的本金好好活着。
股神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不要亏钱、不要亏钱、不要亏钱。这确实是投资的真谛。交易是一个关于金钱的游戏,本金没了自然就失去游戏的资格。
费思在《海归交易法则》中所说的:交易的首要目标应该是生存。时间站在你这边,一个期望值为正的系统或方法早晚会给你带来财富,有时候是你做梦也想不到的巨大财富。但这一切有一个前提条件――你必须留在游戏场中。
说得清晰一点:交易应该永远把保住本金放在第一位,尽量不要在一笔交易上或一段时间里亏太多的钱。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做好四个方面:
1.每次只拿资金的一部分去买入某个股票,确保这部分资金即使遇到重大意外被腰斩,80%以上的本金还在;
2.在刚入市还没有利润的时候,用比平时更轻的仓位去试探市场,慢慢积累一些盈利作为安全垫;
3.及时止损,不要放任亏损扩大,也不要轻易对亏损的股票去加码摊薄成本。有句俗语叫做:早点不割肉,晚点要割命了;
4.适当减少交易频率,以免在不好的行情中,或者在一连串低质量的交易中连续出现小亏损,积累成为大亏损。别以为会“轻仓+止损”就安全了,高频以后照样是绞肉机。
实际上,在交易的道路中,只要我们遵循了这些基本原则,控制好亏损,保护好本金,时间长了盈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因为复利本身的威力惊人,而只要时间足够长,你总能遇上大行情或好运气。而最差的结果,无非是不赚钱(略亏钱)或者少赚钱。你已经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最清晰、最直接的逆向思维。
最后再引用一段话作为本阶段学习的结尾:
如果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交易记录,就会发现真正的伤害来自少数几笔大的损失,或是为了摊平而导致的一连串亏损,因此良好的资金管理非常重要。资金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生存。你必须避免输光的风险,其次是获取不错的回报,最后才是获取高额回报,但生存优先。--------------------------------------《以交易为生》(埃尔德)
(我们对股市分析策略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