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中国古典建筑是门的艺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以绚丽的色彩陶冶了许多事物,体现了自身的深刻性。门不仅是房子外檐的装饰,也是独立的建筑,关于门的文化也是如此。
门总是很醒目,占据了出入口的“位置”优势。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凤凰湖的黄金滨水地带,漫步游园,挨家挨户欣赏背后的千年文化。
人以居为安,居的要素自然不可或缺。“进则必出”,门是古今风俗的展台,是凝结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文章。
[德岛门]
德国门仿照法国凯旋门,充满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长城彰显民族脊梁;十二生肖祝福好运,二十四孝永垂不朽;门楣上龙凤吉祥,玉柱石刻寓意道德,一副对联用来感受山水境界。
站在河源公园的入口处,它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命根子,外来优秀文化可以为我所用,我们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继承和发展中华国粹。
【中式牌楼】
建筑大师梁思成老师做了一个推断:“中国最早的牌楼属于汉代的石阙牌楼。牌坊是明清时期特有的装饰性建筑,是从汉代、六朝、唐宋时期的吴头门、凌星门演变形成的。”
牌坊集中了中国古代建筑最具特色的构件,包括台座、柱、梁方、楼匾、斗拱、屋顶等构件。走进河源,踏着一大块镌刻着祥云的青石,中间立着一座刻有“厚德”字样的砖木牌坊。
穿过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方形砖雕的影壁。中心刻有“儒”字,古雅。在它的周围,背面刻着“仁、义、礼、智、信”和“温柔、善良、礼貌、节俭、屈服”十个大字。这不就是儒家思想和君子风度的核心吗?这十个汉字,加上朴实的砖灰色,使人感到如潮水般的平淡,感慨万千.
汉代风格的牌坊和园林有五座,分别位于儒家园、佛教园和道教园。
n="center">
【朱门楼堂】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的朱门早已不再是显赫的官宦。和园的楼宇大门采用的是喜庆的中国元素,两扇红红的大门配上金色的福字,吉祥而又庄重,显示出尊贵高雅的品质。
透过这一扇扇朱门楼堂,我们不仅可以一窥中国几千年的家居生活,更能感受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
【如意门】
如意门是古代建筑的一种屋宇式宅门,属于北京四合院宅门中的一种,多为一般百姓所用。门框上方只有两个门簪,上写“如意”二字,故为如意门。
这种门型制虽然不高,但不受等级制度限制,可以随意进行装饰,它既可雕琢得无比华丽精美,也可以做得十分朴素简洁,一切根据主人得兴趣爱好和财力情况而定。总之,形式多样,不一而足,充分体现了如意门头装饰的随意性,显示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和园中就有9个如意门,风格略有异同,分别被赋予了“德、道、善”文化内涵,依次题有“立德”“怀德”“循道”“正道”“悟道”“乐善”“崇善”“至善”“尚善”的匾额,既留住了乡愁记忆,又指明了人间正道。
【拱门】
中国园林的园墙常设拱门,明代造园大师计成在《园冶》一书中称拱门为“门空”,是我国古建筑中一种形制特别的门,其作用不仅引导游览、沟通空间,本身又成为园林中的装饰。拱门与园中景色互为映衬,是许多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装饰小品。
和园乐善堂的两侧分别建有中式月亮拱门,一题“曲径、通幽”,一题“无为、清净”,白墙黛瓦聚江南之秀气。穿过拱门,迎面是两块对应的灵璧石,一块左侧有洞,一块右侧穿孔,阴阳互补,四周丛竹茂盛,恰似一幅别致的园林图画。
【楼宇门】
行走在和园,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楼宇门厅,也是一大亮点。拱形门楣,方柱立地,挑檐花格极具中国风味,立柱上的山水浮雕,更显出富丽堂皇。
古往今来,门始终与人相伴随,门之奥妙,实不可胜举。欣赏之余,笔者不禁感叹园区建设者的匠心独运和兼收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