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宁波镇海px项目群众聚集事件舆情分析

六、媒体评论摘要

一些地方对重化工项目的抗拒,一方面表现了谁都不愿意为社会公共利益承担风险,另一方面也在积累社会对高风险给予高回报的心理接受度。中国大的市场环境最终会在人们的恐惧和利益之间进行调节,形成发展重化工利益杠杆的回归。然而,如果对这个过程放任自流,它会很漫长,整个社会会为此吃苦头。政府和社会精英人群应看清中国需要重化工繁荣的大势,主动引导社会的理性,加速围绕重化工项目的利益调整和再平衡。现在的问题是,舆论在重化工项目上很盲目,有的意见领袖出于对抗政府权威的政治需求,对反重化工群体事件不加甄别,就给予无条件支持,反重化工项目成了一些人表达政治态度的噱头。(据环球时报社评)

从最初的厦门开始,PX项目被终止,关键似乎不是因为PX有没有危险,而是地方出于对维稳的考虑。5年来,PX事件发生了多起,但是,社会并没有建立对PX项目的理性认知。一些地方政府也没有吸取上一起PX事件的教训,而表现出决策的更加谨慎。甚至,因为有先例,一些地方政府更加拒绝保守,不让民众知情,意图暗度陈仓。最终,民众对PX过敏,地方政府对PX事件过敏。如果,所有的地方政府能够真正理解“权为民所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民众对地方重大公共事务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那么重化工项目何需闹大,公众对“PX”又怎会如此敏感?(据新京报社评)

宁波等地一再发生的事情清楚地表明,中国的公共治理存在普遍性的制度漏洞,从而使得哪怕通过了理性的合法化检验的行政活动,也不足以平衡和协调越来越多元与对立的利益冲突。要填补这一漏洞就必须尽快补上行政活动民主决策这一课。只有这样做了,才能从制度上保证不同利益充分表达、竞争、交涉、妥协,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一致,从而提高决策的质量。只有公众自身参与了决策,才会更容易接受政府决策,并产生对政府的信任。(据中国经济周刊)

环境抗议事件重演,也将导致这类重大项目愈加难以上马。项目能不能上马,或许将不再取决于科学解释、环境评价、审批程序、信息公示等等。如果协商基础上的民主决策缺失,科学意见会被代言,项目程序会为决策意图背书,信息公示只是立此存照,抵触情绪会累积,不信任将成为预定立场,通过合理诉求无法抵制项目,就会走极端。在这个意义上,不仅要探索一套完善的民主决策机制,政府还将面临一个培育信心、信任的过程。重大项目的民主决策要尽快树立典型案例,要积累案例,以应对这些新的案例反复出现的消极影响。(据长江日报,作者:肖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