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我特意去了儿子的学校,和儿子聊了一会儿天,不仅为他考研打气,也减轻了他的压力。
初雪后北京有点冷,但是空气很好,阳光明媚。
在学校操场旁边,我们边走边聊。
儿子对我们说:“在同学中,我肯定做不好,你们可能不知道我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我知道最近儿子不够自信,对未来充满迷茫,心理活动难免会比较多。
碰巧前几天刚看了一个故事,特别适合当时的语境,就跟他说了。
02
这个故事来自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王强的一次演讲。
王强在演讲中说,当我人生过半时,我坦率地告诉你,我身边认识的所有所谓的成功人士,没有一个人能在那些年看到成功的迹象。
以余洪敏为例,他说,作为他的大学同学,“我做梦也没想到他今天会在这里”。
“当年的余洪敏太普通了,普通到无法达到平均水平。”
余出生在农村,家境贫寒,长得并不好看。更重要的是,他是“班里最差的学生,班里最后一个,连续四年没变。”
以至于作为班长,经常邀请于到未名湖畔谈一谈,以缓解自己的生活:
“学成这样不要绝望。长大后不要这样绝望。作为一个老班长,我对你唯一的期望就是你答应为我而活,你的人生一定会大获成功。”
03
当然,的发言有夸张和调侃的成分,但笔者看过不少关于余回忆大学生活的文章。从余自己的回忆来看,他在学生时代并不突出,有太多的遗憾。
比如他的学习成绩真的是全班倒数,虽然班里男女比例是1: 1,但是没有女生愿意和他谈恋爱。毕业后,他所有的同学都出国了,只有他必须留在中国。
也许余并不像说的那么坏,但是余在大学里确实没有他那么优秀的同学那么优秀。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历经艰辛开创了自己事业的余,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吸引了比他优秀得多的留学生回来帮忙。
余最终没能出国留学,但他的公司却在纽交所上市了。
在美国留学的人比较多,但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不多。至少大陆教育机构都在美国上市,余是第一。
04
另一段说,马花藤在华强北创业时,曾向其他几位联合创始人“想象”过腾讯的未来:
我希望三年后,员工人数能超过18人,这样办公室就能刚好填满,不会浪费空间。
谁能想到,如今的腾讯拥有近4万名员工,年营业额超过300亿美元,而马云本人也成为了富豪榜上数一数二的人物。
人生真的有无限的可能,有时候连你自己都想不到,更别说别人了。
二十岁的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今天,每个人都没有能力预测十年后他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所有的想法都将远离事实。
05
我告诉儿子,每个人都是动态的。比如你的高中同学,有的高考失利,考不上好学校,现在可能已经实现了逆袭。他们已经走到了清北的名校甚至研究生,那些曾经以高考考上名校为荣的人,现在可能都成了渣渣,在为下一次考研发愁。
而且,优秀相对来说。你可能不如你们班的校长,但即使是你们班的校长也离诺贝尔奖很远。而且和那些因为课程不及格而无法毕业的同学相比,你也是令人羡慕的。
我不知道你的主业是什么,但我相信你的思想会不断改变,当你到了我们这个年纪,你的思想会改变很多次。
不管你想做什么,我们都会支持你,但现在你最大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眼前的工作,完成学业。
现在,对你来说,只是人生的开始,有无数的选择和可能,离定型的时候还很远。
在你这个年纪,余还是一个没出息的人渣。
06
值得一提的是,余的成功并不是因为他长得不好看,更不是因为他考了最后一名。
正是在出国之后,他找到了帮助人们出国的商机。正是在困境中,他积蓄力量,为自己寻找机会。
余曾说,因病休学的那一年,他几乎每天都看书,平均每天背50个单词。他的词汇量从8000多个增加到2万多个,成为“80年代末中国教GRE词汇的第一人”。
每个人都有被上天眷顾的一面。
天呐,余错过了出国的浪潮,却赶上了国内创业的浪潮。
因为兼职处罚,他羞于留校,却把培训班变成了上市公司。
如果我们现在不满意,不要气馁,让我们储存能量,等待机会。
也许有一天,你的同学会告诉你,你做梦也没想到你会成功。
但是,你成功了。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 《为自己读书》 正在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