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精准施策,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体稳定。
开展实名制调查,提供针对性服务。每年毕业季结束后,我市人社部门将依托基层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平台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调查”,通过户籍登记、电话面试等方式获取辖区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实名信息,建立信息登记账户,提供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服务。各级公共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设立了高校毕业生专项服务窗口,及时登记就业和失业,发放《就业创业证》,提供政策咨询、岗位信息发布、专项招聘等一站式服务。同时还推岗位、送政策、按需求提供服务,促进供需精准匹配,提高人岗匹配效率,促进尽快就业。据悉,今年的实名调查服务正在进行中。
鼓励基层就业。去年,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基层工作经验的政策导向,增强基层一线岗位吸引力,加快建立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下得来、留得住、做得好、动得动”。今年以来,全市实施“三支一扶”“健康计划志愿者”“特岗教师”等基层就业项目,累计就业448人。同时,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做好管理服务、培训使用、期满流转等工作。
做好各项就业政策的落实。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我市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如对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给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并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补贴和三年社保补贴;如果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有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首次创业社保补贴、房租补贴等政策。而那些落户孵化基地的可以给予租房物业、水电补贴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免费职业指导,各类招聘会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放。目前,我市已为213名高校毕业生提供求职补贴4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