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社会招聘还是学校招聘,相信大部分小伙伴都会采取先敲定几个offer,再慢慢比较选择最佳人选加入工作的策略。
我们通常从企业提供的平台背景、行业发展前景、工作内容和晋升空间、稳定性、薪资福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正确比较薪资福利。
在所有的求职论坛中,薪资总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个小伙伴在应届毕业生论坛上发了一个问题:
他手头有几份工作,他更喜欢其中两份。他不知道如何选择:
一个是国企。据学长学姐说,月收入低得可怜,8000元左右。不过整体福利保障还是不错的,也算定了。
一个是大头互联网公司。今年的毕业生工资已经支付给总承包商40w左右,听起来很有吸引力。
边肖的表弟去年在选择时也经历了同样的困难。我想用表哥的例子给大家举一个拆薪的例子。
去年我哥在上面的论坛也收到了两个和他朋友同类型的offer。不同的是,表哥不糊涂,有一套清晰的计算和比较逻辑。
第一步,他通过各种渠道(受聘学长学姐、论坛、HR等)收集了两家公司的薪资福利信息。),并在纸上一一列出:
Aooffer是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年薪约40w。
每日税前22000元/月,租房补贴2000元/月(需在公司30分钟车程内租房),年终4-6个月年终奖(271%),双边公积金14%按22000基数缴纳,无补充公积金。每月500元,无交通补贴。
要约是国企,税后日薪8000左右,有补充公积金,双边比例24%,第一年公积金缴纳基数13000。年终奖是日月薪*8,约6.5w
这样,国企的报价就没有竞争力了,人手少,8000元够在一线城市干点什么?
后来表哥告诉我,Booffer还有一些福利可以兑换成现金:
B单元,如果是应届毕业生,前两年免费提供单身宿舍,后两年在一线城市中心提供单价1300元左右的人才公寓,五年公租房。
公司内部空间比较大,停车收费都是免费的。食堂餐费补贴900,交通补贴900。
单身宿舍可按市场价折算成2000元/月,提供的人才公寓和公租房也远低于市场价。
表哥一毕业就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他通常需要开车上下班。公司的免费停车和免费充电也可以换算成2500元/月左右。
这样,虽然月收入只有8000元,但如果算上这些单位节省的生活费用,相当于每月14300元。
毕竟如果选择A公司,一般都要花钱充电停车。
对比公积金,虽然基数和缴费比例不同,但两家公司实际缴纳的公积金金额差不多,A为3080,B为3120。
看看年终奖,两家公司的金额差不多,都在5-7万左右。
综上所述,两家公司的薪酬竞争力其实是有可比性的。
猜猜,我表哥最后选择了哪个报价?
这个拆薪的例子不仅适用于学校招聘,也适用于社会招聘。
大型工厂、央企、国企、公务员、创业公司都有很多可以转化为现金的隐形福利——比较offer薪资的时候试试这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