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宇航(总经济师)
目前,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的一件大事。最新流程显示,下周一,6月15日,深交所将开始受理正在审核的创业板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再融资、并购重组申请。
2020年6月12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了《创业板IPO注册管理办法》《创业板再融资注册管理办法》《创业板公司持续监管办法》《保荐业务办法》等一系列与创业板改革相关的规章制度。深交所、中国结算和证券业协会也同步发布实施相关配套规则。
通过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市场反应有限,改革的亮点只是科创板的复制。
6月12日,深圳创业板的估值和收盘
#本政策核心交易环节存在缺陷。
创业板的注册政策总体上有所变化,但更多的市场投资者觉得是一种与上海和科创板的竞争。
从整体市场发展来看,在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过去一年里,国际通用的T 0和无价格限制的规则并没有在最初的交易环节实施,反而是新股首日无价格限制,然后变成20%的价格限制。
即使这样,科创板也改变了整体市场的交易原则,这是一种特殊待遇的改变。
之后,科技创新板市场普遍呈现高PE发行、高价格定位的高估值风险模型。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深圳创业板来说,明显的挑战出现了。
遗憾的是,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核心交易环节是拉平科创板交易规则,即不涨价
事实上,与主板市场相比,科创板和创业板都具有风险水平较高的特点。但国际通行的套期保值机制T 0和无价格限制并未出现,这可能构成核心交易环节的重大缺陷,尤其是在当前创业板估值过高的背景下。
从交易匹配的角度来看,此次将成分股仅为创业板股票或其他20%涨跌幅限制股票的分级基金的指数ETF、LOF或B类份额,以及投资于创业板股票或其他20%涨跌幅限制股票的80%以上非现金资产的LOF涨跌幅限制调整为20%,这也开始在相关基金层面实施特殊处理,或不利于整体市场的公平、公开、互惠。
如此高估值、高风险的创业板市场为什么交易环节不能实现相对公平的T+0且无涨跌幅交易呢?非要走科创板交易的翻版,形成过高PE后的市场冲击,尽管科创板目前看似相对走稳,但实际上总体高估值风险的带给市场冲击随时会出现。
总体来看,创业板注册制在科创板实施一年后推出,其显示了一种无奈或交易所层面的竞争。投资者疑惑较多,表现在:创业板就是创业板,科创板属于创业板吗?科创板比创业板高一个层次吗?新三板IPO无市值申购为何不能适用于风险高的创业板与科创板板,拥有其它股票为何能够市值计算科创与创业新股市值申购,科创板目前的高估值风险小吗等,而问题的关键是核心交易规则方面的缺陷,在估值如此之高的创业板市场,会给未来带来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