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如果让你介绍一个产品,你会从哪里开始?很多人可能会想,日常生活中一直在使用和接触的产品怎么介绍,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基于此,本文作者分享了一个“一分钟介绍公式”,可以帮助你快速准确地介绍一个产品,无论是在面试中,还是为客户和老板介绍。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场景,你在脑海中有一个很大的表达自己的欲望,却无法用舌尖表达自己。
与此同时,我们经常抱怨周围的朋友没有注意。集中注意力,准确表达似乎不容易。去年偶然参加了一个美国职业培训班,得到了一些启发。事实上,我心中有组织语言的规则。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是一分钟的公式介绍。适合很多场合,比如面试的时候快速介绍经验,拜访客户的时候快速介绍你的公司,在老板面前快速介绍你的产品,和商家快速介绍产品等等。
我不喜欢悬念。以下是公式:
为了增强记忆力,我给它画了一幅画。
看完上面的公式,时间紧迫的朋友基本可以明白,这篇文章已经收官了。如果你不忙,你可以再听我说几句。让我们简单拆解一下这个公式:文本的红色部分实际上是用户需要填空的部分。基本上,这四个空白已经形成了一个公式。
读书的时候去企业赞助了一个创业活动。我们制定了一个企业赞助计划。看完之后,指导老师问了一个问题:你能用一句话把这个活动解释清楚吗?当时一堆人聊了五分钟,好像都没说清楚。
看到这个公式后,回头看看研究生老师的提问,你会觉得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思维方向。
# 1.问题解决: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
我们说许多产品的起源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想法。这个想法通常会解决一个问题,比如制造一个痛点,维持一个痒点,满足一个爽点。
如果产品经理分不清产品解决了什么问题,一方面产品经理可能没有想清楚自己产品的价值,另一方面产品可能没有长久的生命力。这个问题经常出现在好产品的销售中。
美团,雪球,瞬间Slogen
比如美团:美团app,省钱是不是很没礼貌?不够直接?用户一眼就能知道这款产品想做什么,解决了用户省钱的问题。
比如instant app:记录我,遇见你,瞬间,一个兴趣相同的社区,人们有没有可能瞬间知道一个产品是什么?为用户提供一个兴趣相同的社区平台,让用户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雪球:聪明的投资者来了。看到这里,你知道雪球是一款聚集投资者的app吗?雪球就像一瞬间。它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学习的投资平台。
# 2.商品或服务: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
这个问题对于有实物产品的产品经理来说很容易想清楚。可以是手机app、电子产品、工业产品等等。当你提供的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时,需要仔细考虑。
例如,保险产品实际上是一种保险服务。前段时间,新的重大疾病保险条例实施,很多线上保险产品非常受欢迎。如何用一句话把这个产品的服务说清楚,其实需要仔细推敲。
比如一些夕阳红理财产品,其实就是一种理财服务。作为这款产品的设计者,老年人如何信任你的服务?相信这本财务人员培训手册会非常清晰。
# 3.客户类型:是什么样的客户?
这个问题应该由产品经理来处理。这是用户的画像。现在C端互联网已经天翻地覆,一个普通用户可以打出上万个标签,没什么好说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产品设计之初,你还是需要想清楚自己面对的是哪些客户。
从某种意义上说,可口可乐也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它的用户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单看中国,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在74-76岁左右。表面上看,可口可乐抛弃了很多用户,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年轻。总会有20岁左右的年轻人。可口可乐只有抓住这群人的口味,才能赚大钱。
和我最近看到的一些低代码平台产品相比,我真的不明白市场上低代码平台产品的用户是谁。IT是普通的C端用户,还是B端业务人员,还是B端IT人员?
这个问题想不清楚,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推。
4.客户的好:实现了什么样的目标,产生了什么样的效果?
这里的问题更像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解决问题后效果如何?
例如,智能城市建设中使用的摄像头与交通灯相连。
通过摄像头采集路况,分析之后指导红绿灯的动作,哪种颜色的灯亮多长时间等,这可以解决一部分交通拥堵的问题。带来的效果应该是市民出行更方便,城市数字化治理更完善,居民幸福感更高。想清楚上面几个问题,再套用一下公式,应该会对我们日常的工作有帮助。
其实这些概念,相信大家都知道,毕竟每个产品人都逃不脱竞品分析、MRD文档、PRD文档等等。一次次产品历练里都会把上面说的问题覆盖到,这里只是有这么一个公式作为一个框架框一框思维。
教父里说: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类比想想,花一分钟能介绍清楚产品的人和花半小时都说不清产品的人,命运也一定会大相径庭。
本文由 @格林不童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