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好好学习才能找到好工作,不然就得摊煎饼!”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大四学生、“90后”男孩刘,没想到小时候家里的笑话现在“应验”了——他真的在离开校园前摆起了煎饼。
时尚、文艺、设计感、高科技、国际化.煎饼,一种接地气的街头小吃,在刘这里有着独特的标签。他有一个梦想,煎饼将告别“低端”形象,成为汉堡、披萨之外的新型快餐品类。
酱料薄脆试验百余次
帅气整洁的发型,皮夹克搭配黑色衬衫,成熟的打扮掩盖不了刘的学生模样。
“这酱是什么味道?”“顾客喜欢哪种煎饼?”“你收到客户的反馈了吗?”.在左边的回龙观煎饼店,昨天下午来店里参观的刘直奔主题,让店员仔细了解这家新店的经营情况。
而企业家和大学生刘,每天都在这两个角色之间转换。最近他的“左煎饼”项目频频在各种双创大赛中获奖,这位高三学生被更多的风险投资人熟知。
与传统街边小摊不同,左毅煎饼店采用黑白色调设计,充满设计感。网上名人店里有一些“小清新”风格的奶茶。精致的菜单上,有很多新品类,比如双牛煎饼、金枪鱼煎饼。虽然现在不是吃饭时间,但这里的尝鲜者络绎不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拿起手机拍照片视频“打卡”。
“要让煎饼好吃,三个关键要素是酱汁、脆度和面糊。我们经历了数百次对每种成分比例的测试。”很难想象这样的行话出自一个90后大学生。
市场上的大多数煎饼都使用强调味道的酱料。首先,煎饼研发团队采用了近十种酱料混合酱料,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最终确定了酱料熬制方案。脆度也很重要。面团比例、厚度和油炸时间等所有参数都经过反复测试,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呈现最佳口感。
新煎饼加入西餐元素
四年前,刚在大学开始创业的刘,想开一家甜品店,而不是煎饼店。
“文艺点心店可以用自己学过的设计专业。”刘假期故意去一家甜品店当学徒,但他算了一下账,开一家甜品店至少要花30万元。他不得不搁置这个计划,因为他手头拮据。
有一天,他在购物时,不小心看到一家煎饼店门前排起了长队,顾客甚至不得不接单,这让他惊呆了。和店主简单聊了聊,他有些感动:煎饼这么受欢迎,开店成本才十几万,为什么不试试呢?他立即行动,先是挪用了下学期的学费,然后借了一笔钱来筹集启动资金。
每次放学,刘都会走街串巷,对市面上各种品牌的煎饼进行评价,拜老师傅为师学习手艺,还会去煎饼的“圣地”津鲁拜师学艺。糊、打蛋、翻面.一气呵成的动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难,他每一步都吃力地练了很久。
2014年11月,刘在中央民族大学西门租了一个6平米的地方,开了第一家“左煎饼店”。他完成了商店设计、食物选择、菜单设计和煎饼分发的所有工作。
菜单上,新煎饼加入了奶酪、牛排和培根等西式元素。他打破了市场上煎饼摊食品安全无保障、产品单一、没有营销手段的缺点。但是客户会接受这些变化吗?他不知道。
下午6点开门,过了一会儿,摊位前排起了长队。他一口气摊了将近100个煎饼,一直工作到半夜,一晚上赚了700多元。这让他喜出望外。煎饼生意真的很成功!
煎饼也能“无人化”
在那几个月里,刘每天凌晨4点被买货的闹钟叫醒。他早上、中午和晚上来店里分享煎饼,白天还要上课。回到宿舍后,只要躺下,他就能马上睡着。也
“这不是正经工作!”家人的不理解让他感到很不开心。路过的阿姨叔叔们也看着他,感叹道:“好大学生怎么摊煎饼!”
屏住呼吸的小刘,想通过做更好的生意来证明自己。
四年后,左毅煎饼在北京、郑州、成都开了13家店。令他非常欣慰的是,起初强烈反对的家人终于逐渐理解并支持他“不安分”的创业精神。
明年,左毅煎饼最新无人体验店将在北京五道口开业。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摊薄煎饼的速度将从47秒降低到30秒。无人煎饼容器也正在海淀区的两栋办公楼进行测试。顾客用手机下单后可以扫码取出热煎饼。
“餐饮行业未来的趋势将是制造、服务和技术的结合!”在刘看来,煎饼易于标准化、复制和推广,完全有潜力成为汉堡和披萨之外的新型快餐品类。接下来,团队计划在法国和意大利开设海外旗舰店,让“中国味”走向全球——这是刘的终极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