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每个节日都是鲜花销量最高的时候。但在追求生活仪式的过程中,鲜花不再是节日的专属,花店也不再是买花的必经之路。电子商务让人们有了“花的自由”。笔者回顾了2021年花卉电商的发展现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春节的临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除夕销售高峰,其中暖色调的鲜花最受欢迎。
同时,鲜花成为“盒房”里必买的“年货”。自春节元宵鲜花上市以来,在店内“盒马花园”展示区选择绿植和盆栽的消费者数量增加了不少。
随着需求的增长,2015年,花卉电商率先探索培育了日常花卉消费市场。如今,“菜贩”在喊“卖花”,屡遭洗牌的花卉电商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目前,为从源头上提升花卉品质,博克斯玛已与云南30个花卉直采合作基地签约,建成花卉仓库,率先打造行业首个完整的花卉供应链。
长期以来,花卉电商存在质量差、盈利难等诸多问题。但回顾2021年,鲜花电商赛道上的关键词可能是“生鲜电商”。电商靠自己的渠道和运输能力保鲜,卖花的生意似乎如火如荼。在他们对当地生活的布局中,花卉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巨头的不断入场,花卉电商未来的发展几何是什么?
# 1.混战:生鲜电商vs垂直花电商
在国内电商市场稳步增长的背景下,随着消费升级和“她经济”的崛起,鲜花正从年轻人偶尔消费的“小运气”转变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在眼球效应更加盛行的社交网络时代,鲜花正处于当下消费升级的中间阶段。
在“自悦经济”的推动下,花卉电商一度迎来快速爆发的光明时刻。2015年,瞄准这一趋势的玩家逐渐涌现,Roseonly、野兽派、泰迪、Flowerplus、华时代等花卉电商玩家获得资本支持。艾瑞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花卉电商领域已有超过50笔融资交易。
虽然在短时间内,市场以便捷的渠道和较短的交易链迅速打开,但随后花卉电商平台的缺点造成了诸多问题,几乎结束了花卉电商的“花期”。
2019年前后,淘宝、JD.COM等互联网巨头推出了自己的鲜花业务,同时开通同城极速匹配服务;美团和饿了么也悄悄介绍了花卉和绿植的分类。在互联网厂商的带动下,电商再次迎来新一波高潮。
电商的持续衰落带来了十亿美元的花卉消费市场,这个市场正在逐渐走向成熟。然而,时代变了,花径迎来了更多吃蛋糕的人。盒马生鲜、丁咚杂货购物、每日生鲜等生鲜品牌也凭借供应链优势加入混战。
2020年11月,丁咚买菜开花店。
2021年以来,每日花卉业务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青岛等地陆续上线。
2021年5月,“盒马花园”在北京、上海揭牌。当天,8家门店迎来了客人,云南省建立了14个花卉基地。
互联网时代,花卉电商再次蓬勃发展。很多资本和互联网巨头都对这条赛道持乐观态度,但对于花卉电商行业来说,这项业务并没有想象中的浪漫。
# 2.困境:花卉电子商务的规模效应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GDP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就会导致消费习惯和偏好的改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消费升级。当Z世代的消费群体开始崛起,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开始愿意为生活品质买单,这就是“一日一花”的目标消费群体。
后华电子公司
大量消费者对花卉电商有负面评价。截至2021年5月,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花卉电商的投诉有5000余条,其中消费者投诉多指向花卉质量差、发货不及时、体验差的问题。甚至有不少网友表示,花卉电商平台有了购买体验后,就不会再网购花卉了。
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供应链。
在花卉电商的具体操作中,物流是最重要的环节。目前主流花卉平台前端均采用冷链运输,但在“最后一公里”上,由于花卉电商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不可能像生鲜产品那样通过简单的包装和隔离实现统一配送,因此大部分平台将物流配送外包给第三方。
但是花卉的保鲜期极短,容易被破坏。一旦物流配送不及时,鲜花的质量会大大降低,不仅会对消费者体验产生不利影响,还会增加产品损耗,增加鲜花电商平台的运营成本。
电商公司要想留住用户,增加用户粘性,就必须不断提升鲜花的品质和服务体验。
为了吸引用户,很多花卉电商都推出了团购或者买一送一。
一流促销活动,“月花”成为各大花卉电商平台上常见的阵营。 销模式。但有消费者反馈,一些包月送四次花,第一次品质较好,第二、三次花的质量明显下降,第四次品质又明显回升,吸引顾客续订。
在同质化严重背景下,各大平台大打价格战,为了管控成本,这种模式以低端的花为主打,稍微上档次的花种屈指可数,产品质量进一步下降,最终陷入循环。
对于鲜花这类商品来说,本身保质期就非常短,同时也是比较容易折损的商品。鲜花的价值本身并不是很高,但通过“九九八十一难”送到消费者手中,价格便已经不低了。
或许,低频、非刚需的产品和服务,不太适合通过互联网模式来发展,也不太可能得到资本的持续支持,所以很难大规模的发展。
# 三、野心:体验经济时代的价值载体
虽说鲜花电商面临着诸多的一些困境,但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也正在赋予这类行业一些新的增长点。
“体验+”商业,是未来商业的潮流,充满体验感的消费场景将体验文化与商业内容结合,在传统商业模式日渐式微的今天,体验商业已成为传统商业“突围”新生的重要途径。
如今,消费日益升级,促进了鲜花消费的逐渐兴起。在新零售时代的大背景下鲜花零售打破了以往鲜花消费的固有的情景和模式,以情怀、故事为主线,将鲜花由产品转换为一种心灵的寄托,将鲜花带入了大众的消费视野,开辟了鲜花消费快消化时代化的到来。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订阅模式已经跑通,鲜花消费是实实在在的增量市场,而鲜花作为观赏性商品,在合适的价格内其所带来的“愉悦”感,才是打动消费者的关键。
当前鲜花电商的竞争格局尚不明朗,各玩家之间的关注点仍在价格以及流量上的抢夺。随着“鲜花+互联网”模式的兴起,鲜花的日常需求以及作为访友礼物的鲜花需求在国内兴起。通过鲜花电商,可以在体验经济时代吸引大批流量。
对于“弯腰捡钢镚”的生鲜电商来说,在自身生鲜赛道早已积累下了庞大的的用户基数,在卖花这个事情上,更像是买菜的同时顺手买花,同时还能积攒更多的流量。
对于垂直玩家鲜花电商而言,体验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流量红利更有利于其吸引流量。在线上流量日益见顶的同时,鲜花电商流量增速放缓,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来换取流量。在此背景下,也会倒逼生鲜电商带动整个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加速行业爆发期的到来。生鲜电商与垂直领域鲜花电商的合作共赢或将会成为一种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但在目前互联网时代,人群、品类、场景三大维度透露出了鲜花赛道的机会点,吸引了资本的触角。垂直鲜花电商前期虽已经抢占市场,有足够的优势,但后续或许也要开始增加特色,寻找附加价值,才能顶住竞争大头的冲击。
不过,回头来看,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广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鲜花零售的线上销售已经超过线下,而且线上鲜花消费规模在持续扩大。2017~2020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从235.5亿元增长到720.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2.26%。站在更长远的发展角度上来看,鲜花电商依然具备不错的发展想象力,只是想象力的大小还要取决于做鲜花电商的这些平台本身,能否将现行业供应链做到更为理想的状态。
本文由 @新消费星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