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故事。有人问顾问做了什么。
顾问把那个人拉到湖边说:“我们从湖的这一边跑到湖对面的大树上,看看谁先跑,好吗?”那人答应了。然后,男人开始沿着湖跑,而顾问像涉水船一样飞过湖。事后,这个人问顾问他是怎么“飞”到这里的。顾问告诉那个人:“我不会飞,因为我知道这个湖下面有一条木轨道”!
这个故事生动地告诉我们,咨询不是提供答案,而是方向性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看看目前国内从事商业咨询的公司,或者说数字化转型咨询的误区在哪里?
在过剩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商业模式必然从过去的资源整合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是新技术的商业应用,而正是通过技术的结合才创造了商业价值,因为近年来,互联网技术,AR
/VR、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数字技术被人们普遍认可。所以说到企业转型发展,大家都认同是数字化转型。让一些从事IT技术出口的企业走上ERP
SCM、MES、APS等软件系统都认为是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这些软件系统为企业解决了哪些问题?也许只有企业主知道。
更有甚者,一些商业咨询公司从事了所谓的数字成熟度评估模型、四阶段评估方法论和SKOTT。
评价方法论似乎发明了一个“安全套”,然后有一个安全套来覆盖顾客,让他们“削足适履”,以适应他们所谓的模式和方法论。
其实很多行业的企业转型发展还应该在其他方面进行探索,比如从传统的石油、煤炭、天然气向风能、光能、水能等能源转型;比如金属材料从传统工程材料向能源材料转变;还有就是工艺技术的转型。例如,传统的冶金工业使用铁矿石和焦炭进行冶炼来生产铁。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探索氢冶炼和ESP短流程轧制。当然,技术创新也可以用数字技术。比如应用人工智能仿真技术可以降低新产品研发成本,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模拟生产过程。正是因为数字技术在工艺创新领域的应用,才显示出数字技术的重要性。毫不奇怪,商业模式创新一般来说是数字化转型,或者用夸张的术语来说。
工业互联网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式,可以表现为智能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体验四种模式。你可以把这些模式在企业中的应用统称为数字化转型,但不能说企业转型一定是数字化的。工业互联网是中国的说法,用德国的说法“工业4.0”可以更好的理解,最终体现在企业竞争力和生产能力的提升。
这是一个网络协作的例子。我们为修船行业做互联网的时候,最初设计的是网络集中采购功能。通过该功能,帮助修船企业集中采购质优价廉的钢材。但实施这种集中开采模式的前提是,很多分散的船厂要提前30天左右向平台公司提交采购计划。但修船企业的“现收现用”模式并不支持这种集中开采模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企业的咨询和诊断,发现采购部门之所以不能提前准确提交采购计划,是因为他不知道一开始管理部门是怎么和船东协商的,待修船舶进港时,只剩下一周左右的时间。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问题。因此,就有了我们为某企业规划实施的智能管理报价系统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包括一些主流的信息软件系统,如ERP和BI;还有我们与企业共同打造的“常识赋能工作表”、“风险管理热图”和船员驻场小程序。此外,为了提高业务绩效,还成立了数据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建立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并通过数据管理系统监控业务运营质量。
总之,商业咨询是帮助企业找到生存发展、选择正确方向、找到正确突破口,并“触发”各部门关键岗位齐头并进的有效途径。例如,利用信息系统帮助提高效率;通过测试反馈系统提高质量;用高质量的调度系统缩短交货时间;提高用户对小程序的满意度;利用商业智能系统提高决策质量;用培训和激励机制促进人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