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个朋友来咨询自己,成了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帮助同学。现在公司出事了。不知道有没有风险。我该怎么办?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也是公司的高管,但实际上背后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1.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什么?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法定代表人一般为公司的自然人代表。因此,在投诉等法律文件中写入公司信息时,一般应注明公司法定代表人的基本信息。
2.谁可以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公司章程规定,但仅限于公司董事长(如无董事会则为执行董事)或经理。也就是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但必须是像公司董事长或经理那样的高管。一般普通员工不能作为法定代表人。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定代表人也是公司的股东,甚至是控股股东。
既然一个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必须是公司的高管,也可能是公司的股东,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当法定代表人,而让别人替自己当法定代表人呢?因为看似光鲜亮丽,其实背后有很大的法律风险。
三.法定代表人可能承担的法律风险
1.民事风险
根据《公司法》现行规定,法定代表人因故意或者过失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公司有权向法定代表人要求赔偿。此外,根据《公司法》最新修正案,法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给公司以外的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第三人可以使公司和法定代表人承担连带责任。
另外,由于法定代表人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公司的股东,目前注册资本是认缴的,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公司对外债务未清偿的,未出资的股东对其认缴的部分承担赔偿责任。曾经有一个朋友为他人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股东,持有公司51%的股份,注册费用为1000万元(认缴)。现在公司欠外界几百万美元,但公司其实是个空壳公司。实际股东出走的,将承担510万元范围内的赔偿责任。
法定代表人协助公司抽逃出资的,应当对公司和债权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实际上,大多数实际控制人不愿意担任名义法定代表人的原因是存在一些违法行为,他们害怕承担风险。所以,他们选择别人做替罪羊。
2.行政风险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公司非法经营、向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欺诈、逃避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等。行政机关不仅要对公司进行处罚,还要对公司法定代表人进行行政处分、罚款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如果公司存在诉讼、欠税等事实,法定代表人还可能受到限制出境、高消费等强制措施的风险。
3.犯罪风险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一些单位的犯罪,除了对单位进行处罚外,还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而法定代表人必须是公司董事长或经理等高管,因此自然存在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近日,有消息称,刘辞去了旗下多家公司的重要职务和法定代表人。马云放开阿里巴巴,黄征退出拼多多。他们是不是也嗅到了公司的一些问题,害怕被牵连的风险?
因此,如果有人请你做法定代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