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新消费日报(研究员 梁又匀)讯,'s新消费赛道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火爆了,但从活跃的资本规模来看,“寒冬”还远未到来。
据星矿统计,2022年1月,新消费赛道共发生融资事件68起,累计公布融资金额超过81.25亿元。
与2021年12月89日开始的67亿元融资情况相比,1月份各大机构销售数量有所下降,但态度更加坚定。销售金额主要在1000万元左右,不乏单笔超过10亿元的“大款”。
回顾整个1月,最抢眼的餐饮品牌是家乡鸡,以“农夫山泉炖山西老鸡”起家,已宣布完成Pre-IPO融资。
此前,家乡鸡已签署深交所上市辅导协议。近日,村基也递交了港股招股书,接下来的2022年可能会成为中式快餐上市的重要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月与前几个月不同。得益于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滑雪装备、运动装等户外运动装备也出现在融资名单中,春节期间的“居家经济”似乎悄然兴起,成为本月新消费投融资的亮点。
细分赛道概况
2022年1月融资事件68起,共涉及餐饮、饮品、时尚玩法/游戏、电子商务、智能家电、消费电子、本地生活、物流、美容/护肤、户外运动等12个子赛道。
参与机构包括红衫军中国、软银愿景基金、高淳创投、美华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伊力、字节跳动、虎牙直播、绝味食品、百度、网易资本、蚂蚁金服等知名企业。
整体来看,从新消费赛道来看,线下连锁餐饮品牌、饮料品牌、电商的关注度依然突出,融资事件合计占比42.64%。但机构支付的金额非常谨慎,公布的融资总额仅为28.86%。
## # #制图:新的每日消费数据:星矿数据
其中,饮品及饮品赛道获得融资次数最多,共11宗,总金额约6.84亿元。相比2021年夏天聚集线下茶店的融资盛况,该基金更关注零售饮料品牌。
针对年轻消费者的功能饮料、低度酒、起泡酒等小项投资占比近一半,且多为天使轮等早期融资。值得一提的是,字节跳动和伊拉克也出现在这类罐装饮料的投资名单中。
其次,餐饮和电商领域发生9起融资事件。金额方面,电商累计金额约13.7亿元,远高于餐饮的4.9亿元。
从投资方向来看,SaaS对于出海和电商仍是关注的焦点,而餐饮重点仍在线下。
在潮玩/游戏领域,受“元宇宙”概念的影响,虚拟人、数字收藏卡、游戏AI等小众赛道也获得了一定的关注。
在本地生活领域,旅游、剧本杀等线下业务依然受到资本关注,但线下体验投入只有一项,主要针对线上数字建设、数字旅游、折扣、培训服务等线上服务。
网易资本和蚂蚁金服也出现在本地生活投资榜单上。不同的是,网易注重线下剧本杀,蚂蚁金服投资智慧旅游。
# ## #制图:新的每日消费数据:星矿数据
从投资轮次来看,一级投资市场已进入早期布局模式。
明星数据显示,1月份融资主要为天使轮,占比37%;其次是Pre-A轮和A轮融资,分别占20%。B轮、C轮、D轮甚至预赛
IPO融资累计占比不足20%。
下一个风口在哪?
虽然1月份新消费投融资趋势没有明显变化,餐饮、电商、饮品饮料仍是机构关注的聚集地,但从1亿多元的融资数据来看,明显分散。
今年1月,有14场活动单笔融资超过1亿元,涉及游戏AI、美颜公关
作为一个同样专注于“在线名人打卡”的集体品牌,HARMAY华美在规模上更加“激进”。它经常租用整栋楼向国内外销售化妆品和日用品,并在楼内混搭艺术展览、咖啡店等业态来吸引顾客。在《小红书》中,有成千上万条关于“HARMAY Hua Mei”的注释。
然而,从KK集团的财务报告来看,线下选择、回购率和门店效率仍是该模式无法回避的难点。KK集团唯一的KKV集合店已经达到了3万多讨论度的小红书,但这种模式还在烧钱。
此外,智能家居品牌欧瑞博和智能物流服务商上海地铁本月也分别获得10亿元和12亿元融资,主要用于数字化升级、系统建设和技术研发。
作为本月的重头戏,运动装备自2021年以来逐渐受到关注。1月份融资事件有4起,从运动服装和健身器材到户外滑雪器材和能源器材,总金额约1.6亿元。美华创投、光速中国、红衫军中国种子基金等机构已开始布局。
其中,家庭健身品牌麦瑞克也获得了近亿元的融资。据悉,该品牌创立于2016年,旗下拥有跑步机、椭圆机、动感单车、筋膜枪等产品以及健身APP、健身课程等,致力于打造家庭私人健身房。同时,该品牌还计划接入小米、华为智能家居体系。
“宅家经济”除了催生家庭健身外,在餐饮领域,原本面向To B供应链需求的预制菜也开始转型To C市场。不论是A股还是一级投资市场,都收获了关注。
面向消费者的预制菜连锁门店品牌银食,获得数百万元天使轮投资。品牌门店主打“简单便捷,好吃不贵”口号,销售低价中餐预制菜,在节假日期间颇受欢迎。
但截至目前银食仅拥有40家门店,据规划2022年将开出600家门店。在各类线下门店收缩折戟的情况下,较为激进的开店策略是否可行,还有待观察。
另一个预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园则获得了百度风投的青睐,顺利完成B+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亿元。该品牌成立于2020年,更为年轻,但同样面向社区用户,走性价比路线。
珍味小梅园自己不设门店,而是与家乐福、沃尔玛、盒马鲜生等商超合作铺货。因此在菜品上,它更关注网红、家宴等精加工菜品。
自2021年以来,新消费的投资越烧越热,从线上零售、电商来到线下餐饮,2022年开年依旧延续了“网红”和消费升级的投资逻辑。不少机构更为谨慎,重点关注线上数字消费和技术积累,而有的却坚定加码线下。
另一方面,1月中旬,“KFC盲盒”遭到中国消费者协会点名批评,上海也紧接着出台了盲盒经营合规指引,营销的合规化监管将走入常态化阶段。
2022开年局势并不明朗,新消费需要找到下一个“引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