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团队薪酬架构设计,组织在创业阶段其薪酬构成应该是

薪酬设计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大学问题。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薪酬体系。薪酬的作用是吸引、留住和激励人才,但这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标显然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期愿景而进行规划。

薪酬战略也是人力资源战略的细化和分解,可以说是企业战略的支柱。因此,企业在设计和制定薪酬时,必须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为出发点,并与薪酬战略相匹配,才能真正增强企业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01

薪酬战略的目的

一般来说,薪酬策略有以下目的:

*吸引优秀人才,提高人才保留质量;

*帮助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使他们能够为组织做出更大的贡献;

*鼓励个人努力和团队精神的结合;

*鼓励高绩效文化,强调高绩效者的高回报;

*加强绩效改进;

*鼓励发明和创新。

只有厘清薪酬战略的目的,才能设计出最适合当前情况的薪酬体系,从而吸引、激励和留住优秀人才,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qvj2l q49k 0/8c 62 df 8 e 27 cf 4d 72 a6 c 63d 0229800838 '/

固定工资

也叫基本工资、保证工资、基本工资、工资等。固定工资是一个确定的数量。一旦确定,就会长期保持稳定,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直接关系。正常情况下,固定工资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所以我们设计加薪的时候,尽量不要直接加到固定工资.

短期激励

也叫年终奖、季度奖、绩效奖、奖金等。短期激励奖主要是对一年内超额完成某项工作指标的员工的奖励,通常与当前的业绩挂钩。员工当期业绩较差,短期激励可能低于目标甚至为零;目前的表现还不错,短期激励可能会超过目标水平甚至翻倍。

长期激励

短期激励,相比还有股权激励、虚拟股权激励、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是组织为提高长期绩效而采用的一种薪酬方法,通常用于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其目的是为组织的长期发展和繁荣提供积累财富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决策时更加关注组织的长期发展目标,与组织共同努力。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企业错误使用这三种工具的现象。例如,为了鼓励员工过去一年的表现,不是大幅提高奖金金额,而是给员工过高的工资;或者,为了吸引员工,员工被承诺高额奖金和股权激励,但基本工资远低于正常的市场水平,甚至到了难以瓜拉的地步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03

不同发展阶段的薪酬策略

企业发展将经历导入期(起步阶段)、成长期,稳定阶段和衰退期.

命周期。不同的阶段,企业规模、资源不同,用人策略不同,对应的薪酬管理也要有不同的策略。

// 导入期

初创期的企业,大都缺乏人才与资金。因此,此阶段,企业对人才的渴求非常大,人力资源管理最主要的任务是招聘,即快速招到人。

由于缺乏资金,所以尽可能地避免现金薪酬的支出,基本工资的占比相对较低。但此时企业又急需快速招到合适的人才,所以薪酬要具有很强的外部竞争性,可通过高绩效、高奖金来达成目的。对于重要精英骨干和管理人才,可以通过股权、期权实施长期激励,这些都是创业公司吸引人才的重要筹码。

// 成长期

发展期的企业,在企业规模与人员上基本上已趋于稳定,企业的经营战略是快速增长,继续扩大规模。管理有了明显的分工和合作,工作规范化,团队力量开始显现。

此时企业需要做的是逐步完善薪酬管理体系,加强内部公平性,根据不同职能的贡献价值,明确激励重点,同时也要考虑团队整体的薪酬设计,保证团队的稳定性。

此外,外部市场竞争仍旧存在,也要加强外部薪酬的竞争性,并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福利制度,奖给员工个人或者小组,不断激发员工斗志和热情。

// 成熟期

这个时期的企业已经趋向成熟,在管理上各方面都已经稳健、成熟,甚至有了自己的一套合适的管理体系。企业发展越是成熟,越是应该注重管理,而薪酬的公平性更是稳定企业基业的基本要求之一。

这个阶段,员工对薪酬的内部公平性也更为关注,在公平性上需要做好充分考量。同时,由于人员规模较大,业务繁多,企业面对庞大的工资、福利、奖金等成本,需注重薪酬管理的精准分析与成本控制,持续优化薪酬体系。

而对于外部市场竞争,此阶段企业不必过于强调,整体薪酬水平适度即可,也不用再给员工太高比例的奖金和股权激励。这是因为企业自身也有足够的品牌影响力与知名度,可以在外部市场竞争中占得主动,员工忠诚度高,企业只需保持薪酬设计与品牌实力相符合即可。

// 衰退期

此时正是企业发展阶段的一个低谷,但并不代表企业即将走向消亡。企业在经营上减少成本、精简人员是关键,更重要的是寻找第二个业务去承接企业经营。

面对衰退期,企业薪酬要压缩成本,配合企业培育新的增长点,扭亏为盈,对关键岗位和人员还是要有相对市场竞争力的薪酬设计,这样既能吸引新业务领域的人才,也能留住原有的优秀员工。

#04

针对员工职级的薪酬策略

不同公司的职级分类不同,每个职级的薪酬配比也不同。

以华为为例,从大的层面来看,华为一般是按照以下4个级别来制定薪酬结构的:

* 操作人员

* 专业技术人员

* 中层管理人员

* 高级管理人员

这四个级别的薪酬项的配比是:

* 操作人员的固定收入是占年总收入的 90%,无股权激励;

* 专业技术人员的固定收入占年总收入的 60%,浮动收入占 25%,股权激励控制在15%;

* 中层管理人员的固定收入为年总收入的 50%,浮动收入为 30%,股权激励为 20%;

* 高层管理人员的固定收入占总收入的 40%,浮动收入为 20%,股权激励为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