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已经落地。6月15日(下周一)起,深交所将开始受理创业板公司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等申请。
那么,创业板股票的价格上限会不会放宽到20%?
别担心,没那么快。
投资者现在最需要知道的是创业板的交易规则有哪些变化,需要做哪些准备,未来如何参与创新和交易。
来,我们来看看注册制下创业板交易规则的七个要点。
(创业板交易规则要点)
20%涨跌幅限制,自注册制首单新股上市日施行
那么,创业板股票每日20%的涨跌幅限制什么时候实施?
深交所特别提醒:本次发布的业务规则及配套安排正式实施时间不同,请各市场主体在官网仔细查看深交所相关通知。
其中,《交易特别规定》和《异常交易监测细则》自第一只按《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起施行。
也就是说,创业板首次注册IPO上市当天,创业板股票将开始实行20%的日涨跌幅限制。
按周一即开始受理,加上深交所的审核期限、证监会的注册期限推算,可能到8月底,创业板就有望施行新的涨跌幅限制。
基金涨跌幅放宽、龙虎榜上榜指标调整
对应创业板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的调整,相关基金的涨跌幅限制也放宽至20%。
主要包括:跟踪指数ETF、LOF或仅含创业板股票的分级基金B或其他20%涨跌幅限制的股票;且80%以上的非现金基金资产投资于创业板股票或其他价格上限为20%的上市开放式基金。具体基金名单将由深交所公布。
龙虎榜的排名指标也有变化。根据创业板股票的波动情况,交易信息披露指标和门槛进行了相应调整:
一是将当日收盘价的偏差值从7%调整到15%,将当日价格幅度从15%调整到30%,将成交量指标从20%调整到30%。
二是连续三个交易日将每日收盘价偏离值从20%调整到30%。
三是增加严重异常波动指标,即上述同方向异常波动连续10个交易日发生3次,连续10个交易日日收盘价格波动偏离达到100%(-50%),连续30个交易日日收盘价格波动偏离达到200%(-70%)。
打板族小心,这些行为将被认定为异常交易!
在更宽的价格上限下,创业板股票的股价振幅上限也会提高,部分投资者担心潜在的波动风险。
对此,深交所也出台了相应措施,维护创业板股票交易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促进市场活跃,防范交易风险。根据相关业务规则,深交所于6月12日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异常交易实时监控细则(试行)》。
具体来说,六类交易将被判定为异常交易:
深交所制定了相关行为指标阈值的量化标准,并结合相关信息进行了定性分析。量化指标包括:申报数量和频率、股票交易规模、市场份额、股价波动等。定性指标包括:股票基本面、上市公司主要信息、整体市场趋势。
以第三种行为为例。“维持涨(跌)顶价”是指通过大规模申报、连续申报、密集申报等方式,将股票交易价格保持在涨(跌)限状态的异常交易行为。对于涨跌互现的股票,如果单次最高限价申报后,有效申报留在价格上的数量或金额巨大,占市场上有效申报留在价格上的总量比例较高且持续。
10多分钟,深交所将重点监控相关交易。
深交所将对异常交易采取以下自律监管措施:
规则提醒投资者,虽然创业板股票交易行为不符合相关监测指标,但其接近指标且反复实施,深交所也可将其认定为相应类型的异常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