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基金也清盘?!
近年来,指数基金发展非常迅速。
截至5月20日,指数基金总量突破1万亿。大家越来越喜欢“定投指数基金”的运作。
但在优美的环境下,还有指数基金需要清算吗?
先看第一个。此前,华润远大中创100指数基金发布公告。简单来说,这只指数基金即将被清算。
华润远大基金成立于2015年12月,跟踪中创100指数。该基金的一份季度报告显示,基金规模只有300万。
患难见真情。同样的事情发生在E基金身上。5月20日,E基金计划召开深成指ETF份额持有人会议,审议基金合同终止等相关事宜。
说到这里,笔者已经和深成指ETF有过几次邂逅。
主要是因为去年市场跌得太厉害了!就像深圳的深成指数量一样,竟然跌回了2015年大牛市的“起点”,太可怕了!
笔者说找一些跟踪深交所指数的ETF基金,投他们一票。但是已经找到了几个主流的跟踪目标,基金规模极小。
其中跟踪深成指的是E基金深成指ETF。2017年初,该基金规模仍为3.81亿。后来每况愈下,每个季度末的规模数据都不到5000万元,最低只剩下1800万元。
我不敢买。我不想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开始一场小牛市.
然后在20号,基金宣布要清算。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市场是如此不可预测。
其他诺安上交所新兴产业ETF、万家上交所50ETF、建信港股通恒生中国企业ETF、嘉实沪深主力消费ETF、诺安沪深500ETF等。而现场成交额也接近于零。
头部ETF节节高~
不知不觉,ETF基金在中国已经15年了,现在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数据显示,5月以来,多只股票ETF基金进行了净买入,合计净买入160亿只基金。沪深300、上证50、沪深500等宽基指数是资金流入的主要方向。
具体来看,E基金沪深300ETF增长16.14亿股,排名第一;华夏上交所50ETF和E基金成长企业市场ETF份额分别增加14.84亿份和14.62亿份,排名第二和第三。
这是股票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名单,其份额在过去一个月增加了1亿多:
更令人惊讶的是,头部ETF的“千年第一”已经被取代。
上周五,南方沪深500ETF以447.24亿元的规模超越华夏上交所50ETF,后者以1800万元的差距排名第二。
主要是上周五南方沪深500ETF的份额逆市上涨8.84亿股,华夏上交所50ETF净赎回2.64亿股。权衡之后,南方沪深500ETF超越华夏上交所50ETF。
最新股票ETF规模排名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这一点,这可能是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迹象。ETF变化的背后是对未来风格变化的预测。
造成市场分歧的主要是“聪明基金”。毕竟过去三年,以上证50为主导的大盘股一直受到基金的青睐。节奏会变吗?沪深500被一些聪明的基金买走了。
该怎么办?
一方面很惨,一方面阳光明媚,市场好诡异。我们做什么呢作者总结了两点。
第一,这是因为规模效应。
指数,乃至整个基金圈,都是强而有力的。和很多大型综合性基金公司一样,对于发行渠道和募资规模都没有顾虑。那些实力不是很强的基金公司,基本都是按费率打。
具体到ETF基金,它体现的是强者越强的现象,这也可以说是规模效应,有时候费率也没有那么吸引人。
这是因为ETF基金的综合成本非常高。毕竟要完全复制指数,一些固定的软件系统和硬支出是不可避免的。上千万、几百万的规模,连自己的硬成本都不容易覆盖,更别说跟踪误差了。
和大型ETF基金一样,指数的跟踪误差在0.02%左右,华润远大的跟踪误差只有1.42%,差了71倍!
而且,数十亿、数百亿的头部ETF,交易流动性好,容易变现,会受到更多资金的追捧。规模小,流动性差,跟踪误差大基本都凉了。
第二,清盘并不算一件坏事。
各位注意,平仓并不意味着投资者血本无归。
实际上,在清算之前,投资者会有时间手动赎回基金。即使你开始清算程序,你最终也会将资金返还给投资者。
基金清算的两个条件:
1.基金资产净值连续60日低于5000万元;
2、或连续60日持股人数少于200人。
但是到了清算的时候,毕竟比较麻烦,麻烦。算上清算成本和时间成本,损失不小。
同类指数基金的平仓风险相当大!
截至今年3月31日,在全国651只指数基金中,有296只指数基金低于1亿,占比45%。
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量避免1亿以下的规模。也有一些小众指数和相对冷门的指数基金,不推荐。
本文来源于小波基。
更多令人兴奋的信息,请访问金融网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