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就是来深圳创业。1980年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父母当即决定抓住机会南下深圳一趟。
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在妈妈的肚子里,但是父母在有了我之后毅然南下深圳,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我非常钦佩我的父亲。他勇敢又博学,精力充沛。他仅凭一张纸就能意识到深圳未来的潜力巨大。妈妈也是,作为一个女人,支持丈夫放弃一切稳定,面对完全未知。这是第一代来到深圳谋生的人的勇气和胆量,也是深圳的城市精神:
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
如果爷爷奶奶不是常年生病,让爸爸担心,阻碍了爸爸的发展,我想我们一家人可以早点在深圳定居。
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还是很封闭的,无论交通还是人们的思想都很封闭。那时候谁家的孩子出去打工挣钱,大家都会觉得太穷解决不了问题,长辈也不让女孩子出去打工,认为女孩子出去可能学不好。出轨远离城市,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城市会带你致富发展的机会,这也是爷爷奶奶阻碍爸爸去深圳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2004年的深圳,成为了中国第一个没有农村没有农民的城市,不得不感叹深圳的发展之快。
爸爸说我刚到深圳的时候,深圳所谓的商业区,也就是东门沿线,有一个剧场,一个电影院,一个百货公司,一个十字街,十几分钟就到了。东门汽车站到罗湖火车站只有一趟车。
甚至交通也不尽如人意。深圳到惠州只有一条盘山路,市区到沙头角只有一条山路。有时候,乘公共汽车是危险的。现在,除了隧道,就是高速公路,哪里有障碍?
最早的娱乐设施是带有游泳池的工人文化宫。爸爸在工人文化宫工作。后来,世界之窗和辉煌的中国建成了。后来,到处都有休闲娱乐一体化的地方。当时的三洲田是一个茶园,后来建成了“东华侨城”旅游休闲景区。
妈妈在深圳工作了很多年,攒了一点钱后,很快就付了首付买了房子,把我接了过去,因为只有有了房子,她才能真正有扎根的感觉。后来生意越做越好,改成了大房子。
深圳,今天已经从一个小村庄变成了一个大城市,见证了中国的繁荣,一步一步努力。我相信深圳的未来是可以期待的,我们家的未来也是可以期待的。
那些年,我最喜欢自由的空气。你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你努力奋进,有环境;你下海打拼,有机会;你踏踏实生活,也没谁责难你。.
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深圳就像一个奔跑的少年,一直处于一种充满活力的氛围中。他给了有梦想的人无限的机会,这些有梦想的人也在深圳创造了更多的利益。
深圳,来了就不想走了,深圳,特别适合奋斗创业,特别适合生活,特别适合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