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不再单纯的吃喝住行,而是更加注重精神消费。比如每个假期都必然会堵车,各大旅游景点也必然会挤满游客。这些现象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当然,
精神消费不止是旅游,同时也包括其他方面,比如说是收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爱好。
说起收藏,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会想到古董。
觉得这是真正有钱人应该玩的东西。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藏品不再局限于古董,而是以各种方式进行了拓展。在年轻人中,玩偶、卡片
它们已经逐渐成为他们最喜欢的收藏品,所以他们花了很多钱购买它们,比如售价几十万的独眼青龙卡就是很好的证明.
这也说明我们的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看重自己的信用。然而,赚钱仍然是这些企业的主要目的,因此为了使有限的娃娃以更高的价格出售,同时增强它们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盲盒应运而生在过去两年里彻底爆炸了。
甚至可以说,在今天的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可以利用盲盒获取,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却让人无法自拔。其中,泡泡玛特
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一个,甚至是通过卖盲盒而成功上市.然而上市后,却不像其盲盒里的“英雄”,反而是童话般的大团圆结局。反而受到了DU的现实打击,需要对其吸引力进行再充电,才能再次发展。
前泡泡玛特可以说是全二次元玩家的最爱,尤其是它所发动的Molly。
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很多玩家的追捧。随后,在2020年,它又借机推出了与《火影忍者》、《哈利波特》和《迪士尼公主》等众多IPs的联名盲盒,进一步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
然后,当泡泡玛特去年上市时,股价一路飙升停不下来,一度突破千亿港元.但是随着更新程度的下降和盲盒的普及,玩家不再关注这些东西,销量开始直线下降,股价也像坐过山车一样下跌。到今年3月30日,已经下降了近50%。
市值凭空蒸发700亿港元.这对泡泡玛特.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那么泡泡玛特究竟为什么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泡泡玛特's“资本套路”不能再玩了。
首先,因为自身创新力的下降.可以说,泡泡玛特成名已久。但是目前还是只有一个前Molly支持自己的,其余的都依赖别人的IP,甚至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然后泡泡玛特逐渐失去了自己的风格。想象一下,不管一个娃娃做得多好,如果总是这样,人们还会感兴趣吗?收藏价值还那么高吗?
且不说优质IP那么多,好的IP也逐渐用光,使得其竞争力再次下降。许多前泡泡玛特爱好者说,在泡泡玛特很少有人能眼前一亮。
,所以他们不想在这上面花钱。也就是说,如果泡泡玛特想继续在娃娃上发展,它必须推出一个新的主系列,并且
以后要保证定期推出更新,才能持续维持在这一行业的热度。其次便是因为 盲盒行业发展不再像之前那样受人们追捧
,甚至不少人开始进行反思。盲盒前期发展之所以如火如荼,不论是什么行业,设的品牌盲盒,让人们乐意前去购买。这是因为大家真的能够通过盲盒开出好东西,开出自己想要的或者说是物超所值的,从而刺激了购买欲望。但越来越多的商家涌入,导致行业发展良莠不齐,不少商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那些吸引人的噱头甚至是大奖,都是用来骗人的。
久而久之,大家都 明白了自己是在做韭菜被别人收割
,又怎么会再去花那个冤枉钱呢?况且真正值钱的东西也确实难以开出,尤其是那些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逐渐清醒过来的人们,不再对盲盒抱有信心。再加上当下火热的短视频,不再以拆除好东西为注意点,而是成本的对比,结果我们发现,就没有人通过盲盒赚到钱的,从而剔除了不少带有消费者逐渐回归到正常发展中来。而
泡泡玛特之所以在短时间内顺利兴起,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蹭了盲盒的热度
。盲盒热度的下降自然也就造成了泡泡玛特关注度的下降。不愿意再花钱的人们又怎么能保持其市值呢?
除此之外, 个人认为泡泡玛特本身从事的行业受众程度就比较小,或者说不属于日常消耗系列的 。而且玩偶这种更多的是针对 二次元的人
,对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更多的是一时兴起。而从泡泡玛特去年的上市来看,就有那么一点急功近利在其中,从而容易让泡泡玛特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较高的评估。后来迎来现实的当头一棒,不得不清醒过来,重新寻找新的入手点。
当然了,综合来看的话,泡泡玛特主要是因为 创新力不足
,从而难以守住之前打下的那份“家业”。发展越来越困难,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可以说创新不仅仅是科技行业应该看中的,而应该是每一个行业都该看重的。只不过创新的根本在于产品本身,而并非营销策略上。
对于泡泡玛特当下遇到的情况,它也已经展开了积极地自救措施,比如近段时间泡泡玛特推出的 橘朵联名口红、眼影等化妆品 ,开始寻找新的赛道。而对此,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 开始进行重新定义, “零售娱乐化”成为主打的口号
,王宁表示泡泡玛特的潮玩不仅是潮玩,更是一种艺术品。从而试图重新收拢一批崭新的“信徒”,让泡泡玛特得以重新发展开来。
因此,当下泡泡玛特的自救之路可以分为这几步。 一是 在这些消费者心中树立下品格消费的理念,说白了也就是 树立一种高大上,区别于平常的理念
。要知道,每个人都想要与众不同,都不愿甘于平凡,而当下的泡泡玛特就是想要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 越过品牌,达到品格。
并且告诉人们,泡泡玛特不仅仅限于之前的那些东西,毕竟“品格”是需要全面包装的。
第二步便是为这些人创造出新的信仰 ,让那些喜欢的人对泡泡玛特由衷的热爱,甚至到离不开的程度。在 王宁 展开的自救中,他
将潮玩定义为一种艺术审美 ,一个群体的社交货币以及IP认同感,这个群体就是 “有品格”的泡泡玛特消费群体 。
最后则是让大家去购买泡泡玛特推出的新产品 ,推出其他领域的联名款,从而顺利走红。
但一切真的能这么顺利吗?当然不是,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规则,进入之后想要真正地闯下一番天地,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就拿化妆品本身来说,完美日记、花西子曾经吸引了多少人的关注以及热爱,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些品牌也开始遇到瓶颈,而那些老牌迪奥等却一如往常。所以泡泡玛特此举想要在彩妆品行业立足的话,不仅要面对同样是网红的完美日记、花西子等的挑战,同样也要在之后接受时间的洗礼,才能真正地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成为能够长久发展下去的大型企业。
其实不仅是泡泡玛特,需要品牌的发展都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就曾表示道,一个品牌的形成,是网红加上时间的综合结果
。而这一观点绝不是林盛一个人提出或者看到的,而是很多人的共识,也是所有企业发展成长必须经历的,否则无论多么风光,都只能是一时的,狂热之后会重现化为尘埃,消失在公众眼前。
泡泡玛特要长期经营下去,要的不仅是改变,更重要的还有坚持,既有对初心的坚持,也有在困难面前的坚持
。昔日的共享单车ofo小黄车是多么的火热,但如今却到了拖欠千万用户押金,彻底臭大街的地步。要知道,昔日ofo完全可以说是共享单车的主要名片,如今却截然不同。
这其中固然有ofo内部管理不当的原因,但不及时更新技术,不坚持初心,不关注市场发展也是让它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Ofo的失败不仅是当下互联网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应该吸取的教训,更应该是如同泡泡玛特这样的网红企业一样,避免自己成为下一个“ofo小黄车”。
泡泡玛特上市后,渐被抛弃,开始“自救”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大国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