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概是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很多职业女性朋友不再满足于作为城市白领被别人推来推去,总想争取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世界。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更多的宝妈们开始尝试各种全职和兼职的创业项目,大多数富二代女性也想给自己贴上新的标签,让大家看到自己不仅仅是《小时代》中的乖乖女。然而,在
在现实,研究了身边的很多案例,似乎真实的情况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美好,和电视剧中的情节有很大的不同。至于原因,似乎和鸡汤有关。
努力和奋斗.之间没有联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女企业家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奇葩思维。
总之,说来话长。先给大家讲几个真实案例。
故事一、一个深深的爱着自己丈夫的家庭主妇,然而.....
在一个县级市,一对夫妻过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她的丈夫是一名教工程机械的学校老师。除了自己的工作,他还经营一家加工厂。生意一直比较稳定,妻子和丈夫是同学。由于丈夫的事业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他开始扮演家庭主妇的角色,一开始他很开心。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的妻子在她最好的朋友的劝说下,参加了一个企业家的私人培训。课程中,大师说,女人如果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就会步履蹒跚,男人会在外面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新欢,等等。回来后,我妻子整晚都睡不着。想想她这几年的努力。如果有一天她老公觉得她没用,那么她真的很可能就像师父说的那样一无所有。
为了避免中年危机,我妻子决定拍一部大片,她认识一个机会.
一个了不起的机会,她想,丈夫年内年外都在忙着工作,扣除成本后,他一年能省10多万点,而他的投资项目一年至少能赚30%,100万元利润30万元,这比丈夫有能力多了。当她想到这一点时,她的妻子心里很高兴。
于是,以老板娘的身份,妻子悄悄从丈夫的工厂转了80多万,想着,年底前给丈夫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样丈夫心里就不会有别人了。
后来,几个月过去了,“投资项目”凭空消失了,几经波折只用了3万积分就回来了,而丈夫的工厂却因为缺乏现金流最终倒闭.虽然80多万人说得多,说得少,说得少,但对于小型制造企业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存在,否则就难以为继。于是,夫妻开始形同陌路,各种感情纠葛可谓一言难尽。
故事二、同情她好呢,还是远离她呢....
我最好的朋友介绍了一个朋友,说她想和我们谈合作。虽然她做事更注重原则,但因为她的善良,她还是约好了见面。对方是一位40岁的女性,单身,已经开了自己的公司,还在经营一些小规模的科技项目。起初,我对此非常感兴趣。毕竟新的行业往往会孕育新的机会,但是深入沟通之后,在讨论了几个具体问题之后,我发现很多事情都是错的。
首先,这位女性朋友虽然从事的是某类技术的新兴行业,但似乎对这个行业了解不多,也不够深入。即使在一些具体的操作层面,她也没有我这样的门外汉懂得多。毕竟在一个行业做好之后,类比学习别人相对容易。
其次,她有一个充满进取心和激情的年轻人团队。但是据我们所知,这个项目没有盈利,商业模式的设计是有问题的。如果她是独立软件工程师,问题是这么多人要养家。我真的不知道如何解决现金流问题。
最后,最关键的是,她事先没有做市场调研就开发了一个APP项目,更重要的是,奇葩说她在开公司之前有三年的营销经验。说白了,APP开发出来之后,才发现目标客户其实并不需要这种类型的服务,而这种最初开发的动机也只是这位女士的一厢情愿。然而,为了这个不必要的市场,她耗尽了多年的积蓄,欠下了大量的网贷。
说到这里,她放声大哭,似乎想得到我的同情,帮我们开发一个模块的系统。她说自己在这方面比较擅长,但是价格比较高(实际情况是市场价的10倍左右)。原因是:首先,她需要钱来支持这个公司,一个完全没有市场的项目,她不得不面对沉重的债务。其次,既然是朋友介绍的,她希望能帮帮朋友。
对此我百感交集,但经过多年的专业历练,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如果我不表现出同理心,我就会背负在朋友圈里不重视友谊的骂名。如果我压力很大,
头皮接下来,那么......其实,我更希望对方是从事服装或餐饮行业,因为不管怎么说,也就是一锤子的买卖,饭可以买下来却不吃,衣服可以买过来转手送人,可是,至于软件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她半途而废或半路在要价上加码,自己很有可能无法向投资方交待,所以,最终,我只能选择沉默.....
故事三、创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安置无所适从的灵魂.....
几个朋友合伙开了家文创店,对此我送上了一份大礼,并感到了深深的不安,毕竟,这年头做什么都不太容易,项目是有位海归青年才俊投资的,交给我认识的几位朋友管理,自己忙别的事去了,整个店面盘下来费用大概花了一百多万,仅仅装修就有七十多万。就一般常识来看,这位海归显然太理想化了,那么有格调的装修,不要说在本市,就是放眼全国,恐怕也没有几家,很显然他是不缺银子的。
而我的这几位朋友,如果看职业履历,似乎也是万丈光芒,相关行业的大型机构十余年工作经验。似乎胜任也没什么问题,小菜一碟。
可是,对于文创这样的小众行业,我却似乎感到惴惴不安,不知是否会有足够的客户群体来支撑这一群文艺青年的共同理想,毕竟,房租、人员工资、商场管理费用等等,都不是仅仅依靠情怀所能够解决的。
不过,经营数月后,却令人刮目相看,由于其中一位朋友的神来之笔,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策划,让店面的销售额激增,不仅可以涵盖所有成本,而且盈利尚可,只要继续推进下去,那么后续的加盟连锁等也是指日可待。
然而,戏剧性的是,好景不长,原因依然很 奇葩
,主要是店里面有一位很厉害的女性员工,底薪虽然只有1000元,但是在政策的激励下,再加上自己的勤奋努力,每个月都能领到5000元,虽然这笔数目看上去不多,但对于一个准二线城市而言,也算得上是步入小康了。
正常情况下 ,一般的管理人员和老板都会将这位员工树立为典范,并鼓励其再接再厉, 可是
,其中的一位女合伙人(比较强势的那种)竟然和她手下的员工看不对眼,认为其所拿到的奖金比合伙人还要多,于是,调整了奖励政策,于是,这位女性员工每个月又只能领到不到2000元,虽然店面的业绩直线下滑,但是,这位“经验丰富”的合作人却感到了心满意足的“成就感”,因为她在员工面前,终于找到了属于老板的“尊严”........
结局,想必大家都猜到了,半年以后,资金耗尽,文创店被商场收回了,其间尽管向这几位合伙人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希望加以纠正,回到正常的经营轨道上来,但得到的答复却是,”我只想过小日子,不想想那么多“.......或许,这些人和我们不同,她们聚在一起创业的目的可能仅仅是因为“无聊”罢了......
总结一下,女性创业,其实要比男性面临更大的挑战,然而,这种挑战并不仅仅是来自于市场、管理、资源、技术等,而是根源于自己的 心智
,对很多人而言,年龄并不代表着阅历,也不代表着成熟和专业水平。小富即安、见好就收,没有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缺乏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等,这些内在的问题才是阻挠广大女性朋友实现事业上的突破的关键问题所在。
其实,类似的案例近些年来已经是数不胜数了,以上仅仅是其中的一些而已,然而,很多源于 人性
上的问题,却被媒体朋友误判为为宏观经济、行业景气等因素造成的,没错,我的上述几位朋友无一例外,对外都会宣称是由于经济下滑、乃至于本地员工素质问题、客户层次不够等等原因造成的,但个中缘由,恐怕只有当事人和旁观者才真正清楚。
无论身处职场还是创业,人生始终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如果不能够向内观,来深刻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而是一味向外索取,那么,问题就会始终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只是变换了时空。或许,我们女性应当更多借鉴男人的理性态度,而不是任由自己的情绪来掌控人生,毕竟,每一次的失败伤害的不仅仅是我们脆弱的情感,而且还有真金白银——这一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最后,再提一句,上述故事的主角学历都并不算低,都是大专本科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