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新创业项目寻找投资人,有创业经验的个人简历

当我们讨论组织的发展时,我们经常说组织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同样,对于产品开发,我们也需要年轻的理念、潮流和消费者需求,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带动我们产品的不断迭代,今天的头条也不例外。在今年活力大会的新活力分论坛上,创作者运营总监臧倩发布了“新活力计划”,日阅读量增加2亿,投入现金资源3.6亿,旨在加强年轻内容的创作和制作。

以下是臧倩讲话全文:

你好,我是臧倩。今日头条负责创作者的成长和运营。今天很高兴见到你。

当我们讨论组织的发展时,我们经常说组织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同样,对于产品开发,我们也需要年轻的理念、潮流和消费者需求,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带动我们产品的不断迭代,今天的头条也不例外。今年,我们向大家宣布,未来,我们将更加用心地为年轻用户服务。

qvj2l q49k 0/284 ab 6d 61837417 CB 956748 e 39 a2c 31 a /

首先,基本上所有的受访者都会提到,在浏览内容平台时,他们更关注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可以是某种提高生活质量的分享,比如美食店,比如攻略、健身教程,或者是我们在工作学习、考研、公务员考试或者公开课、纪录片等需要应用的知识。实用性已经成为年轻用户选择头条的重要考量。

第二,跟我有关。其实我们年轻用户是不看信息内容的。他们往往更关注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信息话题。比如本地信息和兴趣信息,今天北京有什么新鲜事?最新的手机价格是多少?这种问题是他们最关心的。事实上,这也延伸到泛信息领域。

第三,是积极的。说到这一点,你可能会有一个概念:认为我们的年轻用户其实更喜欢互联网世界里一些特立独行甚至尖锐的声音。采访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和其他年龄段相比,虽然他们的喜好是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但是我们的年轻用户有一个共性,他们更喜欢看一些能够传递积极情感的东西。对于那些传播负面情绪的事情,他们往往是反感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在采访的时候被采访的用户。他向我们强烈推荐了一位他非常喜欢的生活领域的创作者。这个创造者也是一个寄宿家庭的主人。他分享了一些日常生活的记录,比如如何建造这些民宿,如何与朋友交流。但是我们的用户推荐的时候,觉得通过他的内容,他能看到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我们的创作者和用户通过这样一段内容架起了一座桥梁,引起了共鸣。

以上三点是我们通过访谈获得的关于年轻用户偏好内容的几个共性。当然会有奇怪的现象。我们都知道想法和行动往往是不一致的。当我们认为自己非常喜欢这类内容时,一旦我们再次浏览这些信息,就会发现自己很容易被其他更有趣的内容所吸引。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客观的数据来为我们解答。

#年轻用户最喜欢在头条看什么?

接下来,我将在2021年的今日头条向大家展示年轻用户最喜欢看什么。

首先,我想带大家回去看看头条市场用户最喜欢的内容是什么样子的。用户最喜欢的5大头条:社会、娱乐、电影、国际、文化。当你打开头条推荐频道内容时,你看到的是大量的信息内容,其次是电影的短片解读。很难想象这样的内容会受到我们广大年轻用户的欢迎。

qvj2lq49k0/afeafbc59a4949b7ad4686cf4d7ec014' />

所以说我们年轻用户究竟喜欢什么样的垂类,看一下排序前5的垂类:科技、游戏、汽车、美食、摄影,明显跟刚才所提到的画风不同。从这些最受欢迎的垂类中,我想选择两个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来形象感受一下这些内容背后的特质。

第一是美食领域的优秀创作者——@七分甜的秋刀鱼,现在展示的是她一篇构思精巧的美食视频,这里面可以看到一个个校徽,实际上是黄油饼干,将校徽章、校训一笔一划勾勒在上面。我也看到很多用户像我一样,评论区里满满都是洋溢着对大学生活的向往。这类的内容会跟我们主流画风略有区别,更加轻松,更别具一格,体现了创作者的个人特色,创作者自己所擅长的美食领域和用户的校园情结之间建立关联,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另一位是优质摄影创作者@Thomas看看世界

,他的高人气摄影作品《火车看中国》,以旅行者的视角,在火车呼啸而过瞬间,定格下车窗外转瞬而逝的美景,从西宁一路到格尔木,一幕幕车窗外的中国风光被记录下来,展现给我们一种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他除了在头条会给用户展现这些摄影家作品以外,会定期给粉丝分享自己的摄影经验、摄影教程,进一步满足了用户在学习类、知识类内容上的诉求。

前面这两个案例可以看到,无论是前者,代表的是一种泛生活领域的更加轻松化的内容,比如美食、旅游,后者是一种偏干货的知识类的内容,像摄影、科技、文化。这两者共同给大家一个启示,我们的年轻用户对于在头条所看的内容,他们会更追求这种有信息增量价值的内容。最后还有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我想带大家看一看头条的年轻用户2021年究竟都在搜索什么样的内容。

搜索是我们认为年轻用户主观意愿的表达,大家可以看看现在展示的词名,除了今年最火热的时事热点以外,像《长津湖》这样的影视综作品,甚至包括《蜡笔小新》这种童年时代的回忆也出现在了搜索前列。不管是刚刚这种定量的客观的数据分析,还是丰富多元的主观搜索的表达,都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咱们的年轻用户来头条绝不只是来看资讯内容的,他们其实对头条的多元化、年轻化的生态有一个更高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

# 今日头条未来会鼓励的3个年轻化创作的方向

刚刚说到非常多,回归初心,还是希望能帮助广大的创作者来激发灵感。接下来我会来展示今日头条未来会鼓励的几个年轻化创作的方向。

第一,干货。干货是对一种高密度信息形象的描述,轻松化的内容必然不会要求非常艰深,但也需要有一定的信息价值,它可以是生动的介绍某一个科普,也可以是大家分享的生活技能,但往往只有这些言之有物的东西会更受欢迎,也更具备长期的存在价值。现在介绍一个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创作者,@explorer羽睿,她是一位非常年轻的环球旅行家,她的内容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家的好奇心的同时,也能给大家打开另一个视角,我们去感受生命正向的力量。

第二,人格化。指的是账号内容是否以内容原创者的"本人"的身份/形象,"面对面"地将信息传递给用户;且这些信息与创作者本身经历、知识储备或兴趣爱好是紧密相连的。这样的画风会让大家感觉更加真实而有说服力,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共鸣。纯纯甘是今日头条一位非常好的纪录片创作者,她的系列作品《浮生一日》是用纪实化的手法来还原一个普通打工人的一天。她与受访者都会出镜,采访过中介、外卖小哥、投资人、酒保、程序员等各行各业的人,这些镜头让作品更加真实,也获得了认可和粉丝粘性。纯纯甘的经验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咱们的创作者不妨从幕后走向台前,我们常说为自己代言,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人格化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形象的展示,咱们的声音、动作甚至某个特殊符号,都可以赋予我们的内容独特的特征。

第三,多样小众。具备粘性的优质小众内容。随着受众需求是日益细分,小众需求很难构成消费主流,但却是用户使用内容产品的重要考量因素,往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力量。除了刚刚提到的科技、游戏、汽车、美食等垂类,头条还有职场、时尚、萌宠、艺术等小众垂类,希望广大创作者都可以尝试一下。@美柔汀闲话美术史即为一例,这位创作者是一位资深的博物馆研究员,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领域,但是能够非常受到我们这些美术史爱好者的喜欢。这位老师的每篇内容都会详细去展示一个美术史的问题,像正义女神究竟对应希腊神话中的哪一位女神?她手上所拿着象征正义的宝剑跟欧洲宗教历史有什么关系。这位老师虽然是一位小众领域的创作者,但他却在头条收获了13万粉丝,他的经验也可以展示,实际上我们小众领域也能够拥有很大的力量。

刚刚说了很多,最终还是想说一句,我们每一个头条的工作者,从内心都有一个笃信的信念,我们未来会更加用心的投入到年轻化的事业中。因此,2022年我们也推出了「新活力计划」。新活力计划会预计为科技、汽车、美食、摄影等垂类,当然也不仅限于这些年轻化的垂类,新增每日2亿的阅读量,总投入3.6亿现金资源。我们的新活力计划也与之前所提到的优质扶持计划是并行的,这也意味着咱们优质的年轻化内容是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除了分成流量以外,我们也会陆续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让更多偏小众的年轻化内容有机会获得更多的曝光。

我非常希望未来当我再一次和年轻用户聊天、访谈的时候,他们会很激动的向我展示,除了在今日头条看资讯内容以外,他们又挖掘到非常多意想不到的创作者的内容。他们能够在头条看资讯休闲娱乐之余,感受到咱们内容的力量和价值。

无论是从我们的产品、推荐、运营而言,我们未来都会致力于打造一个便利年轻化内容创作的平台。希望我们的广大创作者能够加入我们,支持我们在新方向的探索,我们构建一个兼具信息价值与愉悦体验的内容生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