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889-948),字一枝,连州高梁(今连南县三江镇)人,自幼豪爽,志存高远。早年隐居连州守静浮山,建有“天曲书院”,匾有“天曲读书唱”。他每天努力学习诗歌和书籍,与世界各地的名人交朋友,因其渊博的知识,尤其是他的诗歌和书籍而受到世界各地学者的钦佩。五代梁隆德二年(922年),黄健考中进士。在众大臣的推荐下,他被任命为永州团练的评委。
不久,刘在广州称帝,取名南汉。南汉官员黄坚向刘献计,刘采纳了黄坚的计划,攻占了湘州,巩固了南汉政权。黄健升任尚书左仆射。
在修建刘南浔殿、雕刻百里香科龙柱时,要求工匠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做的事不符合要求,就会被杀。结果,十多名工匠被杀。黄健劝刘:“尽己所能,做人民的奶油,推动土木工程,伤害淳朴,因为要享受自己而失去世界的心。我暗暗不把它当成陛下。”刘对黄的建议非常不满。当时丞相空缺,大臣们推荐黄健为丞相,但刘说:“我不喜欢这个人。”
黄对刘的昏庸一无所知。以脚病为由,辞官归隐永州北苍塘湖。隐居生活,以诗酒自娱,直至常年病逝,葬于连州高梁梅花岭。
黄健擅长写诗,和郑谷、戚迹一起,他认定诗歌的用韵应该是葫芦、锚机、进退等。他写了很多书,包括晚年的《桂香集》首诗,现在有四首诗。有一首诗《书壁》:“一个人的时间太长,归国人员已经疲惫不堪。只有在门前,我们才能向池水学习,春风不会改变旧的波浪。”
黄博学多才,重利重义。他曾经出资修建了一个德邪池塘,让河水灌溉大片的田地,让村民们守住了富饶的乡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结束-
联视融媒体中心
来源:中共连州市纪委、连州市监委。
画外音:司马亮
编辑:黄楚森
校对:汤芳
审核:吴哲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