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E:私人股本公司。对于上市前企业通过私募进行的盈利性投资,投资时考虑盈利,即进入时考虑退出。作为一个创业者,你只需要知道这是后期的一种投资形式,和你前期关系不大。
2.VC:风险投资公司。狭义上理解为对初创企业的投资具有高风险、高回报,在盈利方面与PE类似,但参与阶段较早,可能涉及天使轮投资。作为一个企业家,你只需要知道这是一个以盈利为导向的投资机构,对他们的介入要谨慎。
3.天使投资 (Business Angel):风险投资指的是为初创企业提供的风险投资,通常由个人投资者(天使投资者)出资。近年来,有机构干预的趋势。作为企业家,这可能是你需要面对的第一轮投资。
4\. ABC 轮 (Round):天使轮之后的几轮投融资被依次称为ABCDE。
Wheel特点是随着公司估值越来越高,融资金额越来越大。这些投资个人很难承担,一般要求机构参与。作为一个企业家,这里的每一轮都需要你自己的提升。
5 .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首次公开发行一般可以理解为上市。作为一个企业家,当公司来到这里,你可以站得很高,说你“成功了”。此时,你已经有机会获得巨大的财务回报。
1.估值 (value of assessment):对公司价值的评估通常会考虑公司现有的资产和盈利能力。作为企业家,你要知道估值是融资的前提。只有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获得相应的投资水平。
2.退出 (withdrawal):管理层通过企业上市、并购、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股票。取得投资收益并取消其股东身份。作为企业家,你可以理解管理层已经退出,你有机会回购股份。
3.市值 (capitalization):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总价值是按照市场价格计算的,计算方法是每股市场价格乘以发行的股票总数。创业者前期不需要考虑的事情。
4.股权稀释:公司普通股的增加导致每股收益的减少或部分股东股份的减少。详情请参考第1章第12节“如何踢出联合创始人?」
1.BP:商业计划。向投资者出具的融资书面材料,说明公司的现状和长远规划。作为企业家,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吸引投资者的一种表现。详情请参考第2章第4节“如何撰写商业计划书”。
2.种子轮:天使轮之前,融资一般由个人出资,一般没有机构干预。作为一个企业家,很多时候你不需要无足轻重的种子轮融资,所以先自己放点钱。
3.Termsheet:投资意向书。管理层和企业家就未来可能的投资交流签署的原则性协议。作为企业家,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正式投资合同的前置,也是成功融资的标志。
1.Interest:当退出清算时,如果有任何利润,这部分利润被称为Interest.风险投资的Interest往往很高。
2.Carry:基金经理(通常是主要投资者或VC)在退出清算时可以获得的份额(如果有的话)。你可以理解为管理层给你投票的动机。
3.反映公司财务和经营状况的财报:财务报表。作为一个企业家,应该定期生产,发给股东,包括管理层。
4.财季:当一个季度的财务状况被披露时,当前季度的财务报表应该发送给股东。
1.SEC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的主要关系是,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往往参考SEC此前的决定。它可以理解为各种统计中决策者的学习对象
2.商业模式:描述企业与市场中的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系,即利用现有的资源组合来满足市场需求。
从而获利的创意和机会,主要揭示未被明确的市场需求或未被利用的资源及能力。作为创业者,你可以理解为你的企业赚钱的方法。3. 财务预估 :对未来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的估算。可以理解为预算或将来的财务报表,用来估算自己对资金的需求并向资方展示前景。
1. 运营报表 :反映项目进度及企业发展状况的报表,主体分为产品及公司两部分。身为创业者,前期需关注并时常提交的主要是核心产品的运营报表。
2. ROI :投资回报率 (Return On Investment)。通过投资返回的额外价值。高 ROI 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比如天使投资若有收益,个例的 ROI 可能高达数十倍,但许多天使投资是颗粒无收的。
3. 投资组合 :单个资方(投资人或机构)所持有的所有投资产品的集合,包括但不限于股票、债券及金融衍生品。理性的投资人会将天使投资的额度控制在整个投资组合的 10% 以内,用来限制天使投资带来的高风险。
4. 战略投资 :相对于财务投资的概念,不仅为了获取投资收益,更为了展开合作或参与管理而进行的投资,大多战略投资人会选择长期持有大量股票。一部分财务投资人可能转为战略投资人。在初创公司投资领域,许多传统行业大佬会选择成为战略投资人,因为他们对自身行业的互联网升级密切关注,希望今后进行合作或并购。
5. 人才收购 :大公司(比如 Facebook、Yahoo 及 BAT)出于获取人才的动机对小公司进行的收购,结果往往是小企业被关闭,核心员工成为资方的雇员。很多创业者认为创业的这种结局也是可以接受的,客观来讲这在财务方面也绝非不好的结果。
6. 清盘结算 :公司停止运作,变卖资产,按照一定顺序偿还债务。在创业失败时创业者要进行的操作,一个干净利落的结算有助于你的下一次创业。
7. 股权回购 :公司、创始团队或合伙人使用资金购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持有或将其注销的资本运作及公司理财行为。一般用来调整股本结构或提升股价。
8. 董事会 :对内管理公司、对外代表公司的高层决策机构,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作为创业者,可能需要为资方预留董事席位,创业者十分强势或资方无需求的情况除外。
9. VIE :可变利益实体 (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或称协议控制,形式是设立数家相互关联的公司,使某家离岸公司通过协议而非通过股权来控制某家国内公司,从而使外国投资者得以间接投资原本遭受限制或禁止的领域比如互联网领域。VIE 结构是绕过投资并购、资质发放等政策限制的变通方法,创业者可利用这种结构从国外融资。值得注意的是,VIE 在法律方面尚处于灰色地带,一切有待时间给出解释。
10. 优先股 :优先参与固定股息的分配(普通股的派息次序在其后),但不参与剩余盈利分配,一般也不具有投票权的股份。除了优先派息外,还在结算时拥有低于债权人高于普通股股东的清算次序,代价是一般不具有普通股股东的投票权,基本不参与公司管理。创业者往往向投资人发行此类股票。
11. 参与优先股 :除了优先派息外,还有权与普通股股东一起参与剩余盈利分配的优先股。优先派息,优先清算,一般不具有投票权。
12. 优先清算权 :优先股股东具有的在企业结算时优先清算的权利,低于债权人,高于普通股股东。
13. 有限合伙人 (LP) :有限合伙企业中,以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对内不管理公司、对外不代表公司的合伙人。一般为资方。
14. 普通合伙人 (GP) :有限合伙企业中,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内管理公司、对外代表公司的合伙人。一般为自然人或管理机构。
15. 期权 :一种金融衍生品,在未来的约定时间按照约定价格进行买卖的权利。创业者在向合伙人分配股权的同时,可以选择向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分配期权。
16. 行权 :根据持有的期权在约定的时间按照约定的价格进行买卖,行使权利。持有期权的创业公司员工可以以约定价格(一般远低于市场价)行权买入公司股份然后卖出,实现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