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离婚的珍妮,经历了所发生的一切。她30岁认识了如意郎君,35岁当了妈妈,40岁准备创业。她说生活需要不断的学习,生活也在不断的走向完美。
#我一直相信物以类聚,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有很多人一直希望遇到一个“特别”的人,特别爱自己,特别懂自己,对自己特别好!.
我只想说:这样的人很少!除非你先变成这样的人!
找一个特别的人并不能解决亲密或承诺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不幸福的人,你不可能成为一个幸福的配偶,自然你也不可能有一个幸福的婚姻!
珍妮的父亲是个酒鬼。当他喝醉回家时,他会打他的母亲和她。她在恐惧和颤抖中长大,一直渴望早点长大,离开家,离开父亲。
她学习很努力,考上了大专,成为了一名会计,一上班就渴望和自己结婚。当时她觉得自己找到了对的人,可以开始幸福的生活了!那年她刚满20岁。
然而,婚后生活却不是这样!结婚不到两年,她觉得很痛苦。她说:“我曾经认为嫁给这个男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没想到,童年的痛苦经历又发生在我身上!他也是一个虐待狂和酒鬼。”
“我伤痕累累,身心俱疲,这段婚姻逼出了很多压抑的痛苦。”
#提升自己,让自己值得被爱!
我们希望从他人身上找到完美的爱情,因为我们认为自己还不够完整,无法在个人、社会和职业生活中产生自己的爱,创造自己的幸福。
其实,完美真实的答案不在于这种无意义的寻找,而在于努力提升自己。
与其寻找可爱的人,不如让自己值得被爱;
与其让现有的伴侣更爱我们,不如让自己更有价值!
珍妮从这段失败的婚姻中深刻体会到这句话的道理:如果你自己的船浮不起来,就不要指望有人陪你漂洋过海。
#离婚后,生活才真正开始。
23岁的珍妮,生活又开始了!
她加入了户外俱乐部,通过户外爬山、唱歌、朗读,她的心逐渐开阔起来,她开始带着勇敢尝试带来的自信微笑。
她还参加了一些公益活动,再次感受到了与老人和留守儿童互动时内心的喜悦!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她获得了快乐,她在成长!
26岁的珍妮,在一次培训课程中,展现了她助人的热情和参与互动的信心。她被也在培训班的M先生看着,课程结束后特意联系了她。
“等你准备好了,老师自然会出现!”
当开始一段感情的时机成熟时,“特别的人”自然会出现。你不用刻意去找,他自然会找到你。他被你的热情、自信和阳光所吸引,被你散发的爱和活力所迷住。
这时,珍妮放慢了速度。她没有急于确定彼此的关系,而是以朋友的身份相处。她更注重自己在感情中是否舒服!她觉得与其找人给自己留疤,不如先把伤口治好!
经过半年的接触,她把M先生定义为朋友,而不是情侣!珍妮说她很困惑,想听听别人的意见。这个人就是m先生,她不开心的时候,想找一个不是m先生的人说话。
一段婚姻之后,珍妮更明白,在婚姻中,除了互相关心,分享快乐,更重要的是,在自己软弱的时候,可以坦诚沟通,可以被依靠,可以互相支持!
#爱总会来到你的门前,以不同事物的形式帮助你疗愈。
对于珍妮来说,前夫是,m先生也是,他们都帮助珍妮成为一个更真实、自然、纯粹的自己,帮助珍妮达到内心的完美。
30岁的珍妮在朋友的婚礼上认识了L先生。一瞬间,她被他的眼神吸引,他被她的笑容迷住了!
经验使珍妮成为一个可爱、快乐和精力充沛的人!
L先生和珍妮一样阳光、精力充沛、精力充沛。
1d0a1444598b4187d1444e9cf2' />结婚3年,珍妮变得越来越自信和通透,与L先生默契又自在!惹来很多人羡慕。
有人说珍妮终于等到合适的人,珍妮深知,L先生不是等来的,而是她自己先变得有爱的能力,变得幸福的人,她才有能力去经营幸福婚姻!
36岁的珍妮生下了豆芽,成为了一位母亲。L先生对女儿疼爱有加,还会主动承担家务,就算工作再忙,每周都会抽出一天时间陪伴女儿,他说:不想因为工作错过了豆芽的成长!
看着女儿,珍妮眼角都是笑意。
# 过去经历的一切都是帮助成为更圆满的人。
她说:第一段失败的婚姻,过去我一直不想提起,现在我反而对它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前夫和这段婚姻让我面对了童年的伤痛。面对了,才有可能走出来。
以前我不敢生孩子,我特别害怕孩子跟我童年一样恐怖。
我特别感谢离婚后的所有经历,遇到的不同的人,这些都教会我如何去爱自己,爱别人!
我的老公让我更懂得生活,面对孩子少了许多的焦虑和不安。
在养育和工作上面,我可以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可以允许自己不那么能干,只是做好该做的就可以。
# 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重要课题
40岁珍妮的故事,就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
要想拥有幸福的婚姻,自己先成为幸福的人!
一个有幸福感的人,自然有能力经营好婚姻,双方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转折和考验,在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中,不断走向内心圆满,成为幸福的人!
珍妮越来越了解自己,越来越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她说未来的10年,一边陪伴豆芽,一边要做自己。所以她在准备创业的事。
虽然她没说要做什么,但我依然相信,她一定能成为她想成为的样子,因为她具备了这种能力!
#爱在七夕#
#心理咨询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