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
这种无意识的日常运动,
事实上,它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姿势。
健步走好处多。
对于老年朋友来说,散步可能是最方便的锻炼方式。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走路”来保持身材。
1.加强双腿肌肉,防止体力下降。
2.促进钙吸收,预防骨质疏松。
3.提高肺活量,降低气管炎发病率。
4.降低血压和血脂水平。
5.改善精神状态,促进身体协调。
6、通便润肠,提高消化水平。
走路姿势不当有害。
然而!
走路姿势不当,不仅会事半功倍,还会造成一系列伤害,甚至相关疾病。
1.外八字或内八字会增加膝关节软骨和韧带的压力,增加受伤的风险。
2.低头驼背,身体过度前倾,容易引起颈部疼痛和背部肌肉僵硬。
3、手臂不摆动,走路和玩手机时,容易引起颈背部疼痛。
4、拖着脚走,很容易造成足弓劳损。
那么,正确的走路姿势是怎样的?
走路的时候,把心思放在脚上,感觉脚跟到脚尖一个一个踩在地上,可以起到转移注意力,放松精神的作用。
头部:伸直,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想象一根绳子连接你的头,把你拉起来。
胸部:不包括胸部,挺起胸部,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
手臂:微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表现出节奏感。
肩膀:放松,既不前倾也不向后塌陷。让朋友从侧面看。这时,你的耳朵、肩膀、臀部和膝盖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脚步:脚跟先着地,尽量轻,不要在地上拖。每一步都要把脚完全抬离地面,不需要把腿抬得很高。稍微抬起来。避免损伤脚和踝关节。
4种科学走路法,走出一身健康来
_1、_ “10点10分”走:护颈椎
方法:双臂斜向上抬起,就像手表的指针指向“10: 10”的位置,抬头挺胸,每天做200步的步行练习。
功效:这种走路方式有助于锻炼肩颈肌肉,缓解和预防颈椎病。
提醒:在“10: 10”行走时,应适当降低行走速度,保持身体平衡;为了保证动作的准确性,不要因为胳膊疼就放松。
_2、_ 一字步:防治便秘
方法:左右脚要依次踩在脚之间的中心线上,左右脚同时着地,臀部分别扭向左右两侧,保持上半身放松。把一步一步当成每天走路的一部分,走500米就够了。
功效:这种走路方式会带动胯部扭动,有助于增加腰部力量,刺激肠胃蠕动,有效预防便秘。
提醒:走路时不要过度摆动臀部和扭动臀部。尽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扭伤脚踝。
_3、_ 甩手大步走:舒展肌肉
方法:走路时上身挺直,头抬高,下巴向前伸,肩膀向后伸。合适的步长是两臂之间的距离,手臂前后摆动,一般80 ~ 90步/分钟。
功效:走路时不妨张开双手跨步,可以放松背部和腰部的肌肉,同时锻炼背部和腹部的肌肉。
肉,减轻腰部负担。提醒:老年人甩手走时,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掌握好适当的速度,太快容易失去平衡,太慢则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_4、_ 踮脚走:护肾
方法:每天踮起脚走10分钟左右,中间可以走走停停,达到刺激穴位的目的即可。
功效:踮脚走是前脚掌内侧、大脚趾起支撑作用,而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经过此处。这样可以按摩足三阴,温补肾阳。
提醒:一定要循序渐进,一开始练习时最好身边有帮扶物;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不建议踮脚走路。
在走路前,首先要做好3项准备工作:
1.正确穿着
。选鞋的时候要留意,鞋子选轻的,“掰”一下鞋底应该较自如的弯曲。后跟的上方有适当突起的衬舌,能起到保护跟腱的作用。穿上走几步,鞋底有轻微的弹力但不至于太软,有一定的防滑性。穿一身舒适的运动装,有利身体活动。
2.热身充分 。做做伸展、拉伸四肢的运动,防止运动损伤。
3.带瓶水 ,运动时少次多量地补充水分可以防止脱水。
温馨提示
_1、_ 倒走需谨慎
日常生活中,在公园和一些广场,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有的老人为了健身,倒着走路,然而,近日一名老人却因此付出了沉痛代价,造成颈椎骨折和脱位。
倒走相对于其它锻炼方式没有明显优势,反而会增加风险,老人的灵活性、运动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没有年轻人敏感,一旦后方有障碍物或者不平坦路段,很容易摔倒。
_2、_ 别刷步数,认真走路
手机检测步数设备有时候也会不准。手机或手环位置变了、重心动了,这个时候可能你不动步数都会猛涨,可是这并不是真正的有效步数。
另外,日常生活中很小的走动效果比较差,离强身健体还很远。
微信运动步数高达几万的,其实已经是过量了,可能会起到反作用。锻炼也要适可而止,不要盲目追求步数。
_3、_ 起不要空腹猛走
如果不吃早餐或不喝水就开始猛走会导致血糖过低,特别是心脑血管病人,可能会出现疲乏、无力等症状,甚至会晕倒。
因此一定要吃早餐,休息一下再开始。
漫漫人生路,
潇洒走一回,
姿势可得先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