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小就在读书,但可能并没有真正学会。进入职场后,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学习能力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本文从学习方法到学习意识,从学习心态到建立自我知识体系,给你四点有价值的建议。
#真知识阅读法
有两种典型的伪读者:收藏家和旅行者。
每个人都喜欢买书。为什么呢?
买书的时候,放在书架上,放在桌子上,拍张照片,发到朋友圈。书中的知识似乎会丢失,这让我们感到神清气爽。你有没有注意到,当你觉得自己有点堕落的时候,你喜欢买一些书?这是一个收藏家,不看就买,假装努力,似乎有动力。
给你一个建议:
拥有知识的错觉,比没有知识更可怕!
一个出版社的朋友告诉我:大家看完一本书就买,然后出版社就变黄了。就像大家每天拿到卡就去健身房一样,健身房变黄了。这是事情的真相。
还有一种读者叫过客。
旅行带着所有的装备,手机,自拍杆,单反,三脚架,到了那里各种拍照。回来后,别人问你玩得怎么样。拿出手机看看。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吗?
买书的时候看三天,钓鱼晒网两天。需要一个月才能翻过来。当我合上最后一页时,我为侠客之剑感到骄傲.对于旅行者来说,阅读是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目的是老子在这里访问。
问题是,你对这本书记得多少?你意识到了多少?可能最后唯一的用处就是聊天的时候,有人提到这本书,你就打一巴掌“我也读过这本书”,包一个鸡蛋,仅此而已。
荀子说:“不闻其味,不闻其味,不看其味,不闻其味,不闻其味,不闻其味,不闻其味,不闻其味,不闻其味,不闻其味,学其味。”四个字,即闻知行。
阅读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看成自己的,看成自己知识的积累或行为的改变。
我想提高我的沟通技巧。
意见:买书看,找教学视频听。找一本好书就像喝花蜜。第一次读,有道理。看第二遍,开始做笔记。读完一本书后,我整理了一张读书笔记。一本400页的书不到10页。如果半年后想重游,只要找出你的读书笔记看看就行了。
知止:融入你的思维,读书笔记不是摘录。读书的时候,这句话有道理。马上抄到小本子上。你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吗?有些人喜欢拍照发朋友,这不是认真读书。如果你不思考,你会失去理智。这句话有道理。我现在该怎么做?我做的有什么不好?我能做些什么来纠正它?全都写在我的笔记里。这是我的读书笔记。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喜欢阅读,但很少有人喜欢思考。读书应该像嚼甘蔗。先咀嚼,再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否则,你读了多少书,听了多少课,都不过是万花丛中的落叶。
台词:纸上谈兵很容易,你必须做你知道的事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管你看了多少爱情指南,还是在战争中谈爱情,了解战争比较好。
整理读书笔记后,挑出10个最需要改的沟通问题,打印一张纸贴在工作站的分区上,每个月改进2个,5个月全部完成。直到半年前我才读完这本书。我把这本书看做是我自己的,它变成了我知识的积累和我行为的改变。我想这只是阅读。
为什么看了很多书还是生活不好?
知识从来不是力量,运用知识才是力量。
从意识觉醒到行动落地,知行合一,学习就够了。听道者重,懂道者少。读书最难的是知行合一。
#榜样的力量
有些人在学习时有一种严肃的形式感。他们不买一些书,不付一节课的费用,就无法开始学习模式。有些人连书都不看,报班也不学。光是学习态度就可以把人分成很多类。
伟大的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
走进了一间屋子,如果你是最牛的人,那么你就走错了地方。
选择工作,最好有这个团队里最优秀的人,向部门里最优秀的人学习,向公司里最优秀的人学习,向这个行业最优秀的人学习,因为结果不会说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接近你想成为的人;你可以向任何你想成为的人学习。
如果你不够自信,就去找一个自信很强的人一起工作,你会慢慢被他影响。当你在朱者赤附近时,当你在墨西哥附近时,你将是黑色的。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从量变到质变。有同龄人的人有时候比你要去的距离更重要。
如果你是老板,公司能给员工最好的福利,不是设备齐全的健身房,也不是茶室里香喷喷的咖啡,而是招聘业内最优秀的人,让员工能和业内最优秀的人一起工作。这是最好的员工福利。
我身边没有牛人,都不如我。
这是背后最可怕的思维方式。要有一双敏锐发现别人优点的眼睛,人生处处皆课堂。
你以为领导是傻子,但他今天能成为你的领导,肯定有。
其可取之处;你觉得同事是个笨蛋,那么老板为什么不开除他?一个人总盯着别人的缺点看,就容易狭隘和短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别人做得好的,我们学习,使出吸星大法,把别人的优点变成我们的优点;别人做得不好的,我们也学习,他犯的错误,我们不犯。我后来发现,学沟通还看什么书啊,观察身边的人就足够了。
当你有了向身边的人学习的思维模式,你会发现到处都是知识,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的领导、你的同事、你的客户、你的竞争对手,甚至是给你打推销电话的人,他的陌拜话术可能都值得你学习。格局打开,世界就不一样了。
读书并不是学习的唯一途径。你拿着大神的PPT方案模板研究一下午也是学习,你反复去看别人做过的案例也是学习,你去和前辈喝酒聊天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做事别被外表形式捆住,要去抓背后更本质的东西。
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是否在某一天,忽然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开始对知识充满了好奇心。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你才能变成一个强大的学习者。
# 轮岗的进化论
你是公司的产品研发经理,项目部的负责人离职了,老板让你先顶上去,顶不顶?想都不要想,一定要去顶!老板没说加工资,那也要去顶!不要害怕进入陌生的领域,无论是新的职责,还是新的岗位,这是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
什么是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是你不可被替代或很难被替代的能力,是独一无二,是你会的别人不会,是你知道的别人不知道。
我的一位朋友,刚开始在一家培训机构的企业合作部,聪明又好学外加很努力,从大头兵做到了小主管。老板一看这家伙是个人才,现在咨询部有点问题,你也来负责管管吧,他二话不说撸起袖子就干,后来老板又说,咨询部你管得不错,要不教务部你也来负责吧,他又把事情接了过来……
两年后,他成了公司的总经理,因为没有人比他会的和知道的多,他各个部门的事门清。
业内有一家大的培训机构,所有董事会的高管成员,在被提拔之前,必须到分校当两年校长历练一下。一个CFO,管财务的,被发配到分校当校长,在一线干两年再回来,他在做整个集团的财务规划和管理时,更接地气,因为他了解下面的事,他在前线打过仗了。
跨界,你才能知道你这个领域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如果你是老板,公司的财务和销售成天掐架,你就让财务经理去体验当一个月销售,他就了解销售员怎么想了,他之后处理事情就可以站在财务和销售两个维度上去考虑问题,才能业财融合。
职业发展有两种路线,像一个圆锥体,一种是纵向发展,走管理路线,从斜面上走到塔尖;另一种是先横向发展,走专业路线,往圆心走,然后以圆心为轴,向上攀登,一个L型的路径。无论哪一种,你都需要在过程中不断增加对公司各职能部门的了解,怎么增加?轮岗就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功夫熊猫的电影中,师父对阿宝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只做能力范围之内的事,你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你得到升职机会,一定是因为在这个职位上,做出了超越这个职位本身的业绩和表现,但你想要走得更远,就要了解得更多。
轮岗,是你职业生涯中难而正确的事。退一步讲,往小了看,就算活没干好,是老板买单不是你,这对你而言是有意义的失败,因为你在过程中有学习有进步有沉淀。去未知的领域学习,去经历失败或成功,不断总结和反思,变成自己的智慧与经验,你才能得到成长。
如果你觉得轮岗是一种刁难,一开始就输了;如果你觉得轮岗是一种雕刻,迟早都会赢的。
# 带徒弟的方法论
职场混了几年,混得还算不错,老板让你带新人,你会倾囊相授还是敝帚自珍?可能你心存一点戒备: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如果师傅被饿死了,只能证明:徒弟会不是师傅教的,是徒弟牛而不是师傅牛。
我建议你不吝赐教。
第一, 只有带出来厉害的徒弟才能证明你是行业专家
。徒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如何?世人因为李小龙,才知道了叶问,因为有张仪苏秦孙膑庞涓等这些名士,才知道了大山里有个瘦老头是他们的师傅叫鬼谷子。
你的危机意识是源于你对自己可以变得更好没有信心。有一天,桃李满天下何人不识君,你会是行业内响当当的人物。
第二, 对于建立一门知识的体系结构,最有效的方法是分享,分享最有效的形式是讲课、是带徒弟、是写书 。
带徒弟的过程中,你沉淀下来了教的方法,是最大的意义,你作为师傅的收获更胜于徒弟。一个人脱胎换骨的蜕变,都源自于知识体系的升级。
郭德纲早年的徒弟何云伟曹云金背叛师门走了,德云社黄了吗?没有啊,我老郭有方法,我可以再教出来岳云鹏张云雷孟鹤堂,对不对?你看讲脱口秀的李诞,还出了一本书《脱口秀工作手册》,直接奔着建立脱口秀帝国去了。
师傅带徒弟,如果是老鼠下耗子一窝不如一窝,只能证明师傅没本事。
老板让你带新人,你就好好带,这一方面是老板对你的认同,另一方面是你又一次进化的开始,一是教会了徒弟才能证明你牛,二是教会了徒弟最大的受益人其实是你,而不是徒弟,也不是老板。
# 结束语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这其中自然有人性的弱点:懒,但更主要的是,你自我认知的局限,你思维模式的落后。
学习力,是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失的东西。一个人变老的标志,不是皱纹和白发,而是失去了学习的欲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明哥聊求职!
# 看视频:
真知读书法
榜样的力量
轮岗的进化论
带徒弟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