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受此影响,4月28日a股创投板块大幅高开,券商板块也整体上涨。基金人士表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现阶段分流资金效果不明显,未来创业板新股上市会更加活跃。同时,随着壳股估值缩水,垃圾股成交量萎缩,优质股将更受机构青睐。
资金分流不明显
4月28日,创投板块大幅高开,九鼎投资、中迪投资、华控赛格、创业黑马涨停。券商板块也整体上涨。华鑫股份收涨逾6%,南京证券、东方财富涨逾3%。
上述两个板块的上涨得益于27日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为落实这一总体方案,证监会发布了四个相应的规章制度向市场征求意见,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
卜式创业板ETF基金经理David moses表示,创业板注册制的推出体现了创业板股票“宽进严出”的制度安排,将引入更多具有成长性的创新创业企业,完善退市制度,加大劣质企业的清仓力度,促进创业板健康发展。
重阳投资指出,在发行制度上,创业板改革借鉴了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核心制度安排。不同之处在于,创业板注册制不再要求券商对其所保荐的项目进行强制性的后续投资,而只针对未盈利、红筹结构、特殊投票权、高价发行的几类公司。
目前市场最关心的是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试点是否会导致资金分流。对此,北信瑞丰基金表示,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后,制度与科技创新板非常接近,创业板与科技创新板一起,将与主板和新三板精选层对接,构成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长期来看将吸引更多资金。
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表示,目前科技创新板上市公司超过100家,资金分流效应并不明显。监管层一直在引导更多的资金入市,包括外资、保险资金、养老金,所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对资金不会有明显的分流作用。
游资“打板”新挑战
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后,新上市公司上市前五天将没有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限制由目前的10%调整为20%。正式实施时,股票也调整为20%。这意味着个股的极限波动值变大。之前在10%的涨跌幅限制下,“地板”可以赚22.22%,“地板”可以亏18.18%。之后在20%的涨跌幅限制下,“铁天板”可赚50%,“铁天板”可亏33.33%。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这将给游资“打板子”带来新的挑战,但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从中长期来看,其产品净值的波动反而会变小。
重阳投资表示,在交易制度方面,创业板借鉴了科技创新板在涨跌停板、盘后定价交易等方面的措施。据统计,自科技创新板开市以来,99家上市公司触发涨停的平均概率仅为0.74%。这意味着游资吸引后续市场常用的“打板”策略有效性大打折扣,有利于净化市场投资环境,提高市场定价效率。对于机构投资者,北信瑞丰基金表示,短期内,尤其是在实施初期,产品净值的波动会加大,但在
弘德基金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有利于从股市博弈转变为放大整体创业板的市值规模,“优化”吸收资金的效益,但也会加速优胜劣汰的进程。从指数来看,没有涨跌幅限制的美股和港股的波动比a股小,但从个股来看,极端情况下会有较大的波动。长期来看,注册制将逐步引领a股向成熟市场的投资理念靠拢,博弈思维淡化,有利于长期机构资金在资本市场的沉淀。
有基金经理表示,创业板改革和注册制试点后,一方面创业板新股供给增加,使得优质标的更加稀缺,机构抱团的情况可能更加明显;另一方面,未来的a股市场将更加注重价值投资,这将更有利于基金的公开发行。事实上,近年来,随着龙头股优势不断凸显,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a股有效性提升,机构选股标的重合已经非常普遍。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的定价能力也有所提升。
北信瑞丰基金表示,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尤其是涨跌幅放大后,将会加大创业板的整体风险。对于创业板股票的投资,机构会更加谨慎。相比科技创新板,他们在风险控制上会制定更严格的措施,比如持仓比例、个股上限等。同时,他们更倾向于精选个股,进行长期投资。
北信瑞丰基金表示,未来市场上的“大象飞翔”会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应摒弃炒新题材。注册制后,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现有的行业龙头会相对稀缺。它们会在现有基础上产生一定的估值溢价,给整个证券市场的估值体系带来结构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