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公子
大家好。我是林公子。
这几年一直在兼职做码字,很多朋友问,我也想写作,想实现人生,但是不知道怎么做。你想参加什么课程吗?为什么你觉得你可以随意写几千字,我却什么都写不出来?写作真的对人有那么大帮助吗?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写作背后的一些逻辑,以及我写作的一些步骤。
希望大家看完能有所收获。
01
罗振宇在《奇葩说》中说:
“在职场,或者说在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就是影响力。
影响力是如何构成的?两个abilities-第一写作,第二演讲.”
想锻炼表达能力,就从写作开始吧。毕竟演讲往往是以写内容为主的。
首先,写作是对信息的备忘与理解.
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通常只有7-9个核心单词或概念能留在我们的脑海里。
这会导致什么?
你想来想去,都在有限的范围内兜兜转转.
写的时候,把所读所见,所想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巩固,逐渐把原本单薄的概念立体化。理解深刻,表达自然。
就像我大部分文章的提纲只有几百字,很多更重要的观点和感受在写作时浮现出来。
其次,写作是非常有效的思维训练方式。
很多人之所以不写,是因为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反而会陷入一个怪圈:
你越不写,就越没得写.
因为你习惯了用有限的印象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你的思维总是停留在表面,你看到的世界也是肤浅的。而当你写下来的时候,即使是不成熟的想法也可以尝试进一步拓展,一步一步走在探索本质的道路上。
知识体系是一点一点建立起来的。
再次,写作让你被更多人看到。
一开始不知道写什么,就写了自己的产品经理。没想到,第一篇文章转载后,社区就有10万的浏览量,我惊呆了。
任何技能都可以通过文字或视频放大价值。
如果会写代码,就写技术知识;如果懂投资理财,写金融财富;如果会画,就写一些教学和实现技巧。
文字或视频,都带有强大的传播属性。
他们同时使观众更多。本来只有你身边的1-2个人知道你是做什么的,被传播出去后,可以被成千上万的人看到,而且不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无形中,影响力累积成个人IP。
02
那么,怎么写呢?
作为一个兼职博主,我的写作时间相对有限,这迫使我尽可能地精简东西,尽可能地保证质量和效率。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写作过程。有五个主要步骤:
选题- 提纲-补充素材-写文-修改.
1、选题
我习惯用“Evernote”做工作台。每天看到素材或者书籍节选,就放上去,贴上关键词标签,然后输入关键词马上索引。目前我的印象笔记有几百万字。
我有一个题库,每天保留30 -50道题。我可以随时想起他们,随时记录。
几乎不需要任何额外的时间。
看到一篇文章或一件事物,其实可以画出5-6个甚至更多的角度。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玩新游戏赚了几万块,你能写什么?
可以写投资干货,可以从盈利点写长线主义,可以写赚钱中的执行力,可以写投资中的情绪控制,可以写运气对结果的影响.
你看,刚挖的时候有很多。
选题其实就是视角,敏锐度是可通过不断思考、不断练习而提升的.
2、提纲
很多人认为写作主要靠写作。
事实上,逻辑 文笔。
逻辑是文章的骨架。一旦逻辑不稳,整篇文章就会长歪。最后连你自己都无法自圆其说。
其说。我习惯使用分段标题,如果没有小标题,段落里面都会有1-2个关键句子作为我最想表达的观点,整段内容围绕它来写。
先铺好段落的骨架,再丰富各段落里的逻辑、素材、观点、论述。
3、补充素材
好了,结构理清楚后,我就可以打开我的素材库,输入几个关键词找到我之前收集的相关素材或金句,找到有用的部分,把它们填充到提纲里,让文章更加生动。
4、写文
开始写作。随着落笔产生新想法,删减素材,整理成文。
5、修改
文章写完我会放2-3天,或者在要推送之前二次修改,最终呈现出你们看到的样子。
整个过程和做菜很相似。
我们首先得想做啥菜对吧(选题),接着想清楚分几个步骤做菜(写提纲),再去菜市场买菜和处理食材(整理素材),然后开始烹饪(开始写作),最后尝味道+做些微调+放些点缀(修改)。
写作并不是单纯地拿起笔就写,它是有方法、有流程、有步骤的 。
刻意练习之下,你的文字表达能力将变得越来越强。
03
有人或许会说,道理我懂,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始写啊~
方法其实并不难,那就是: 降低门槛 。
你如果把写作理解为当作家、靠写作吃饭,满脑子都是村上春树、莫言、毛姆,或是“如何靠写作月入10万”,那你就会觉得“天呐,这事我肯定不行啊。”
但换个理解,感受就不一样了:
1、我只是将大脑里的思路整理清楚,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让别人更好理解;
2、我能利用写作,慢慢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
3、我如果暂时没办法写一篇完整的文章,那么,就从每天100个字开始写吧。
那你就会觉得,诶,好像没那么难,我甚至现在就能动笔嘛。
听着有点儿鸡汤,但事实就是如此。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书中提过一个概念,叫“ 心智模式 ”,简单来说是人有自我验证效应的特点,它会进行自我强化。
我写第一篇文章时,是极其小众的互联网产品实操文,坦白说没太多想,就简单列了几个表达要素,连草稿都没打直接写完发到社区里。
第一次写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写得不好怎么办?没人看怎么办?
写不好就不好呗,So what?慢慢来嘛。
后来兼职码字,尽量每天挤出1小时,实在没空就写几句话,总之就是养成一个微习惯。
之后越写越顺,其实只是习惯成自然。
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反复提到一句话: 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
所以说,无论怎么样,请从做点儿什么开始。
04
最后附上一些写作的小建议。
1、多读书,多做输入
哪怕看电影、看综艺,也可以随手记录一些金句和案例。放心,不要觉得休闲娱乐时这么做会不会很累,前面说的,习惯成自然,而且收集东西还会带来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只有多输入,才有可能多输出。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
2、多观察+思考
我有个小癖好,看完一部电影后很喜欢到处找影评,看看人家是什么样的观点,是不是有什么全新的理解,有没有哪些我忽视的小细节。
这么做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影片的理解。
同样的,别只找与自己观点相符的信息,多看看那些不一样的观点,你看待事情的角度会无形中慢慢拓宽。
3、养成习惯
比如每天花10分钟写点儿什么,日记也好,阅读笔记也好,然后将时间延长20分钟,30分钟,1小时就习以为常。
回头想想,我也是从中学800字作文还要凑字数过来的。过程也没刻意咬牙硬写的记忆,无外乎是多输入一点,多思考一点,多输出一点。
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书中说道: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有5%是非习惯性的,而其它95%的行为都是源于习惯 。
习惯以后,那就是顺其自然了。
最后我想说――
写作也好,自媒体也罢,在我看来核心能力都是3个字:
学习力。
它不是靠单纯埋头努力得到的,而是一靠方法,二靠内化,形成良性循环得到的。
希望大家都能在写作中,进阶成为更理智、更多维、更丰富的自己。
好啦,比较少写这类技能类文章,大家看完如果觉得有所收获,可以多点和留言,那我以后就多分享些干货技巧。
毕竟有正反馈我才有动力嘛哈哈哈~比心~
―END―
作者:临公子。职场上,混过一线互联网公司,现任500强企业高级产品经理;职场外,是职场/金融平台签约作者、是传媒公司合伙人、是海内外房产投资者。欢迎关注头条号@临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