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五毛老师说:三十多岁,像一盆五味杂陈的火锅。熄了火,是残羹冷炙、满盆油腻;火开到最大,就是红油沸腾、香气四溢。
我想知道你的三十多岁是怎么度过的?或者三十多岁有什么打算?不管我们活到什么年纪,当我们回首三十多岁的时候,是在感叹还是觉得有点幸运?
我旁边的女生慧姐,早已学会了职场中的增益之术,却在事业的巅峰时刻毅然选择了辞职,从而开始了另一种全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想起了金庸的话: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然离去。
人生就是大闹一场,然后悄悄离开。
# 1
先说慧姐的家庭。
现在她33岁,有一儿一女,还有一个爱她的老公。
她老公以前在当地国企上班,收入可观。因为我对软件开发的爱好,我试着在网上找一些类似的兼职。
她生二胎的时候,老公休产假在家照顾她。在这期间,慧杰的丈夫发现,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他可以在软件开发方面做得更好。
于是,慧姐的老公果断辞职,自己创业。
跌跌撞撞几年后,他创办的公司开始设立分支机构,规模扩大,利润明显增加。
慧姐因为专业能力强,对机会的把握好,在她工作的公司已经是中层了。
今年年初,我们突然得知慧姐辞职了。
公司的员工都很惊讶。这么有前途的职位辞职怎么能说辞职呢?
公司里有人开始猜测:因为老公有钱,她回家做全职太太。正好她孩子还小,在家照顾挺好的。
在职场高光期,毅然辞职需要多大的勇气?
# 2
公司员工开始纷纷议论。有人羡慕她有这么厉害的老公,也有人惊叹她已经身居要职,辞职如此爽快。
还有人说人到中年,要学会享受,女人不能让自己太累。
终于有一天,有机会和慧姐一起吃饭,顺便聊聊。
“大家都觉得你辞职不可思议。你已经达到公司的中层了。前途非常光明。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辞职呢?况且你才三十多岁。这么早在家带孩子多没意思啊!”我一下子把内心的困惑说了出来。
“哪里是你想的那样!综合考虑后我辞职了。你看,虽然我已经达到中等水平了,但是我太累了,没有时间陪孩子。我的孩子的成长很重要,我不想错过。”她非常平静地说了这些话,没有叹气。
“我辞职后不会一直在家带孩子。我已经报名了心理咨询师的学习,定期去北京学习。我已经考察过我们这里的市场,目前心理咨询还是有市场的。等我学好了,我会进行半公益的心理咨询。”此时,我看到她两眼发光,仿佛看到了几年后她忙碌的身影。
“原来是这样,你要给自己一个缓冲期,让自己在照顾孩子的同时,去拓展其他领域!太神奇了!”我不禁竖起大拇指。
终身学习
# 3
几天后,我们在朋友圈看到了她在北京教室学习的照片。据说注册课程要十几万,等她回来才能名利双收。
每次想到她,就想到我们很多人的现状。作为80后,我们一直在慢慢“奔向4”。
这是什么意思?意味着我们将很快错过人生中学习的最佳时机。我们的梦想渐渐被现实抹杀,最后只剩下一声叹息。
全职太太对她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慧姐有足够的条件回家做“全职太太”,但她没有。她选择了一条路,让自己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而我们更多的人,没有资格做“全职太太”,却每天梦想着如果有机会就好了。
生活就是这样。你羡慕的明天,是别人鄙视的昨天。
作家们都说过,生活是一件看似平淡无奇的武器,没有杀伤力,但如果你不断在上面打磨自己,总有一天,你会被它打败。
我们三十多岁就是这样。我
们很多人叫嚣着生活平淡无味,但却又在百无聊赖中草草度日;很多人抱怨着理想与现实相差太远,却也在碌碌无为中放弃追逐。一如慧姐,她在自己最美的年纪,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这是一条很多人不敢走的路,因为人到中年,只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就会有风险。但是,我们一直呆在舒适圈,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就被生活淘汰了?
我们都想要鲜活的人生,但真正鲜活的人生,不是非得用“诗和远方”来堆砌,它囿于厨房,也在山川湖海;它既能在日常的琐碎里自在欢喜,也能在水泥森林中幽幽地开出花来。
对于承担生存重担的中年人来说,你想要的,请积极去争取,请在自己还有余力的情况下放手一搏,给自己一次选择的机会。人在年轻时候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余生的生活方式,我们所做出的选择,更是一场修行。
我们都想要鲜活的人生
愿你我都能按照自己的心意,大闹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