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艾特创业视频大全,阜阳艾特九九创业峰会

  

     

  

  作者|赵   

  

  最近公司一直在陆续复工。朋友小乔告诉我,他又在群里被老板骂了,说他工作效率这么低,每天都不知道在忙什么,负责的项目难以推进,影响了部门的工作进度。   

  

  _要不是特殊时期,新人不好招,又没有相关工作经验,早就被辞退了。_   

  

  小乔觉得很委屈,觉得自己每天的工作计划其实都做得很好,想把事情做得很好很完美,但是每天,每周,甚至每个月都是安排好的,但是往往需要确定计划的细节,实时向领导汇报项目的进展,但是   

  

  _每次做的不好就把之前做的推翻,导致很多任务做了一半就很焦虑。_   

  

  当我听到这个的时候,我大概明白了,小乔一定是陷入了“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怪圈之中了.他问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善我的工作条件,从而提高我的效率,更好地完成我的工作。要解决小乔的困境,先看看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是什么   

  

  # 01什么是非适应性完美主义??   

  

  一般来说,完美主义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是对完美的渴望和追求,这在很多情况下是有优势的,这给了他们努力实现目标的强大动力。   

  

  另一方面,是对错误的规避。犯错、失误、哪怕是一点瑕疵,都是不能容忍的。   

  

  心理学家布伦布朗这样解释什么是非适应性完美主义:   

  

  “这其实不是一种合理的追求完美,更像是一种思维方式:如果我有一个完美的外表,工作没有任何错误,生活也很完美,那么我就可以避免所有来自别人的羞辱、指责和评判。”   

  

  总结来说就是,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往往是拿着自己是在追求完美的幌子,而在追求避免犯错,其本质并不是追求完美。   

  

  我们很多人都倾向于忽视自己的日常表现,实际上也陷入了这种境地。那么非适应性完美主义通常有哪些表现呢?   

  

     

  # 02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通常表达是什么?   

  

   拖延   

  

  有些人拖延就是不做,但有一种拖延,不是说不做,而是做了,但总觉得没准备好。   

  

  比如我最近写文章,花了很多精力琢磨题目,花了很多时间收集资料,却始终没有“写出来”的冲动,就在无休止地准备。   

  

  我心想:“让我先定一个小任务,至少让我开始写:我会让设定说,先把所有重要的关键词写出来,再构思具体的写作大纲。”   

  

  本来我以为很快就完了。“关键词可能只有十几个,最多二十多个。”结果整理了50多个关键词,还是觉得选取不够全面,表达不出我想写的主题,最后拖了下来。   

  

   容错力差   

  

  对于不适应的完美主义者来说,容忍错误的能力一般很差。任何有一点瑕疵的东西都必须全盘否定,重新开始。但其实很多事情不可能永远完美无瑕,所以常常会陷入挫败和自我怀疑。   

  

  此外,心理学还有聚光灯效应(spotlight   

  

  效应),这意味着人们高估了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的关注。这种效应会让我们过分关注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期望保留自己心中已经定下的“别人眼中的自己”,从而导致我们更不希望自己犯错。   

  

   陷入分析瘫痪中   

  

  分析瘫痪(分析   

  

  麻痹),也就是当我们准备开始一件新的事情的时候,会去思考未来对我们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结果我们变得萎靡不振,最后甚至无所作为。   

  

  小乔之前跟我说过,她想辞掉国企的工作,和朋友一起创业。一方面,她认为她的工作真的很无聊,她想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她朋友的项目真的很有潜力。   

  

  但另一方面,我又对自己说:“等着瞧吧,这件事还得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两种想法交织在一起,相互矛盾。   

  

  不是这种深思熟虑不好,而是这种分析会麻痹我们的行动。   

  

  知道了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通常表现,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告别我们陷入的处境?   

  

     

  # 03比如   

何摆脱“非适应性完美主义”?

  

1、四七原则,在准备好前奔跑

  

美国人类心理学研究者皮特霍林斯(Peter

  

Hollins),在《科学走出舒适区》一书中,谈到了这个话题。霍林斯说,告别非适应性完美主义的拖延,开始前的收集信息缓解,这个数值为 40% 到 70%

  

之间。

  

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说他在做决策和具体行动时,有一个四七原则,也就是当 你面对一个艰难决定的时候,掌握的信息应该高于 40%、低于

  

70%。这样你既拥有足够的信息去做一个明智的决定,同时又不至于太多冗杂信息带给你干扰。

  

比如在写作中,要看一本书写一篇精彩的解读文章,并不是要仔细看完书中的每一段话才能开始动笔,能认真读其中的 40% 到

  

70%,这样完全就可以下笔了。否则在等待的过程中,你会无形中觉得自己仍然还没准备好,甚至因厌倦而对此放弃。

  

2、主动寻求别人给自己的意见和回馈

  

不管是因为想要做到自己心中的完美,还是说太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不是做到了最好,都是自己主观的臆想,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主动寻求别人给自己的意见和反馈来打破自己心中想象出来的壁垒。

  

这个方法需要注意2个小的事项:

  

① 找自己信任的人。 当自己面对信任的人,才不会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这样才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看法,同时也能得到诚恳的建议和改进反馈。

  

② 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我周围有个尝试主动找别人获得意见,但实际上得到反馈反而让他觉得需要做得更好,陷入了困境循环中。

  

3、允许自己试错,给自己设定完成的时间

  

在TED演讲中,有一个说编程的例子:

  

> 编程,经常要涉及到非常多的指令,有时候只是一个分号,就能决定成功或失败,可以说是对完美要求极高的工作了。

  

> 即便如此,也必须要经历很多很多次试验,直到那个神奇的时刻出现,告知程序搭建完成。

  

> 也许你也有这样的困惑:常常一件事做了一半,突然觉得某个部分不够完美,于是全部推翻重做。

  

一直不开始,永远觉得自己准备不够的话,虽然最后可能得到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结果,但实际上却浪费了完全与收获不对等的时间。所以做事情的时候为自己设定一个明确的完成时间,由于有时间的限制,可以控制自己不要在太多细节上面浪费时间。

  

总的来说,陷入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也不是不能解决,意识到自己陷入这种情况中,那么可以从自我调整以及外部推动的方面分别进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Facebook的公司里面就写着一句话”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所以,先去做。

  

  

# 04、总结

  

在工作或者生活中追求尽善尽美,导致很多事情都是低效率产出,实际上是自己以为在追求所谓的完美,而陷入了“非适应完美主义”的怪圈里面。

  

对应会表现出拖延、容错力差、陷入分析瘫痪这几种行为,当然了,这也不是不能改变。主要的改变方法有:采用四七原则,让自己在准备好前奔跑;主动寻求别人给自己的意见和回馈;允许自己试错,给自己设定完成的时间。

  

最后,没有准备好了才开始,而是开始了才能有准备的机会,与你共勉。

  

> 厦九九:职场二宝妈,上市公司品牌总监,头条签约作者,新媒体写作教练,成长励志书《撑过去,你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作者。新作者扶持计划外部评审员,每天分享职场、个人成长和写作干货,欢迎关注我@厦九九

  

# 推荐阅读:

  

是继续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询问20个人,我决定先做好这3点

  

普通人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找到你的天赋热情,过顺应天赋的人生35岁从年薪10万到年薪100万:职场持续上升的终极心法是非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