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
*目前在浙商资管,工作曾在浙商证券自营部工作。
* 11年证券投资经验,7年证券及资产管理公司工作经验。
*擅长趋势分析。目前主要负责股指和板块策略的研究,协助管理浙江凤凰ETF基金。
#本期结论总结:
1\. 潜力板块剖析:
每一次剧烈的市场调整过程,都是板块和个股走势的试金石。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对趋势结构中特定位置的k线和成交量的详细判断,将是未来趋势是否延续的重要观察依据。各板块强弱对比关系请参考微信官方账号《超哥解牛》系列文章,将深度解读主板强弱的动量趋势及其背后的逻辑。
本期分析了银行板块指数的走势结构,通大信银行指数显示,围绕250均线震荡上行是目前的格局。板块个股方面,兴业、南京银行目前趋势结构特征明显。
兴业目前的趋势结构是30分钟上涨,月线上涨动能犹存。从季度来看,即使出现悲观的情况,如果30分钟级别上涨没有完全完成,也会暴跌至阶段新低18.98,之后会出现周线级别线段回落,从而回升至当前区域。所以从日线级别来看,本质上是进入日线级别的筑底阶段。
目前南京银行明显处于上升过程中,分层次明显增强。从均线来看,未来一个季度沿着60、120均线震荡上行是大概率事件。
推理的细节见下面的分析。
2\. 宽基指数指引:
上一期提到周会有一个剧烈的震荡过程,本周的大跌应该是利好和利空。本期后续分析显示,目前的下跌并没有延伸到日跌的风险。如果短期内跌至250均线,将形成阶段性支撑位,进入新的均衡震荡消化。所以,就俯视太空而言,没必要过度悲观。
沪深300,因为主力级别趋势结构框架上纠缠的角度和上总不一样,但是周线级别的维度,本质上节奏和上总基本一致,只是趋势强度比上总好。如果沪深300的阶段跌幅过大,那么从日线的角度来看未来要比较的力量段就是A段,这将导致大概率阶段的线段力量底部放松,从而找到新的平衡。所以,从下跌的角度来看,不必过度悲观。示意图如下:
_沪深300日线_
_资料来源:浙商资管通达新_
上一期创一指数讨论过,继续上涨会导致日线级别顶背离。其实从季度维度来看,已经进入震荡见顶阶段。这一观点与前一期一致,保持不变。本周的大幅下跌实际上反映了这种背离的风险。
目前从实力观察来看,21世纪初2-3月短时间内大幅下跌的概率比较小。从下一季度来看,类似20年7-9月的跨季度横盘形态是大概率事件。
# 1潜在板块分析
_每日银行指数_
_资料来源:浙商资管通达新_
上图为通达鑫银行指数,黄色部分为日线线段。现在从日线线段来看,三条日线线段可以形成一个周线中枢,实际上是在构建周线中枢的过程中。但是下跌的日线线段12目前还没有走完,线段走完之后,从结构的角度来看还会有一个上涨的日线线段。综合来看,围绕250均线的波动是当前银行指数的核心走势。
从板块内选股的角度,下面是简单的分析
黄色部分是30分钟线段,代表日线级别的走势;红色线段是日线线段,代表周线级别的走势。黄框是日线的中心,而这次跌到最低点18.98的过程,明显是随着中心左侧的下跌力度而衰竭,是标准的日线盘整底部放松,所以目前的上涨至少是完整的30分钟级别上涨。就目前的结构来看,目前的上涨结构还没有完全完成,还有延续的动力(因为A中心B的上涨目前只是到了中心,之后还会有B段的延伸)。
从最悲观的角度来看,即使目前再次跌破18.98,在周线级别的红色也很容易产生下面的底回松弛级别,从而回升到当前区域(周线段的底回松弛,后面至少是日线段的上涨)。
其实就兴业而言,向上的动力还是有的。即使出现悲观的情况,阶段的暴跌也是低于18.98的新低,然后周线分段会有一个向下的放松,从而回升到当前区域。所以从日线级别来看,本质上是进入日线级别的筑底阶段。
_南京银行日线图_
_来源:通达信,浙商资管_
力度观察而言,以A段图片黄色的年度箱体震荡格局后,回踩未触及其平均压力位,这是一种很强势的力度体现。并且其后的B段,力度上当下也未产生对比A段的上涨衰竭。因此南京银行当前显然已经在走趋势向上的过程,且次级别明显是增强的。均线视角,未来季度范围内沿着60和120均线震荡上行是大概率事件。
# 2 宽基指数指引
2.1上证综指
_上综30分钟K线图_
_来源:通达信,浙商资管_
向下看空间,其实不必过分悲观,因为如上图所示,若该处下跌过多,会容易产生日线级别的线段底背弛,如a 与 b的关系,250均线处会有阶段支撑。
2.2沪深300
_沪深300日线_
_来源:通达信,浙商资管_
沪深300若是阶段下跌过多,其后在日线视角未来要对比的力度段落是a段,大概率会产生阶段的线段力度底背弛,从而又寻找新的平衡,因此下跌角度而言,不必过分悲观。
2.3创业板指数
_创指30分钟示意图_
_来源:通达信,浙商资管_
67~70当下已经对比59~64产生力度衰竭,从而引发顶背驰。当前已经可以宣告进入顶背驰段了。
拉长季度维度,以日线级别视角,继续上涨将产生顶背驰,实质当前以季度维度看,其实已经进入震荡筑顶的阶段了。
# 3 关于该系列报告的几点说明
1、本系列报告主要依托“经典缠论”中相关的基础分型、级别、背驰和区间套概念对市场进行走势类型分解,根据历史走势的统计规律,从定量的角度对各指数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阻力和支撑位进行测算。考虑到价格波动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基于历史走势得到的统计规律以及模型有可能发生失效风险,因此本系列报告中提到的任何点位都是一个区域的概念,仅仅只能作为分析参考,不能据此作为买入或卖;
2、无论是 千人千缠 ,还是 千人一缠
。一项工具仅仅是一项工具,一项工具也可以超越任何一项工具。核心是如何运用。这也是我们《缠论方略》的写作立意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