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野生菌创新创业计划书,药用植物课堂与创新创业

  

  云南剑川县野生松茸的保育促繁措施   

  

  赵德祥   

  

  松茸又名松茸、松茸,是珍贵的食用菌之一,被誉为“食用菌之王”。松茸味道鲜美,香气浓郁,营养丰富,含有粗蛋白质。   

  

  17%,粗脂肪5.8%,可溶性无氮化合物61.5%,以及丰富的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   

  

  以及烟酸、钙、磷、铁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强身健体、益肠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的功效,还具有治疗糖尿病和抗癌的作用。松茸的经济价值很高,国际市场上每吨鲜松茸的价格高达。   

  

  三万到五万美元。   

  

  松茸常为单生至丛生,分布于海拔1600 ~ 3200m的温带和寒温带的云南松、华山松、栎类和杜鹃花混交林的密林中。松茸主要存在于   

  

  20 ~ 50山坡,土壤中性,腐殖质深厚,与云南松、华山松、栎类须根共生形成菌根,常形成蘑菇圈。一般蘑菇出现在6-11月,8-9月。   

  

  八月是结果的旺季。   

  

     

  

  1野生松茸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生松茸这种食用菌产品作为一种健康时尚的食品被摆上了家庭餐桌。近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和出口国。云南独特多样的气候环境和良好的植被条件,为各种真菌特别是大型高等真菌的生长和分化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云南省各民族长期以来都有食用和销售野生食用菌的传统,使得云南市场销售的野生菌无论是贸易量还是种类都居全国首位。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剑川县松茸产业现状   

  

  建县位于滇西北横断山脉南延中段,东临鹤庆,南接洱源,西接兰坪、云龙,北接丽江。地面跨度为北纬26 12 '-26 41 ',东经。   

  

  90 33.25 '-100 33.25 ',海拔2195 ~ 4427 m .陆地总面积2250 km 2,其中山地面积占94%,森林覆盖率。   

  

  68.3%。生物多样性明显,县内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松茸、牛肝菌、干巴等野生食用菌驰名中外。目前,松茸主要开发利用的野生食用菌有40种。   

  

  很多物种。产品通过欧盟有机保证公司、日本天然食品协会、日本ovseas商品检验公司有机认证的野生食用菌有松茸、牛肝菌、鸡油菌、香菇、黑木耳、青霉菌、羊肚菌等17种   

  

  各种各样。野生食用菌已成为剑川县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尤其是山区人民致富不可替代的经济来源,为维护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3野生松茸的生态环境   

  

  2002年,建县被列为全省20个松茸基地建设县之一。松茸资源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年产松茸300余株。   

  

  t .目前,野生食用菌已成为剑川县的主要出口产品,也是剑川县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但由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集方法不当,松茸资源数量不断减少,没有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导致其产量大幅下降。为了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以松茸为主的野生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加快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步伐,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采摘和保护模式   

  

  10月份开始在松茸主产区开展野生菌保护宣传,让村干部和部分群众了解野生菌保护的意义,认识到野生菌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有合理的采收和科学的养护措施,才能实现长期的可持续采收,才能逐年收获更多更好的野生食用菌。   

  

  剑川县每年6-8月进行野生松茸保护点保护和繁殖推广技术培训,让农民了解和掌握松茸保护、栽培和繁殖的技术措施。   

  

  4.2保护和繁殖促进技术   

  

  (一)集体林地实行统一承包,确定林地承包面积和边界。承包人自行管理林下野生食用菌。严禁牲畜和其他人员进入承包地,以免破坏松茸的生长发育环境。   

  

  (2)做好遮阳、防虫、保湿工作。遮阳采用就地取材,利用枝叶搭建棚子遮阳防雨;防虫和保湿工作要同时进行。方法是在发现松茸生长后,取附近无虫的潮湿细土,将松茸掩埋。重量不要大,厚度不要超过。   

  

  2cm后,2 ~ 3天,松茸的生长发育会顶起土层,产生裂缝,直到松茸长到6 ~ 7根。   

  

  Cm,然后用手轻轻掀开细土,将塑料布(饮料瓶和矿泉水瓶做的)卷成圆筒围住松茸盖,   

用细绳捆绑住顶部,用餐巾纸盖住,然后取无虫潮湿细土淹埋住,厚度仍是

  

2 cm,塑料薄膜片圆筒的作用是防止上部的压力过重和菌盖开伞,潮湿细土的作用是防虫保湿遮光,以后每天定时进行观察,当盖住松茸的细土被松茸顶开,裂缝

  

0.5~1 cm 时,扒开细土检查松茸,松开绳子上移塑料圆筒至菌盖处,用细绳捆住,菌顶部用餐巾纸盖住,然后用潮湿细土淹埋,重复以上过程进行操作。

  

(3)适时采收。当童松茸长至最大重量,菌盖未开伞,单个重量在 150 g 以上达到最佳的商品价值时采收出售。

  

(4)注意留足适量的落叶松针,腐叶层保持在 3~5 cm,防止地表裸露、保持水土,保证松茸有足够的营养供应。

  

(5) 每隔 5~10 m 2 留 1

  

朵菌盖开伞的松茸,让孢子充分散开有利于今后松茸数量的扩繁,在没有长松茸的地方,将开伞的松茸浸泡在清水中,用手轻轻搡菌褶部位,让孢子落入清水中,然后将清水泼洒在没有长松茸的山地松树下,以便今后几年产生菌塘从而长出松茸。

  

  

4.3 增强保护意识,科学采摘

  

松茸采摘前必须洗手,防止农残污染;不采 5

  

cm以下的童松茸,不采开伞的老熟松茸;在采摘松茸时禁止使用大型铁质工具,不能用砍刀、镰刀、锄头等利器采摘松茸。建议用小型竹木工具轻轻挖出,防止伤及地下的菌塘。要求采摘时用手指或木棍、竹棍等工具从松茸基部轻轻撬起,严禁拉拽菌柄或把菌柄拖带出面。采集的过程中既要避免破坏和伤及地下菌丝,又要保持采集到松茸的完整性;采摘后把松茸根部的泥土用手轻轻抹下放回到采摘后留下的菌塘中,并用腐殖土盖好,尽量不破坏地表和枯枝落叶层;禁止在松茸及其周围喷洒、注射农药、化肥;禁止在松茸中插入铁钉、铅条、竹签、牙签等金属或其他物质;禁止用盖过秧苗和烟叶的薄膜覆盖包裹松茸;禁止将松茸存放在农药周围或堆放过农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