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如玉白,清香甘甜醇厚,花形美丽。杭白菊名不虚传,喜欢!”几天前,浙江桐乡绿康巨业有限公司电子商务部经理姜刚刚结束一天的工作,就收到了新订单的好评。看着姜公司的产品销量越来越大,好评越来越多,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作为乌镇龙井村的本地人,江是一名“90后”学生,去年大学毕业后回到乌镇农村老家,和父母一起学习种植和销售菊花。从乌镇镇开车大概10公里,柏油路疲惫不堪,要沿着田埂之间的车辙行驶。虽然路不好走,但在这个名叫龙井村的小村子里,田野里随处可见雪白的菊花,香气沁人心脾。路的尽头,是绿康巨野的种植基地,也是姜创业的地方。
在江的心目中,“故乡”是励志梦想成真的地方,而乌镇桐乡则是中国杭白菊之乡。因此,的梦注定要与姜这株菊花结缘。从小看着父母种植、采集、加工菊花。在父母25年的创业史中,他几乎天天围着农田转,菊花收获后还在忙着联系客户、送货。虽然我们自己的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还是很正常的。传统的年复一年的种植和销售模式减缓了收入增长的速度。姜明白,父辈的菊农应该欢迎新的尝试。
“乌镇这几年发展很快,特别是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后。”世界互联网大会落户家乡,让他坚定了在家乡创业的决心。“城市里人才很多,但农村的电子商务、设施农业还有很多机会,农村创业大有可为。”
然而,种菊花的现实生活与他想象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幻想完全不同。菊花是靠天气种植或食用的。气温高,雨水多,就容易产生病虫害和细菌。如果不及时处理,菊花的质量和产量都会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回到家乡的姜开始做一些村里老一辈农民无法理解的事情。他不想遵循父母的“被动销售”方法,而是利用互联网寻求“主动销售”。
姜的网店刚开张的时候,客流量很小。他反映,农产品“触网”最大的问题是“产品信任”。比如杭州白菊,客户对产品不信任。“关键原因是他们不了解杭州白菊的制作工艺,不知道如何辨别真伪。”
于是,姜借助短视频和网络直播,开始用文字、照片、视频记录杭白菊种植、采摘的一些过程,然后通过等平台发布,让客户更好地了解杭白菊,扩大自己产品的知名度。他对父母:说:“我们可以做不同的农民。”他甚至把在地里干活的菊农“包装”成网上卖菊花的“模特”,让这些老实巴交的原菊农为自己的产品代言。于是,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乌镇龙井村,知道了一个叫姜的创业青年和他的杭白菊系列产品。
现在绿康居业的网店已经发展的很好了,月销售额十几万。回想起刚接手电商部门时的艰辛,江说最大的困难是父母的不理解。
村里有人见他跑来跑去,问他:“阿斌,你放假回来了吗?你为什么不出去找工作?工作难找吗?”后来,村里人知道他回村当了菊农。有人认为他“找不到好工作是因为在大学里太爱玩了”,问他
有了方向,路不再遥远。为了更好地推广杭白菊,姜不仅卖产品,还讲故事。他每隔三天就拿着手机去田间地头,身边的菊农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变成了今天短视频里的男女主角。“桐乡盛产的茶用白菊花,为什么叫‘杭白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据说……”
樊根苗 姜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