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花垣县就业创业职业培训学校

  

  来源|潇湘晨报综合长沙发布、吉娜的教学日记、长沙晚报、星星在线等。   

  

  湖南长沙女孩龙晶晶连续10年参与支教,组织了约1500名志愿者,教山里的孩子跳舞、做手工、学英语、接受安全教育。两年前,大学毕业后,她全职投身公益,定点帮扶8所乡村学校。   

  

  ,持续时间04:55   

  

  “改变世界不是大话,对我而言是郑重的承诺!”   

  

  10年来,她在湖南、江西、贵州、陕西等地的24所偏远山区学校支教,前后帮助了2000多名山区孩子。   

  

  经常有人问她,教书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来听听她的回答。   

  

     

  

  一颗“私心” :   

  

  “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近日,一位支教老师带着孩子们上了一堂“大自然的诗歌课”,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持续时间00:21   

  

  视频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南台村青山绿水之间,支教老师和孩子们正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一边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一边开动脑筋即兴作诗。   

  

  老师问:“看!今天的云特别好看,太阳瞬间发出的光也特别好看!这些自然美景让你想起了什么?”   

  

  学生:“这预示着我们将走出黑暗!”   

  

  “这就好!好!”视频中,老师欢呼雀跃。   

  

  ,持续时间00:57   

  

  这位支教老师是龙晶晶。从她上传的教学日记视频中,经常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山间的小路上翩翩起舞,在田间举办合唱比赛、朗诵诗歌,孩子们脸上天真无邪的笑容深深感染了网友。   

  

  开设这些自然课程,龙晶晶直言自己有一个“私心”:   

  

  支教不仅是带孩子走出黑暗,更是让他们热爱家乡,努力学习建设家乡,了解“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   

  

     

  

  在龙晶晶看来,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只能改变一个家庭。她和她的志愿者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让孩子们学业有成后回到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才能改变每一个村庄。   

  

  在“汇聚一点点光亮, 撑起一片光明!”龙井井的努力下,每一个山区孩子都回到了家乡,用自己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一粒种子:   

  

  “通过努力让更多人关注山区教育”   

  

  一颗种子,虽然平凡渺小,却有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力,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龙晶晶在心里播下了教书的种子,这个种子源于小学。当时,她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为山区留守儿童捐赠图书资料。当时她想,山区的同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的成长经历和自己有什么不同?   

  

     

  

  2010年,16岁的龙晶晶出国留学,2011年暑假回到家乡教书。当时路还没修好,她和其他教职员工在山路上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达小学——湖南省凤凰县好友村小学。   

  

  没有自来水,没有课外书,没有完整的桌椅。留守儿童的生活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我们联系了凤凰青年志愿者协会的负责人,开始了一元爱心计划。”通过朋友、网络和同学,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加入了这一行动。他们在纽约、波士顿、洛杉矶、温哥华和其他城市举行了募捐活动。   

  

  在这里,支教队的志愿者拍了一张“湘西女孩抱着弟弟上学”的照片,引起关注,一个慈善基金为孩子们筹集了100多万元重建学校。   

  

     

  

  “我意识到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关注山区教育,改变孩子的命运!”龙菁菁坚定地决定投身于山区教育。   

  

  之后每年寒暑假,龙晶晶都会去各大山区支教。在凤凰县高燕村,龙晶晶见到了凤玲和凤娇姐妹。孩子们喜欢音乐,但家庭条件拮据,母亲好几个月才凑够钱给姐妹俩买了一架玩具钢琴。女孩有一个梦想:“我想学习音乐,将来成为一头大象。”   

小龙姐姐一样的人。”

  

  

“我的愿望是有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我的愿望是能打一场篮球比赛”……孩子们简单而淳朴的梦想,令龙晶睛十分心疼。

  

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山里的孩子们实现梦想,龙晶睛选择在研究生阶段攻读社会工作学硕士。系统的学习让她认识到,做公益不只是捐钱,更要学会运营、组建团队和制度,让公益事业持续下去。

  

,时长00:21

  

2018年硕士毕业后,她放弃了高薪工作,成立了助学服务中心,成为一名全职公益人,定点帮扶8所乡村学校。每一所支教小学都至少有两名长期的支教老师,缓解了乡村小学教师不足的问题。

  

她说, 想全力守护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不再渴望长成别人的“样子”,而是可以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束光芒:

  

“微光再小,聚集起来

  

也能照亮世界

  

夏天带孩子打乒乓球,秋天深入学生家中家访,冬天带孩子在乡村的路上滑雪……与学生们相处的一幕幕都被龙晶睛记录下来。这些视频感动了无数网友,不少人在她的影响下,义无反顾走向了支教的道路。

  

本报一直持续关注和报道龙晶睛支教,很多网友都通过本报的微博曾表示愿意加入龙晶睛一起做有意义的事。

  

  

  

志愿者杨玲曾是宁乡市玉潭小学一名美术老师,看了龙晶睛的视频和经历后,加入了助学服务中心,以自己的力量帮助更多的孩子。

  

很多人在龙晶睛的直播间和评论区询问加入支教队伍的办法,不乏外国友人、知名音乐人和专业老师。如今,龙晶睛和其他1500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志愿者团队。

  

在他们的努力下,外教走进了大山深处的课堂,没有离开过大山的孩子第一次见到了外国人,懂得了“flower”的意思。

  

  

音乐人带着吉他、电子琴走进了田野,和孩子们举行音乐节。热爱音乐的小凤娇,不用对着玩具钢琴歌唱了。

  

热爱篮球的大山少年来到了城市里的体育场,看着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起运球、投篮,龙晶睛满眼骄傲。

  

  

在支教的路上

  

龙晶睛说自己只是一道微光

  

但微光再小,聚集起来

  

也能汇聚成一束光芒

  

照亮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