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项目的营收与盈利怎么写,新创业务营收与盈利什么意思

  

     

  

  分类丨职场管理   

  

  字数丨1700字,阅读约4分钟   

  

     

  

  江湖上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当一个公司开始强调出勤率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这个公司在走下坡路”。   

  

  当然这个结论有些武断,但确实受到很多农民工的追捧。   

  

  有趣的是,我们甚至可以在评论中找到无数人“发声”来印证这一观点。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背后有两个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不是因为严抓考勤导致了公司下坡,而是因为公司走了下坡路,老板才开始着急抓考勤。   

  

  第二,很多人,错误地把管理当做了目的,而非达成目的的手段。   

  

     

  

  对于那些新成立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业务的发展和扩张很难与公司的管理水平相匹配,共同成长。   

  

  在公司业务水平进展顺利,公司发展迅速的时候,各种管理制度往往是滞后的。   

  

  从老板自己的角度来说,当每个人都可以单挑赚大钱的时候,自然不希望其他的事情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更重要的是,管理听起来像是一种冒犯。小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喜欢和员工做兄弟。这个时候老板自己也没有太多动力去做什么得罪管理。   

  

     

  

  但是,任何野蛮的企业都不可能无限发展下去。总会有这样的时候,公司的人越来越多,但协同效率却越来越差。   

  

  如果继续让这种管理问题存在,最终的结果肯定会影响整个公司业务的营收和增长。   

  

  如果运气更差,整个行业都在变化调整,老板自然会傻眼,因为在他看来。   

  

  ,自己现在的做的,跟以前做的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不知道为什么,公司突然就挣不到钱了.   

  

  那有什么问题呢?老板当然不会认为这是他的错。自然,他会得出一个结论:一定是公司的管理出了问题.   

  

     

  

  所谓的“加强管理”不能触及太清晰的东西,只好从考勤入手。   

  

  所以,并不是抓考勤导致了公司走下坡路,而是公司都已经走下坡路了,老板束手无策,想来想去只能去抓抓考勤了……   

  

  这种“抓管理”真的能解决公司的问题吗?显然,机会不大。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老板都这么反应迟钝。毕竟企业管理是近年来的一种“显学”。很多老板已经意识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   

  

  但很多人还是在“抓管理”的过程中,对公司大做文章。原因是什么?   

  

  因为,在管理实践中,比“没有管理”更糟糕的,就是为了“管理而管理”.   

  

  很多时候,在一些公司,我们发现他们的管理没有明确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结果,而只是单纯的为了管理。   

  

  换句话说,负责管理的组织或人员是在寻找存在感。   

  

     

  

  本质上,管理的目的应该是帮助整个公司。   

达成业务目标,但很多时候,作为管理的实施部门,却会忘记这个核心目的。

  

要知道,管理动作本身并不会创造任何价值,所有的价值都是由业务部门亲手创造出来的。

  

但管理的实施者,很多时候并不了解实际的业务流程是怎样的,也并不清楚一线的业务部门到底有什么需求,他们坐在办公室里,靠假想与推测制定出来的管理流程,又怎么可能不与现实需求脱节呢?

  

  

_我所遇到的一家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因为公司业务人员总要外出拜访、服务客户。这就造成了整个公司的外勤管理工作有些混乱。_

  

_而新来的人资负责人就觉得这样不好,于是制定了一个详细且苛刻的外勤管理和申报制度。_

  

_制度推出后,靠着“罚款”手段,让大家接受了这些条款,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公司收到的客诉数量却明显提升。_

  

_原因很简单,对于业务人员来说,出外勤本身就是比较辛苦的事情,出了外勤,一不小心忘记申报,反而要遭到罚款。那业务人员最简单的应对方法就是:

  

减少外勤 。_

  

_在公司吹吹空调、聊聊天,一天的工作也就过去了,能远程服务就避免外出,何乐而不为呢?_

  

_但对于客户层面来说,自然就会明显感受到服务质量的下降。_

  

从人资部门自己的角度来看,自己或许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管理,但对于整个公司来说,这样的管理显然是失败了。

  

  

同时,所有的管理者应该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管理本身,都是附带成本的,有些成本是显性的,另一些,则是隐性的。

  

在很多公司,你一定都见过这样的现象,员工早上“卡点”来到公司打卡范围内,然后用手机急急忙忙打了上班卡,之后再等电梯上班。

  

从道理上来讲,上班时间当然应该准时坐到工位上,有些公司在严抓考勤的时候,就会特别派人在上班时间查岗,看看大家到底有没有“ 实质性的迟到 ”。

  

这种行为,说实话,真的很愚蠢……

  

  

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知道,自己管理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是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反应。

  

早上员工晚到工位的几分钟,对公司利益来说,其实影响有限。

  

但当你需要对这几分钟斤斤计较的时候,不仅要投入额外的人员精力成本,更重要的是,反而会激发员工自身的逆反心理。

  

要知道,真正能够做到卡着整点下班的公司可是屈指可数的,当一家公司在上班时间表现出格外的斤斤计较时,员工又会如何看待自己的下班时间呢?

  

  

当这种对立情绪产生时,其带来的隐性影响和伤害远不是挽回的那几分钟所能平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