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的路上,从来不缺志强奋斗者。在厂坑镇肖家湾村,有一位村民周立新,他勤劳、自强,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他有残疾,但他不怕困难。他30多年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谱写了一曲脱贫攻坚的自强赞歌。
周立新
53岁的周立新在3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从那以后他就失去了下肢的活动能力。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用手和臀部“行走”。靠着这种“步伐”,他走出了一条艰辛的创业之路。从19岁开始,他就一直在修理冰箱和电视,周立新的各种电器都能修理。但周立新的修理店因为技术过硬,乐于助人,生意做得很好,为以后的重新创业积累了第一桶金。
查看周立新水稻和虾的种植情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爬上爬下修理电器的强度让周立新逐渐感到力不从心。40岁时,周立新为他的人生制定了第二个计划。他选择回到农村承包地种菜。但是因为前两年经济不景气,周立新辛辛苦苦种的蔬菜全部滞销,损失近百万。他失望和困惑了很久。后来他想了想自己这几年所受的苦,这点困难在目前也不算什么。于是他重整士气,又开始种菜,终于好起来了。慢慢地,他也拓宽了思路,开始拓展创业领域,不仅种菜,还种田,甚至投资畜牧业。
近年来,周立新还在厂窖镇外发展了280亩稻虾产业,贺州300亩杨树产业,饲养高标准母猪近50头,周立新年纯收入20-30万。虽然创业之路充满艰辛,但看到自己的事业越来越走上正轨,无论华颂有多苦多累,都是甜蜜的。周立新说:“2017年他还是一个贫困户,但他很自豪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了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