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S是一种个人手持无线电话系统。目前人们一般指的是小灵通手机。它利用微蜂窝技术将用户终端接入本地固定电话网,正式改变了原来固定电话根线拉成无线固定电话的方式,是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
它的优点是功耗低,电磁辐射低,待机时间长,当时独占64/128Kbps带宽。但同时也有很多缺点,比如发短信,不支持上网的功能。而且网络覆盖差,信号差,万一停电就更没法通话了。
小灵通的崛起
但不管怎么说,小灵通当时是万人抢的。要说小灵通在中国是怎么建成的,那真的是机缘巧合。首先,199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分了。拆分后,手机通信业务发展迅速,而电信却因为无线通信牌照迟迟拿不到而无路可走。
这时,浙江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在日本访问时偶然接触到了PHS技术(手持无线电话系统))。该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无线通信,而且无需获得信息产业部的无线通信许可证。更重要的是,资费比手机便宜很多。
科技发现?没钱怎么办?小灵通创始人吴英出现了。吴英留学回国创业三年。1995年,UT斯达康成立。在徐福新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吴英的子公司UT斯达康花了几千万买了小灵通技术,电信负责基础运营。1998年1月,率先在徐福新的余杭电信局开通小灵通业务。
小灵通的辉煌期
在当时手机通话还挺贵的时候,小灵通凭借“便宜”这一大优势,在当时大获成功。
小灵通一推出就收获了大量用户。2002年在中国大陆200多个城市开通,在线人数超过600万。2004年用户突破4700万,2006年小灵通用户达到9341万的历史峰值。吴英一时风头正劲,上图就是最好的证明(右二))。
小灵通的衰败期
2007年6月,UT斯达康董事会罢免了吴英的总裁职务,这标志着UT斯达康对小灵通态度的转变。
此外,2009年,工信部明确要求1900 MHz-1920 MHz频段所有无线接入系统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频退网工作,确保1880 MHz-1900 MHz频段TD-不受影响。
SCDMA系统产生有害干扰,同时降低手机资费。
换句话说,小灵通是过时的技术,它的存在阻碍了手机的发展和普及,所以要求小灵通退出市场,为3G让路。至此,2011年1月1日小灵通退市,2014年10月1日小灵通基站全部关停,正式结束了16年的大起大落。
所以小灵通退市有三个原因:公司内部调整,技术过时,移动资费下调,失去了“便宜”优势。
你用过小灵通吗?(暴露年纪来了)
图片来自互联网